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________龙是象征封建统治者的威严,________,狮子便是象征人民的力量,________,龙是飘渺的,狮子却是实在的。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假如说 那么 然而
B:虽然说 相反 可是
C:比如说 自然 不过
D:有人说 反而 但是
正确答案:A
解析:分析句意,从“……是……便是”的句式可知,第一、三分句间存在假设关系,因此第一、二空应选填“假如说”“那么”;由“象征封建统治者的威严”和“飘渺”对“龙”的两种不同定位可知,第三空前后内容应构成转折关系,第三空填“然而”符合句意。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75题
2、【言语理解】“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最大危害,是将文化仅仅看作是经济的工具和仆佣,________文化本身的价值,由此将文化完全________为商品。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忽视 贬低
B:疏忽 等同
C:无视 异化
D:漠视 降格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句意是没有看到文化本身的价值。“疏忽”指粗心的、大意的,明显不合句意,排除B。第二空,“贬低”指故意对人或事物给以较低的评价;“降格”指降低标准、身份等。句中并没有体现文化与商品孰高孰低,故“贬低”“降格”填入句中不如“异化”恰当。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2题,2014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
3、【言语理解】如果把地球的历史浓缩为一个小时,至最后15分钟时,生命方粉墨登场。在还剩下6分钟的时候,陆地上开始闪现动物的身影,而当第58分钟到来,一切大局已定。
这段话意在表明:
A:地球的历史很长
B:地球生命的历史很长
C:地球生命出现的时间是相当晚的
D:地球的历史如一个小时一样短暂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形象地把人类历史浓缩为一个小时,在“最后15分钟时,生命方粉墨登场”,而“当第58分钟到来,一切大局已定”,用时间段的长短表示地球生命的出现相当晚,即C项所述内容。A项“地球的历史很长”和B项“地球生命的历史很长”无中生有。D项,文段是把地球历史浓缩为一个小时,不是说地球历史短暂。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
4、【言语理解】
街头艺术是一座开放的城市中重要的一部分。一方面,街头艺术是城市的品位和气质,它比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更温润人心;另一方面,文艺应让所有人都能够________,街头也应该成为表现艺术的“基层”。我们的文化自信、主旋律和正能量,不仅仅表达在严谨的大舞台,亦可以展现在________的小天地。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认同 自由
B:欣赏 活泼
C:理解 随意
D:接触 温馨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空,由句意及常识可知,作为表现艺术的“基层”形式,街头艺术可以让人们都能够“接触”和“欣赏”文艺,而让所有人都“认同”和“理解”文艺是不现实的,排除A、C。
第二空,“大舞台”与“小天地”相对,因此横线处所填词语应与“严谨”构成相反相对关系,表达不严肃、不谨慎之意。“活泼”指生动自然;不呆板。“温馨”指温和芳香;温暖。“活泼”填入更恰当,排除D。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生回忆版第16题
5、【言语理解】某科技杂志刊文,介绍了一种可“自愈”橡胶。普通橡胶里的分子由高强度的共价键相连,断裂后无法恢复。于是科研人员将其改由氢键连接,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种“分子绳”,将原本很难共处的氢键和共价键结合在一起,允许它们在分子尺度上均匀混合,从而制造出一种透明坚韧的可“自愈”橡胶。这种新型橡胶受到拉力时会出现网状纹路,形似裂纹但不会完全裂开,并形成一些纤维状的连接物。拉力消失后,橡胶恢复原状。这项技术可用于制造军用装备的轮胎,受损后无须立即更换,可提高其战场生存能力。
这段文字没有提及“自愈”橡胶的:
A:特殊性能
B:科学原理
C:功能缺陷
D:应用前景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有提及,由“这种新型橡胶受到拉力时会出现网状纹路,形似裂纹但不会完全裂开,并形成一些纤维状的连接物。拉力消失后,橡胶恢复原状”可推出。
B项有提及,由“于是科研人员将其改由氢键连接,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种‘分子绳’,将原本很难共处的氢键和共价键结合在一起,允许它们在分子尺度上均匀混合,从而制造出一种透明坚韧的可‘自愈’橡胶”可推出。
C项文段未提及。
D项有提及,由“这项技术可用于制造军用装备的轮胎,受损后无须立即更换,可提高其战场生存能力”可推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第55题
6、【言语理解】制定一项公共政策时就算再________、未雨绸缪,也不能无视广大基层民众的心声,无视“公平”二字,否则只能成为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管中窥豹 众叛亲离
B:居安思危 无的放矢
C:高谈宏论 千夫所指
