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80后”这个词,最早于2001年出现在网络论坛中,指的是一批活跃于网络论坛的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诗人。2003年开始,它更多指的是一批被商业运作出名的生于1980年以后的写手。2004年底,随着“80后作家”的批量涌现,这个词逐渐被用来指称整个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群体。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充满希望”的一代
B:“80后”的由来
C:用新视角理性看待“80后”
D:“80后”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正确答案:B
解析: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80后”这个词的由来及演变。作者的叙述是客观的,并不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和褒贬评价。A项中的“充满希望”和C项中的“新视角理性看待”均带有评论性质,故首先排除。文段侧重的是“80后”词义的演变,而非“80后”这一群体的受关注程度,故本题选B更合适。
考题出处:2009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8题
2、【言语理解】由此可见,在“息讼”“无讼”的价值取向下,司法官员关心的只是如何以宗法伦理来 当事人,以减少或消除诉讼,因此诉讼程序自然变得无关紧要。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劝诱
B:劝慰
C:劝阻
D:劝解
正确答案:A
解析:句意是司法官员只关心用宗法伦理来劝说当事人,诱导其放弃诉讼。“劝慰”指劝解安慰,文段未涉及司法官员安慰当事人,排除B。“劝诱”指劝说诱导;“劝阻”指劝人不要做某事或进行某种活动;“劝解”指劝导宽解。由“只是”“无关紧要”等词可看出,作者对以宗法伦理来减少或消除诉讼的做法是持否定态度的,因此横线处应填一个贬义词。“劝诱”更符合文段语境。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伴随文化产业的不断创新发展,文创产品不再________于杯子、笔记本、帆布袋等传统样式。出版业、博物馆、非遗技艺都在跨界融合中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拥抱新领域,________让市场认可且具经济价值的创新产品。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拘泥 研发
B:倾向 立志
C:挑战 争取
D:束缚 渴望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由“伴随文化产业的不断创新发展”“积极拥抱新领域”可知,此处意为文创产品不再局限于传统样式。“拘泥”指拘束;“束缚”指使受到约束限制。两者填入均符合文意。“倾向”指偏于赞成(对立的事物中的一方);“挑战”指刺激对方出来和自己较量。两词均与文意不符,排除B、C。
第二空,此处是说出版业、博物馆、非遗技艺都在跨界融合中研制创新产品。“渴望”指迫切地希望,填入与文意不符,排除D。“研发”指研制开发,填入此处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9题
4、【言语理解】媒体不是审计署,不可能动用那么多注册审计师、会计师,利用几个月甚至半年时间,去( )每一个( ),审查每一张报表。
A:核对 数字
B:审核 数据
C:核对 数据
D:审核 数字
正确答案:C
解析:与句中的“审计署”、“报表”相对应,第二空应选统计学中的专业术语“数据”,排除A、D。“审核”:审查核定,侧重于按照一个标准检查。“核对”审核查对,侧重于校正,使一致。根据上下文,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新闻媒介是沟通社会与政府的重要桥梁,在政务信息传输系统中具有________的作用。但体制转型的压力,加之巨大利益的诱惑及制度缺失,给记者的职业操守带来巨大________,各种虚假报道不时见诸报端,成为小道消息的渊薮。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完善新闻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制度及新闻评估核实制度。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独一无二 冲击
B:独树一帜 影响
C:无与伦比 挫折
D:无可厚非 挑战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此处强调新闻媒介在政务信息传输中的作用。“独树一帜”指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自成一家。“无可厚非”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两词可通过词义排除,排除B、D。“独一无二”强调特别,“无与伦比”强调完美。用来形容新闻媒介在政务信息传输中的突出作用,用“独一无二”更恰当,排除C。
第二空,“带来冲击”为习惯搭配。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3题,2013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5题,2013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7题,2013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4题,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9题,2013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2013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2013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5题,2013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2013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3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2013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6题
6、【言语理解】假若城市的教育资源能够在不同学校之间公平分配,那么就不会出现重点校与普通校的区别,也不会有一些教师因教育资源的过度聚集而“暴富”。假若教育资源在地域之间得到公平分配,边远地区的山村学校能获得更多的投入,那么,乡村教育就不会如此艰难。
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
A:教育资源的公平化
B:教师收入的两极化
C:教育资源分配的地域差距化
D:学校划分的等级化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论述的是如果教育资源公平分配,就不会产生教师收入两极化和学校划分的等极化。A项概括得最为全面。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形成思维惰性的心理因素有三个,一是因循守旧。当普朗克实际上已经冲破经典物理学框框,提出量子假说,向着微观世界迈步时,他却“作茧自缚”,仍然抱着传统的观念不放,力图把自己的新理论纳入经典物理学的轨道,结果徒劳无益。二是迷信权威。伽利略发现的“摆动定律”和“落体定律”,所以遭到那么多人的讥笑和反对,就是因为他推翻了被奉为权威的亚里斯多德的“摆幅短,需时少”和“重者下落快、轻者下落慢”的错误观点。三是怕犯错误。德国化学家维勒在从无机原料合成有机尿素后,却在有机化学面前却步了。其原因,在他给老师的信里说得很清楚:有机化学就像是一片“原始热带森林”,是“一片狰狞的、无边无际的、使人没法逃得出来的丛莽,也使人非常害怕走进去”。
