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综合高度,言简意赅地指出了社会主义的 特征。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基本
B:唯一
C:本质
D:突出
正确答案:C
解析:基本:根本的、主要的。本质:事物的根本性质,某类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基本特质。突出:明显,出众。“三个有利于”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特征,故“唯一”不符合题意。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属于社会主义根本性质方面的内容,所以应选“本质”。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人为了追求自己的功利目的和物质 ,利用高科技无限度地向自然 ,不顾一切,不计后果。这种做法, 和当今世界流行的价值观念有关,
可能和西方文化的传统精神有关。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利益 开发 既 又
B:享受 追求 不但 而且
C:享受 索取 一方面 另一方面
D:利益 进军 或者 或者
正确答案:C
解析:先看第一空,前文的“功利”已包含利益这层含义,这里再用“利益”则显得重复,故排除A、D。再看第二空,句中是说人为了追求自己的功利目的和物质享受所采取的具体做法,这里再填“追求”则与前句重复,且无“向……追求”的用法,“索取”符合句意。第三空中,“一方面……另一方面……”也与前后句之间的并列关系相符。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解释国家兴衰是许多学科________的学术好奇心所在,经济学家更是________地发展出各种理论框架,期冀破解经济增长之谜。激励学者们把中国这个经历了由盛至衰的历史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是以著名的中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命名的所谓“李约瑟之谜”。这个谜题尝试回答为什么在前现代社会,中国科技________于其他文明,而近现代中国不再具有这样的领先地位。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绵延不绝 孜孜矻矻 迥然不同
B:旷日持久 孜孜不倦 遥遥领先
C:亘古不变 皓首穷经 名列前茅
D:持之以恒 殚精竭虑 一枝独秀
正确答案:B
解析:先看第三空,由“而近现代中国不再具有这样的领先地位”可知,所填词语是说古代中国科技水平领先。“迥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明显不同,不符合文意,排除A。“名列前茅”比喻名次排在前面,本身已经包含了名次排在其他对象之前的意思,后不能再接比较对象“其他文明”,排除C。“一枝独秀”比喻人或事物超群出众,特别优异,常表述为某物、某人一枝独秀,一般不与“于”搭配,排除D。“遥遥领先”指远远地超越同类的人或事物,符合文意。
验证剩余两空:“旷日持久”形容耗费时日,也可以指持续时间长,用在文段中,指解释国家兴衰是许多学科长久的好奇心所在,合理;“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用在句中,指经济学家不知疲倦地发展出各种理论框架,也就是经济学家一直很乐于解释国家兴衰的问题,恰当。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7题,202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题,202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6题,202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8题,202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7题,202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6题,202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6题,202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6题,2021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3题
4、【言语理解】26.能够 别人的目光,把自己的一生都视为实习期,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人生的智慧。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轻视
B:蔑视
C:忽视
D:无视
正确答案:D
解析:轻视:小看,不放在眼里。蔑视:轻蔑鄙视,轻视,更强调轻蔑的态度。忽视:忽略轻视,更着重于忽略的意味。无视:不去想,不去用感官感受;不去理会,不去对待,不去处置或搁置。根据文意,人应当是“无视”别人的目光,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人世间所有长久的关系都是________的,就像拉开木门,面对一碗拉面,对旁边的人微笑着点一点头,说一句:“我开动了。”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凉薄 不过如此
B:冷漠 原来如此
C:寡淡 仅此而已
D:凄清 如是而已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A项“凉薄”一般用来形容人的性格,D项“凄清”一般形容环境,二者都不能形容“关系”,排除。“冷漠”指(对人或事物)冷淡,不关心。“寡淡”指兴趣或情感等不浓厚。均可用来修饰“关系”。第二空,由题意知,所填词语应是对上文的总结。“原来如此”表原因,与文意不符,排除B。“仅此而已”指只是这样,表示对前面所说内容的总结,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1题,2017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3题,2017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2017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9题,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2017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8题,2017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7题