D:高瞻远瞩 众矢之的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顿号提示横线处词语应与“未雨绸缪”构成并列关系对应,为褒义词。“管中窥豹”指从竹筒小管中看豹,所见只是豹身的一块斑纹,比喻见识狭小,看不到全面;“高谈宏论”指高深空洞、不切实际的鸿篇大论。两词均为贬义,排除A、C。“居安思危”指处在安定的环境而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危难;“高瞻远瞩”形容眼光远大。填入均符合题意。
第二空所填词语是“成为”的宾语,应为名词。“无的放矢”比喻做事说话没有明确目的,为动词;“众矢之的”比喻大家攻击的对象,为名词。“众矢之的”填入恰当。排除B。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兵团)第32题
7、【言语理解】近期网上流传一种观点,认为暴利的眼镜行业造就了99%的近视眼。一些网友称商家只会一味推销眼镜,其实近视后视力仍可恢复,但眼镜戴了就摘不下来了,因此能不戴眼镜尽量不要戴。这引发不少人对眼镜店唯利是图、赚取暴利的斥责,进而引起关于“越戴眼镜越近视”的讨论。然而临床研究表明,当青少年时期近视现象被诱发出来后,不管戴不戴眼镜,近视程度都会不断加深。这是因为正在成长发育的青少年,他们的眼球也在发育,因而近视的度数并不稳定。但只要准确检测出近视度数,眼镜不会成为加深度数的罪魁祸首。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佩戴近视眼镜之后仍可以恢复视力
B:佩戴眼镜与近视加深完全没有关系
C:近视加深与佩戴眼镜没有必然联系
D:眼镜商家并非仅因暴利而推销眼镜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提出网上关于佩戴眼镜和加深近视关系的一种观点——“越戴眼镜越近视”,然后以转折词“然而”引出关于此问题的临床研究结果——“只要准确检测出近视度数,眼镜不会成为加深度数的罪魁祸首”,由此可知,近视度数增加与戴眼镜并无必然关系,C项对此概括准确。
B项的“完全没有关系”表述绝对,忽略了“准确检测出近视度数”这一条件。A、D两项无法推出,且非文段重点。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商业的最大魅力是其不确定性和无限可能性。企业的历程和人生一样,曲折漫长,荆棘密布却又可能________,真正决定命运的,往往是几个关键的岔路口。特别是在一家企业________的初创期,没有足够的试错机会,此时做出的向左或者向右的艰难抉择,可能会把一家创业企业导向截然不同的命运轨迹。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峰回路转 无依无靠
B:别有洞天 孤助无援
C:柳暗花明 羽翼未丰
D:曲径通幽 筚路蓝缕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由“却又可能”可知,填入词语与“荆棘密布”构成转折,表示虽然困难但有转机的意思,“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含有这层转折义,排除B、D。
第二空,由“没有足够的试错机会”可知,此处强调的是“企业的初创期”实力弱、经不住打击的特点。“无依无靠”形容孤苦而无所依靠。“羽翼未丰”比喻尚未成熟或力量还不够强大。“羽翼未丰”形容初创时期的企业更恰当,排除A。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及公检法)第29题
9、【言语理解】目前,研究人员尚不能确定,是先有抑郁症,还是先有沉溺网络,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两者之间是一种恶性循环。抑郁症可以使青少年更加沉溺于网络,有抑郁症状的青少年基本没有生活目标,网络游戏中获得的虚拟奖励对他们来讲很有吸引力,虽然网络世界热闹非凡,但沉溺其中的青少年内心却异常孤独。
这段文字表达的中心意思是:
A:研究人员对抑郁症和沉溺网络的关系还没有搞清楚
B:沉溺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了严重不良影响
C:网络游戏中的虚拟奖励对青少年吸引力很大
D:抑郁症和沉溺网络之间存在着一种恶性循环的关系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提出观点——抑郁症和沉溺网络之间是一种恶性循环,后句对此进行了进一步阐释。选项中与此相符的为D。
A项“关系还没有搞清楚”说法有误,文段说的是不能确定是先有抑郁症还是先有沉溺网络。B、C两项为具体论述内容,不是文段的重点。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1题
10、【言语理解】这一片花海,每个季节都有十几种花卉________。远离城市的________,回归大自然的宁静,让人诗意地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绽放 喧嚣 栖息
B:怒放 喧嚷 歇息
C:开放 喧闹 安居
D:盛放 喧哗 隐居
正确答案:A
解析:先看第二空,“喧嚷”指(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喧哗”指声音大而杂乱,二者的适用对象通常是人,用来修饰“城市”不恰当,排除B、D。
再看第一空,“绽放”指花朵开放,符合文段所描绘的诗意、惬意的美好意境。“开放”则过于口语化,不符合文段的散文语体,排除C。
验证第三空,“栖息”指停留、休息,填入符合人们远离城市、回归大自然,沉浸在花海中的语境。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5题,2020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1题,2020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1题,202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7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