下列评价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精辟地指出了人类思维惰性的三个心理因素
B:文段引用名人事例,内容详实,深入浅出,却又无堆砌之感
C:作者倡导打破传统和权威的思维桎梏,大胆进行创新思维
D:思维惰性是因为人脑有一种依据传统观念作判断的强烈倾向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说,形成思维惰性的心理因素有三个:一是因循守旧,二是迷信权威,三是怕犯错误,故D项把思维惰性的形成仅仅归结为“人脑有一种依据传统观念作判断的强烈倾向”说法错误,由此也可知A项正确。文段引用三个具体事例来证明三个心理因素,可知B项正确。第二、三因素表明作者倡导打破传统和权威,第一因素表明作者提倡创新,C项表述正确。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30题
8、【言语理解】人类的寿命与基因有关,体内有多个基因________着你的生命长短。研究表明,那些在恶劣环境下控制机体防御功能的基因,能够显著地改善多种生物的健康状况并且延长其寿命。了解这些基因的运作________,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消除老年疾病、延长人类生命的秘诀。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操控 规律
B:支配 原理
C:决定 机制
D:主宰 流程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操控”与“生命长短”搭配不当,排除A。
第二空,句意为了解基因影响寿命的具体机理。“原理”指具有普遍意义的最基本的规律。多用于理论层面,与此处强调的了解具体运行方式的语境不符,排除B。“机制”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也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机制”填入更恰当,且“运作机制”为习惯表述。“流程”指事物进行中的次序或顺序的布置和安排。词义与句意不符,排除D。第一空填入“决定”亦与后文的“显著地改善……并且延长其寿命”对应恰当。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2题, 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60题,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类)第62题,2016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70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8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55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5题,2016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2题,2016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5题,2016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1题,2016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3题,2016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招警类)第59题,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9题,2016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4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58题,2016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4题,2016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5题,2016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0题,2016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5题,2016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3题,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8题,2016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4题
9、【言语理解】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人们将不再需要等待皮肤在实验室中研发出来,化妆品公司也将能够更加快速地通过________皮肤来创建相应的模型,而且还能够创建更加强大的原型。皮肤非常薄,对3D打印而言,制造皮肤将是一个相对________的过程。3D打印机中的一个注射器能够沿着器官线移动,并非常缓慢地挤压出细胞溶液。然后,再一层层增加,以此达到用户所想要的厚度。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打印 容易
B:复制 简单
C:保养 复杂
D:修复 简易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由“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人们将不再需要等待皮肤在实验室中研发出来”可知,3D打印技术的发展使创建模型所用的皮肤可以通过“打印”得到。“复制”“保养”“修复”均与“3D打印技术”无关,排除B、C、D。第二空,由“皮肤非常薄”及后文对制造皮肤过程的描述可知,未来打印皮肤将变得不再困难,“容易”填入恰当。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23题,2017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7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2题,2017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8题,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8题,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8题
10、【言语理解】“世界文学”的概念是动态的,世界文学不是各个民族文学经典的总和。________________。世界文学课程不能仅仅局限于文本的分析,更应该追问作品的经典化过程,召唤一种更加精细的方法来解释阶级、性别、地域、族群、教育、年龄、职业等变量在多样化和不断变动的世界文学结构的话语中是如何运作的。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世界文学是以源语言或者通过翻译在世界范围传播的文学作品
B:全世界在文学的审美标准上基本已经达成了共识,有了共同评判标准
C:学者应具体分析一部作品从民族文学体系进到世界文学体系的运作过程
D:世界文学旨在通过文学形式对抗民族主义,并传播世界大同主义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世界文学”的概念是动态的,接着对此进行了具体说明,后文内容均是围绕“动态”二字来讲的。与此相符的只有C,且其中“……的运作过程”也与后文“解释……是如何运作的”对应。其他三项内容均未体现“动态”,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6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