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4921

发布时间:2024-05-30 21:10     浏览量:12

1、【言语理解】“极端主义”大多固守一隅而放弃全面、客观、公正的视角,习惯性地从一个角度、一个方面、一个层次看问题。________________,“极端主义”审视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违背了事物存在的现实逻辑。作为一种偏激的价值观,“极端主义”的判断扭曲了事物的本来面貌,有悖于行为的内在规律。作为一种情绪化的社会心态,“极端主义”的言行不仅是对他人权利的漠视和侵犯,更容易激化社会矛盾,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正走向现代化的大国,十分不利。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作为一种片面的方法论

B:作为一种狭隘的认识论

C:作为一种错误的认识论

D:作为一种主观的方法论

正确答案:A

解析:分析可知,横线处所填的句子与后文的“作为一种偏激的价值观”“作为一种情绪化的社会心态”为并列关系,分别对应文段首句中的“全面、客观、公正的视角”。与“全面”对应,A项最恰当。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0题

2、【言语理解】在非均衡市场结构下,经济结构(主要指产业结构)随经济增长、发展而________,并且反过来作用于一国的经济增长。作为新兴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会改变资源的
________结构,从而影响全体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一项是:

A:调整 划分

B:变动 配置

C:理顺 组织

D:进步 调配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由“随经济增长、发展而________”可知,填入词语应与增长”“发展”构成递进关系。“理顺”“进步”与前两个词语表意相近,不能构成递进,排除C、D。
第二空,“资源的配置结构”为习惯搭配。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2015年8月,在北京举办的田径世锦赛男子100米比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秒99的成绩闯进决赛,成为历史上首位进入世锦赛该项目决赛的黄种人。从历史上看,世界田坛男子百米跑的胜者与运动员天生的种族基因关系很大。百米跑冠军长期被白种人、黑种人垄断,难觅黄种人身影。曾经,苏炳添1.72米的身高被人认为是跑步的劣势。体育学者认为,“这一突破对于苏炳添本人以及中国田径界的意义非常重大。体育训练就是通过不断地调整,让运动员的优势得到更大发挥,劣势得到不断补偿。”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影响运动员成绩的因素很多,先天的东西很难被后天所改造

B:在百米跑等田径运动中,不能简单地认为个子矮一定是劣势

C:黄种人身体存在先天劣势,难以在田径运动中处于上风

D:不同基因的人种存在着很大的生理差异,已成普遍共识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由“体育训练就是通过不断地调整,让运动员的优势得到更大发挥,劣势得到不断补偿”可知,先天的东西是可以被后天所改造的,选项说法有误。
B项,由“曾经,苏炳添1.72米的身高被人认为是跑步的劣势”“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秒99的成绩闯进决赛”可知,个子矮并没有影响苏炳添取得成绩,选项说法正确。
C项,由“百米跑冠军长期被白种人、黑种人垄断,难觅黄种人身影”只能知道黄种人不擅长百米跑,并不能推出“体存在先天劣势”。
D项,“很大的生理差异”无中生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下岗工人将获得7万美元补偿,这相当于普通蓝领工人两年的税后年薪。仅靠这笔钱,在美元疲软、物价上涨的时代并不能________,不过尚能维持一个家庭几年的正常生活。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高枕无忧

B:一劳永逸

C:丰衣足食

D:为所欲为

正确答案:B

解析:由文中的“不能________,不过尚能维持一个家庭几年的正常生活”可知,填入词语应与“维持一个家庭几年的正常生活”构成反对关系对应,表达满足长期生活需求的含义。“高枕无忧”比喻平安无事,不用担忧。“一劳永逸”指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丰衣足食”形容生活富裕。“为所欲为”指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行事,含贬义,明显不合文意,排除D。与“高枕无忧”“丰衣足食”相比,“一劳永逸”表达的长期性与文段更契合。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5题

5、【言语理解】有的人有一个轰轰烈烈的生,却留下一个默默无闻的死;有的人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生,却有一个轰轰烈烈的死。有的人显赫一时,却只能成为匆匆的过客;有的人潦倒终生,却成为历史天空闪亮的星斗。
这段话谈论的是:

A:人的生命价值

B:人的生活方式

C:人的地位区别

D:人生变幻无常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通过两组对比,主要说明了人的生命价值各有不同。A项符合文意。
B、C、D三项文段均未涉及。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

