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4140

发布时间:2024-03-13 3:41     浏览量:30

1、【言语理解】4.有人说,学文言文对学生作文有帮助,不但没有坏影响,不会“不文不白”,倒大有好处;点缀一点文言词语,套用一些文言句法,很有滋味,听口气,大有非此不可的味道,虽然没有说得这样明白。当然,我不否认学习文言文在一定程度上对白话文的写作有帮助,帮助表现在两个方面:篇章和语言。这也可以说是对现代作家的一种批评。为什么这些不能从现代作品中学到,还要到老祖宗那儿去讨救兵呢?
下面对文段中划线句子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作家应该受到批评,因为他们滥用文言词语,影响不好

B:现代作品在篇章和语言方面未经时间的筛选,不如古代作品

C:学习写白话文而必须求助文言文,说明某些现代作品的不足

D:白话文没有滋味,虽然没有明说,实际上是对他们的一种批评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考查的是对“这也可以说是对现代作家的一种批评”这句话的理解,要根据此句话前后的语境具体分析。划线句子之前和之后的内容都在说现代作家在写作方面并没有给读者以帮助,反而要到古人的文言文那里去讨救兵,这恰恰说明了现代作品有不足之处。选项A、B、D过于具体,文段并未体现,只有C项表达恰当,故为正确答案。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或许是深受农业文明影响的缘故,中国古典艺术始终缠绕着一种对花草植物的敏感。林徽因说:“惜花、解花太东方,亲昵自然,含着人性的细致是东方传统的情绪。”我们都会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但未必所有人都知道,所谓“蒹葭”,就是我们熟悉的芦苇。《诗经》里的世界,其实并不遥远。“参差荇菜”“南有乔木”“桃之夭夭”“彼黍离离”,这先秦时代的民歌,几乎首首离不开植物,一风一雨、一稼一穑,遍布着草木的声息,以至于《诗经》里的植物花卉,也成为一门学问,吸引一代代的学人研究考证。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是:

A:中国古典艺术深受农业文明的影响

B:花草植物是中国古典艺术的重要元素

C:先秦民歌以花草植物为最主要的描写对象

D:《诗经》为古代学人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素材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中国古典艺术中有一种对花草植物的敏感;然后以林徽因的话和《诗经》中有关花草植物的诗句为例具体说明中国古典艺术中遍布着草木的声息。故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是文段的关键句,意在说明中国古典艺术中充满花草植物的元素。
A项与首句的“或许”表述不符,且未明确体现“花草植物”这一主题词,排除。
B项是对文段首句的同义转述,当选。
C项,“先秦民歌”是文段举例论述中的部分内容,非文段重点,排除。
D项,《诗经》是作为例子来论证观点的,并非文段重点;且该项未提及“花草植物”这一主题词,“为古代学人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素材”的表述也与文段的“吸引一代代的学人研究考证”不符,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8题

3、【言语理解】①新兴城市也有杂乱的居民大院,但那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杂院
②居住者不是高官显贵,便是富商大贾
③大杂院是城市的“特产”
④产大杂院的城市得有一把年纪
⑤大杂院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没看过有关的考证,猜想大约在晚清之后
⑥晚清之前这些院子就都存在了,但那时不叫大杂院,叫府第或大宅门
将以上6个句子的顺序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④①⑤⑥②

B:③⑤④⑥②①

C:⑤⑥②③①④

D:⑤③④②⑥①

正确答案:A

解析:选项中首句分别为③、⑤,阅读可知,③讲的是大杂院是什么,⑤讲的是大杂院产生的时间。二者相比,③放在段首引出话题更恰当,排除C、D。⑤、⑥都是说大杂院的产生,分析两句的内容可知,这两句应排在一起且顺序为⑤⑥,排除B。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6题

4、【言语理解】尼采曾把母鸡下蛋的啼叫和诗人的歌唱相提并论,说都是“痛苦使然”。这个家常而________的比拟,也恰恰符合中国文艺传统里一个________的意见:苦痛比快乐更能产生诗歌,好诗主要是不愉快、烦恼或“穷愁”的表现和发泄。在中国古代,这个意见不但是诗文理论里的常谈,而且成为写作实践里的套路。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形象 主流

