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4166

发布时间:2024-03-15 14:40     浏览量:9

1、【判断推理】打车软件:滴滴打车

A:资本市场:利率

B:房地产:中介

C:资产:负债

D:上市公司:证券公司

正确答案:C

解析:滴滴打车是打车软件的一种。
A项,二者没有明显逻辑关系。
B项,房地产市场需要中介。
C项,负债是资产的一种。
D项,上市公司和证券公司为交叉关系。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8题

2、【判断推理】行驶超过60万千米的汽车都应当报废处理;有些行驶超过60万千米的汽车存在设计缺陷;在应当报废的汽车中有些不是T品牌汽车;所有T品牌汽车都不存在设计缺陷。
若以上判断正确,则下列哪一选项必定成立?

A:有些T品牌汽车应当报废

B:有些T品牌汽车不应当报废

C:有些存在设计缺陷的汽车应当报废

D:应当报废的汽车都行驶超过60万千米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可转化为“在应当报废的汽车中有些是T品牌”,但题干中说的是“在应当报废的汽车中有些不是T品牌汽车”,“有些不是”不能得出“有些是”,排除。
B项,题干中说的是“在应当报废的汽车中有些不是T品牌汽车”,由“有些不是T品牌”推不出“有些T品牌”的情况,排除。
C项,根据“有些行驶超过60万千米的汽车存在设计缺陷”可得“有些存在设计缺陷的汽车行驶超过60万千米”,结合“行驶超过60万千米的汽车都应当报废处理”,可得“有些存在设计缺陷的汽车应当报废处理”,正确。
D项,根据“行驶超过60万千米的汽车都应当报废处理”只能得出“有些应当报废处理的汽车行驶超过60万千米”,无法推出“所有应当报废处理的汽车”的情况,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8题,2018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8题,2018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1题,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2018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8题,2018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2018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

3、【判断推理】拇指规则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和总结出来的规律,是一种适用于大多数情况的、简单的、经验性的但不甚准确的规律。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没有运用到拇指规则的是:

A:有经验的点钞员一眼就能够识别假钞

B:老王教导新同事做工作最好都要有方案

C:某果农合作社引种新品种获得了大丰收

D:某电视台邀请知名评论员预测比赛结果

正确答案:C

解析:拇指规则定义的关键信息: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和总结出来的规律。
A项,有经验的点钞员根据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和总结出来的规律,一眼就能识别假钞,符合定义。
B项,老王根据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和总结出来的规律教导新同事,符合定义。
C项,引种新品种是一种尝试,并非是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和总结出来的规律,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D项,评论员根据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和总结出来的规律预测比赛结果,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2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0题,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56题,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28题

4、【判断推理】一个不尊重他人的人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一个不会反省的人不会真正地尊重他人。张三是一个会反省的人。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那么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张三会真正地尊重他人

B:张三会得到他人的尊重

C:张三不会真正地尊重他人

D:无法得出张三是否会尊重他人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条件:①不尊重他人→不会得到他人尊重;②不会反省→不会尊重他人;③张三会反省。将①②逆否后可得连锁推理④得到他人尊重→尊重他人→会反省。③肯定了④的后件,不能进行有效推理,因此无法得出张三是否会尊重他人,D项正确。A、B、C三项均无法从题干中得出,不一定为真。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4题

5、【判断推理】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操作某一行为达到某种预期效果的主观预期和推断。当面临困难任务时,低自我效能感的人比高自我效能感的人更集中于问题存在的障碍、失败影响以及个人缺陷上。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低自我效能感表现的是:

A:破釜沉舟

B:画饼充饥

C:心急如焚

D:睹物兴悲

正确答案:C

解析:低自我效能感定义的关键信息:面临困难任务时,集中于问题存在的障碍、失败影响以及个人缺陷上。
A项,破釜沉舟是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并未考虑障碍、失败及个人缺陷,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B项,画饼充饥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C项,心急如焚是由于患得患失或者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等无法顺利推进,才会心急如焚,符合定义。
D项,睹物兴悲指见到与故人有关的东西而引起悲伤,未涉及到困难,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5题,2017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2017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6题,2017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1题,2017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1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2017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1题,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1题

6、【判断推理】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指由组织实施的、旨在开发员工潜力并使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系列管理方法。
下列不属于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是:

A:办公室的小蔡要求调到市场部,负责组织一个市场调研项目

B:矿工小王上班的第一天就被主管领导安排下井锻炼

C:某企业对处于职业中期的员工采用轮换岗位方式让其保持对职业的新鲜感

D:小赵到某公司一年后,被公司委派去欧洲考察

正确答案:A

解析: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实施主体是组织。
A项,小蔡自己提出的要求,而非组织实施的,不符合定义。
B项,被主管领导安排下井锻炼,是由组织实施的管理方法,符合定义。
C项,对处于职业中期的员工采用轮换岗位的方式,是由组织实施的管理方法,符合定义。
D项,被公司委派去欧洲考察,是由组织实施的管理方法,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4题

7、【判断推理】“惯性思维”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者倾向性,表现为这次这样解决了一个问题,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或表面看起来相同的问题,不由自主地还是沿着上次思考的方向或次序去解决。
上述文段无法推出:

A:在情境不变时,惯性思维有利于迅速解决问题

B:在情境变化时,惯性思维不利于新方法的产生

C:惯性思维可能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

D:惯性思维一定程度上是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根源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的细节信息:沿着上次思考的方向或次序去解决问题。
A项,根据题干可知,惯性思维是沿着上次思考的方向或次序去解决问题,所以有利于迅速解决问题,可以推出。
B项,根据题干可知,由于惯性思维会沿着上次思考的方向或次序去解决问题,所以不利于新方法的产生,可以推出。
C项,惯性思维限制了人们面对问题时的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因此可能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可以推出。
D项,惯性思维限制了人们面对问题时的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因此不能成为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根源,无法推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6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

8、【判断推理】在某公司新招聘的100名应届毕业生(不含专科)中,男性42名,女性58名;研究生的比例超过了本科生,计算机类毕业生人数多于文史类毕业生,除了计算机类和文史类专业外,还有其他专业毕业的学生。
根据以上陈述,关于上述100名大学毕业生,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计算机类研究生人数多于文史类本科生

B:女性计算机类毕业生人数多于男性文史类本科生

C:女性研究生人数多于男性本科生

D:计算机类研究生人数多于男性本科生

正确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如果从性别来看,则只有男性和女性两种,且女性人数多于男性;如果从学历来看,则只有研究生和本科生两种,且研究生人数多于本科生。
据此可以得到:①女研究生+女本科生>男研究生+男本科生;②男研究生+女研究生>男本科生+女本科生。两式相加可得女研究生>男本科生,C项正确。由于专业方面除了计算机类和文史类之外,还有其他专业存在,因此A、B、D三项均无法推出。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98题

9、【判断推理】感觉适应是指感觉系统(如视觉、听觉等)对持续作用的刺激输入的反应逐渐减少的现象。感觉对比是指同一刺激因背景不同而产生的感觉差异的现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现象中属于感觉对比的是:

A:生活在垃圾场旁边的人,开始可能觉得很臭,时间久了就没什么感觉了

B:当从黑暗的环境到光照很好的室外时,会觉得光线特别刺眼,但过个几分钟就不会有这种感觉了

C:同一件衣服放在不同的光线下,所看到的颜色会有差别

D:南方人初到北方,会觉得菜比较咸,但过几个月就觉得很合口味了

正确答案:C

解析:感觉适应定义的关键信息:对持续作用的刺激输入的反应逐渐减少。
感觉对比定义的关键信息:同一刺激因背景不同而产生的感觉差异。
A项,时间久了对臭味感觉减少,体现了对持续作用的刺激输入的反应逐渐减少,属于感觉适应。
B项,过个几分钟就不会有这种感觉了,体现了对持续作用的刺激输入的反应逐渐减少,属于感觉适应。
C项,不同的光线下,所看到的颜色会有差别,体现了同一刺激因背景不同而产生的感觉差异,属于感觉对比。
D项,刚开始感觉菜咸,几个月就觉得很合口味,体现了对持续作用的刺激输入的反应逐渐减少,属于感觉适应。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60题

10、【判断推理】

许多人在拍照时喜欢摆出“剪刀手”动作。对此,有人认为,如果手离镜头足够近,相机分辨率足够高,拍出的照片一旦上网,黑客就能通过照片放大技术和人工智能增强技术,将照片中的人物指纹信息还原出来。这会让指纹认证及个人身份信息无密可保。因此,拍照时摆出“剪刀手”动作存在安全风险。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结论:

A:

目前智能手机虽在高速发展,但是分辨率还不足以拍出清晰的指纹

B:

即使是高清网传照片,通过它还原指纹信息也存在一定的技术门槛

C:

实验证明,网络照片受自身清晰度影响不满足识别指纹信息的条件

D:

从电子照片中提取到用户指纹信息的相关报道,实为愚人节新闻

正确答案:C

解析:

题干论据:如果手离镜头足够近,相机分辨率足够高,拍出的照片一旦上网,黑客就能通过照片放大技术和人工智能增强技术,将照片中的人物指纹信息还原出来,导致指纹认证和个人身份信息的秘密泄露。题干结论:拍照时摆出“剪刀手”动作存在安全风险。

A项,指出目前的智能手机的分辨率还不足以拍出清晰的指纹,但并不清楚黑客能否根据这些照片还原指纹信息,且不只有智能手机可以拍照,不能质疑题干结论。

B项,指出通过高清网传照片还原指纹信息存在一定的技术门槛,但这并不代表无法通过照片还原指纹信息,不能质疑题干结论。

C项,指出网络照片受自身清晰度影响,不满足识别指纹信息的条件,说明网络照片中的指纹信息不会导致指纹认证和个人身份信息的秘密泄露,因此拍照时摆出“剪刀手”动作不存在安全风险,质疑了题干结论。

D项,指出相关报道是愚人节新闻,说明该报道可能是虚假新闻,但并不确定拍照时摆出“剪刀手”动作是否存在安全风险,不能质疑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7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