6、【言语理解】妇女的生育决策受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和生育政策的共同影响。生育的经济成本和心理成本对妇女生育二胎的计划有显著影响。生育政策已经不是生育决策的唯一决定因素,经济社会发展和妇女地位以及个人发展,将会对人们的生育决策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生育政策已经无法决定妇女的生育意愿

B:当下妇女的生育决策并非完全取决于生育政策

C:生育的经济成本是决定妇女生育意愿的关键

D:妇女的地位与个人发展决定了妇女的生育决策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先说,妇女的生育决策受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和生育政策的共同影响;然后引出“生育政策已经不是生育决策的唯一决定因素”这一结论,后面用其他影响生育决策的因素进一步论证了这一观点。A项,原文只是说“不是唯一”而非“已经无法决定”;C、D两项均以偏概全。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0题

7、【言语理解】①亚投行立足亚洲,面向世界
②亚洲路通、物通、贸通,还将辐射到世界各国各地区,带动更为广阔地区基建的普遍发展
③根据它的顶层设计,亚投行的运行与发展将普遍惠及整个亚洲,并溢出亚太,走向全球
④所以,亚投行的建设,其意义超越一个或几个双边自贸区,并为自贸升级提供基础与后勤的有力保障
将以上4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

D:①③④②

正确答案:D

解析:③中的“它”指代的应是①中的“亚投行”,故①应与③相连,排除A、C。④提到“意义超越一个或几个自贸区”,②进一步强调“还将辐射到世界各国各地区”,两句存在程度上的递进,故②应在④之后,排除B。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年一度的东海市第六届集邮活动日主会场活动今天在邮电大厦举行,李副市长到会表示祝贺。

B:人的素质的提高,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改善上,也体现在精神生活和思想素质的提高上。

C:现代文化,无论是其物质的、形式的或是精神的方面,都必须以传统作为根基,才能深沉,才能有底蕴,才能生生不息。

D:林老师对自己的教学严格要求,对年轻教师悉心指导,所以我们选他做学科带头人是当之无愧的。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第六届”不可能“一年一度”,可将“第六届”或者“一年一度的”删除;B项搭配不当,“生活水平”与“改善”不搭配,“精神生活”与“提高”不搭配;D项句式杂糅,可改为“所以我们选他做学科带头人”或“所以他被选为学科带头人是当之无愧的”。C项没有语病,故当选。

考题出处:2015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0题

9、【言语理解】饮食偏好和进餐模式在人的儿童阶段已形成,而儿童时代的食品选择和饮食习惯将会对人的一生造成重要影响。收集的证据显示,在短期内电视广告会影响2至11岁儿童对食物和饮料的偏好和购买“要求”,对于他们的消费习惯同样产生不小的影响。目前的食品和饮料的构成和电视上狂轰滥炸般的儿童食品广告给儿童的长期身体健康带来很大危险。
通过这段文字可看出作者的主要观点是:

A:儿童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B:儿童时代的食品选择和饮食习惯会影响一生

C:电视广告会影响儿童的偏好和购买“要求”

D:垃圾食品电视广告会影响儿童健康

正确答案:D

解析:本段文字的主旨句是最后一句“目前的食品和饮料的构成和电视上狂轰滥炸般的儿童食品广告给儿童的长期身体健康带来很大危险。”此句前面都是作者提出这一观点的铺垫。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科学研究表明,评判性的阅读是一个要求很高且需要付出相当大耐性的阅读过程。在进行审慎评判的过程中,阅读者需要放缓阅读速度,并用手中的笔随时在文章中标记出需要注意的各项重点,从而使阅读内容很好地结合阅读者的读后感想以及相关结论和疑问。因而在这一过程中,阅读者需要成为一个积极的参与角色。
下列最能概括上述内容的是:

A:评判性的阅读是一个缓慢、枯燥但十分必要的阅读过程

B:阅读者需要养成质疑所阅读的内容的习惯

C:评判性的阅读应该发生在我们每天的阅读过程之中

D:评判性的阅读需要集中注意力并认真思考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主旨大意:“评判性的阅读”需要付出相当大的耐性,需要慢速阅读并在文章中标记重点,以此展现出读者的读后感以及相关结论和疑问。
A项,“枯燥”在题干中并未提及,无法概括。
B项,题干中说的“疑问”而非“质疑”,属于偷换概念,无法概括。
C项,题干并未说明要每天都进行评判性的阅读,属于无中生有,无法概括。
D项,指出评判性的阅读需要集中注意力并认真思考,符合题干内容,可以概括。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B卷合并版)第5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