B:通俗 主观

C:尖刻 偏执

D:生动 流行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尼采将诗人歌唱与母鸡下蛋的啼叫相比,意在说明二者都是“痛苦使然”,这一比拟所用的意象家常而易懂,并不存在尖刻嘲讽之意,排除C。
第二空,“主流”意为事物发展的主要或本质方向;“主观”是指个人对于某一事物的认识;“流行”指一种普遍为人们所接受的社会心理现象。对应于末句的“常谈”“套路”,D项的“流行”恰当。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2015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9题

5、【言语理解】客观地说,“网红”并不一定是________。这个时代,站在互联网风口,猪都能飞起来,何况是有看点、有炒点的“网红”呢?社会原子化、娱乐疯魔化、价值的多元、舆论的分野……给了“网红”勃兴与风靡的最佳土壤。若三观正,有节操,“网红”也可以“最美”;可一旦陷入眼球经济的“名利场”,这个时候,资本只要稍稍抛个媚眼,“网红”经济就容易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牛鬼蛇神 剑走偏锋

B:洪水猛兽 走火入魔

C:妖魔鬼怪 鬼迷心窍

D:狼烟烽火 趋之若鹜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狼烟烽火”指的是古代边防军事报警信号。不能用来描述人们对“网红”的成见,排除D。
第二空,“剑走偏锋”比喻不按常规、常理思维或行动;“走火入魔”指痴迷于某种事物到了失去理智的地步;“鬼迷心窍”指受迷惑,犯糊涂。句意为“网红”一旦陷入眼球经济的“名利场”,就很难抗拒资本的诱惑,以致走入歧途。“走火入魔”用于描述“网红”偏离正道的语境最恰当。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第27题

6、【言语理解】单看日渐升温的机器换人热潮,在目前劳动力供给偏紧的背景中,它对就业还未见明显的负面影响。而且,科技革命带来的产业深化、分工细化,还可能衍生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但是,那种决然否认机器换人和充分就业并不矛盾的说法未免过于乐观。在当下,从事重复性、常规性、高危性工作的员工,最有可能在人机竞赛中先被淘汰出局。面对科技的更新,我们在结构改革中还不能轻言放弃有利于增加就业含量的传统制造业,还需要加快发展有利于吸纳就业人口的现代服务业。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发展传统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有利于就业

B:应该对日渐升温的机器换人热潮进行理性评估

C:科技更新可以为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提供新思路

D:结构改革中应注意采取措施缓解机器对就业的冲击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机器换人并不必然给就业带来严重危害,然后以“但是”转折说明否认机器换人和充分就业并不矛盾的说法过于乐观。最后给出对策:在结构改革中还不能轻言放弃对增加就业含量有重要作用的传统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D项是末句观点句的同义转述。
A、B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C项为转折前的内容。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3题,2017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3题

7、【言语理解】如今,图书信息浩如烟海,表面上看,读者具有无限的自由度,可以在茫茫书海中自由选择,但事实上,他们无形中成了大众媒介的俘虏。大众媒介具有强大的议程设置功能,它们通过图书广告、阅读排行榜、书评人推介,对图书进行定向推送,最后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往往只是一个狭窄的阅读菜单。在新媒体环境下,这种定向推送就更为稀松平常了。新媒体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巨型的图书搜索引擎。大家都在利用新媒体这张网捕捞图书,结果收获的多是同质化的东西。即是说,新媒体环境下的阅读很容易沦为“格式化”的阅读:不仅所选择的阅读内容被格式化,甚至连阅读方式、阅读趣味也会被“格式化”。而且这种“格式化”阅读带有很大的隐蔽性,不易被发现。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大众媒介和新媒体对阅读产生强烈影响