6、【言语理解】中国语言丰富多彩,有时相反的词语表达相同的意思,请选出两个句子表意不同的一组:
A:中国队大胜美国队;中国队大败美国队
B:他差点踩到蛇;他差点没踩到蛇
C:他朝思暮想,好不容易盼来了相见的日子;他朝思暮想,好容易盼来相见的日子
D:谁不知道你不会计算机;谁知道你不会计算机
正确答案:D
解析:D项中前一句的意思是人人都知道你不会使用计算机,后一句意思是没人知道你不会使用计算机,意思不同。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我国农业发展到今天,其中的任何一项工作都很难单项突进,现在结构调整引起了高度重视,但不能忽视其他方面的配套改革,尤其是必须加快市场化改革,建立全国的统一大市场,促进农村要素和产品自由流动。如果市场机制得不到应有的发育,那么以市场为导向的结构调整就失去了最重要的基础,区域化布局和比较优势的发挥也就无从谈起。
这段文字主要讨论的是:
A:市场是农村结构调整的导向
B:市场机制的优势未充分发挥
C:农业市场化改革需要加快进行
D:农业结构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从正面强调了加快市场化改革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然后从反面对这一重要性进行进一步论证。其论述的目的在于倡导加快农业市场化改革的步伐。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随着人们的寿命延长,更快地退休,他们可用的时间愈来愈多。在亚洲国家,享受悠闲生活的重要性正获得人们新的关注。在亚洲国家快速迈向老龄化社会之际,它们正尽力解决如何最好地让其人口做好准备拥抱退休后的生活的问题。随着婴儿潮一代开始退休,这一问题更加紧迫。
这段文字旨在讨论:
A:如何享受悠闲的退休生活
B:如何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
C:如何解决婴儿潮退休问题
D:延长寿命与推迟退休问题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提出由于寿命延长和更快地退休,人们可用的时间越来越多。在亚洲,如何享受退休生活受到关注。随着社会迈向老龄化,亚洲国家正尽力解决人们享受退休后的生活问题。文段主要论述的对象为退休生活,可以先排除没有提及主要论述对象的B、D。C项,末句的“这一问题”指的是前一句的“如何最好地让其人口做好准备拥抱退休后的生活的问题”,而非“解决婴儿潮退休问题”,排除。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7题
9、【言语理解】
传统文化中生态伦理思想有助于人们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选择适度的消费方式。儒家的“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思想和道家的“知足去奢”思想,告诫人类应当克制自身欲望,珍惜、节约资源,既考虑到当前,也应该考虑到未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合理的消费理念,更加注重环境、资源在代际之间的公正分配。给自然留下更多的修复空间,给子孙留下地绿、天蓝、水净的生存环境。这一思想与当今社会存在的享乐主义、消费主义思潮是针锋相对的。
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
A:
生态伦理思想的传统文化渊源
B:
生态伦理思想对消费理念的影响
C:
传统文化中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D:
儒家与道家在生态伦理方面的相同之处
正确答案:C
解析:
文段为总分结构。文段首句提出观点——传统文化中生态伦理思想有助于人们树立环保意识,选择适度消费方式;然后以儒家的“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思想和道家的“知足去奢”思想对当代人的告诫意义为例对此进行具体论述。综合可知,文段主要谈的是传统文化中生态伦理思想对当代的借鉴意义,C项正确。
A项未体现传统文化中生态伦理思想对当代的价值,排除。
B项,生态伦理思想的影响不止“消费理念”一个方面,概括不全面,且文段论述主题为“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而不是“生态伦理思想”,排除。
D项,儒家与道家的对比为举例论证内容,非文段重点,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3题
10、【言语理解】《大秦帝国》《汉武大帝》《雍正王朝》……一部部歌颂盛世之治的文艺作品引来无数目光,然而,那些极尽繁华的书写却难掩历史叙事的思想缺失。从政治文化视野看,“盛世情结”叙事往往过分认同人治文化与功利立场。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历史叙事作品缺乏思想
B:“盛世情结”作品的价值局限
C:文艺作品应该抛开功利立场
D:歌颂盛世的作品需重新审视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大秦帝国》《汉武大帝》《雍正王朝》等歌颂盛世之治文艺作品的繁盛的情况,然后由“然而”引出此类叙事作品在思想方面存在的缺陷。可见文段主要说的是歌颂盛世之治的文艺作品,而非“历史叙事作品”“文艺作品”,排除A、C;文段只提到了此类作品存在“思想缺失”的情况,但并未说明其需要重新审视,D项属无中生有,排除;B项“‘盛世情结’”“价值局限”较为恰当、全面地概括了文段主旨。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6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