B:格式化阅读容易使读者形成思维定式

C:图书市场应为读者提供多元的阅读选择

D:读者应理性看待媒体推送的阅读菜单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人们看似有很多阅读选择,但已经称为大众媒介的俘虏这一问题。然后通过分析新媒体的运行方式解释为何图书定向推送变得稀松平常。最后指出其危害,定向推送下的阅读易沦为“格式化”阅读,且不易被发现。由此可知,新媒体推送的书单易造成同质化阅读,读者需要理性对待。D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A项为部分内容,且“强烈影响”表述过于宽泛。B项的“思维定式”文段未涉及,排除;C项,由首句可知,图书市场为读者提供的图书是很丰富的,只不过读者的阅读受到大众媒介和新媒体的影响,阅读变得狭窄或格式化。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2题

8、【言语理解】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为:

A:中国男子游泳史上第一枚奥运会金牌得主孙杨,对于青少年游泳爱好者是一点也不陌生。

B:希腊人当时如能团结,他们不仅可以保存而且可以推广希腊的文化,敌人虽强亦无可如何,但团结这一点希腊人独不能做到。

C:工厂多个部门都参加了上周六举行的义务植树活动,其中包括管理部、营业部、生产部和生产线员工等。

D:不仅“绿色出行”可以节约能源,而且还能促进身心健康。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为主客倒置,应为青少年游泳爱好者对孙杨一点也不陌生。C项为逻辑错误,“生产线员工”与其他几项不能构成并列关系。D项语序不当,应改为“‘绿色出行’不仅……而且……”。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1题

9、【言语理解】凡是用破折号连接的,都是正文________的一部分。去掉这部分内容会影响正文的________性。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可分割 完整

B:不可分离 完全

C:不可或缺 完美

D:不可缺少 完善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二空,由“都是正文________的一部分”可知,如果去掉破折号之后的内容,则正文也会有所缺损,应选“完整”“完全”,排除C、D。
第一空,“不可分割”意为不容许割裂、拆开,通常指一个事物。“不可分离”意为不能分开,可以指一个事物也可以指多种事物。根据文意,用“不可分割”更恰当。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17题

10、【言语理解】科学家在100亿光年外的星系里发现一颗超亮超新星,其爆发于宇宙大爆炸后约35亿年,正值天文学家所称的“宇宙正午”时期。普通超新星是大质量恒星死亡时发生剧烈爆炸产生的。超亮超新星的亮度比普通超新星高10倍到100倍,目前还不太清楚其形成机制。以往发现的超亮超新星所在星系质量都较小,使科学家认为小星系缺乏重元素的环境有利于产生超亮超新星。此次发现的超亮超新星所在星系是普通的大质量星系,使人重新思考超亮超新星的形成问题。这意味着银河系可能也拥有产生超亮超新星的条件。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A:超亮超新星产生于恒星形成最剧烈的“宇宙正午”时期

B:小星系缺乏重元素的环境事实上不利于产生超亮超新星

C:普通的大质量星系可能曾经拥有产生超亮超新星的条件

D:大质量恒星死亡时发生剧烈爆炸并不能产生超亮超新星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以偏概全,并不是所有的超亮超新星都形成于“宇宙正午”时期,且“最剧烈”也无从体现。文段指出以往的发现使科学家认为小星系缺乏重元素的环境有利于产生超亮超新星,但此次发现超亮超新星所在星系是大质量星系,基于此使人重新思考超亮超新星的形成问题,B项“事实上不利于产生超亮超新星”无法推出。由文段中“此次发现的超亮超新星所在星系是普通的大质量星系……可能也拥有产生超亮超新星的条件”可知,C项表述与原文相符。文段只提到大质量恒星死亡时发生剧烈爆炸产生普通超新星,并未论述其与超亮超新星的产生关系,且文段在最后指出大质量恒星可能曾拥有产生超亮超新星的条件,D项“并不能产生”无法推出。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1题,2019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2019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6题,2019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2019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9题,2019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9题,2019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考友回忆版第49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47题,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1题,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38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第52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