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4896

发布时间:2024-05-28 9:39     浏览量:9

1、【判断推理】(       )之于 山 相当于 绿 之于(       )

A:高 地

B:青 水

C:远 色

D:大 地

正确答案:B

解析:青色的山,绿色的水。青和绿都表示颜色,分别可用于修饰山和水。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书证是指以记载内容或表达思想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书证的是:

A:凶手用于砸伤受害者头部的厚重词典

B:司法机关指定的医院出具的轻伤鉴定

C:死者临终前用鲜血在地上写下的凶手名字的缩写

D:车祸现场死者留下的日记本

正确答案:C

解析:书证的定义要点:①记载内容或表达思想;②证明案件事实。
A项,不符合要点①,属于物证。
B项,属于鉴定意见,鉴定意见是跟书证并列的证据类型,所以不属于书证。
C项,通过具体记载的内容来证明了案件的事实,符合定义。
D项,不符合要点②。
故答案选C。

考题出处: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1题

3、【判断推理】芒果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砂糖

A:芒果核 麦芽糖

B:芒果汁 甜菜

C:水果 食糖

D:泰国芒 棒棒糖

正确答案:B

解析:代入A项,芒果核是芒果的一部分,麦芽糖和砂糖是并列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排除。
代入B项,芒果可以用来制作芒果汁,甜菜可以用来制作砂糖,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C项,芒果是一种水果,砂糖是一种食糖,但前后位置颠倒,排除。
代入D项,泰国芒是一种芒果,砂糖是制作棒棒糖的原料,前后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第74题

4、【判断推理】调查显示,选择多种方式投资的人往往比只从事本职工作的人更富有。因此,选择多种方式投资有助于人们获得财富。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上述观点?

A:能进行多种方式投资的人的学历普遍较高

B:选择多种方式投资的风险比只从事本职工作大

C:人们只有拥有一定财富后才会选择多种方式投资

D:有些只从事本职工作的人比选择多种方式投资的人更富有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论点:选择多种方式投资有助于人们获得财富。论据:选择多种方式投资的人往往比只从事本职工作的人更富有。
A项,学历高低与选择多种方式投资有助于人们获得财富无关,属于无关项。
B项,风险大小与选择多种方式投资有助于人们获得财富无关,属于无关项。
C项,拥有一定财富后才会选择多种方式投资,说明了题干论证是因果倒置,可以反驳。
D项,有些只从事本职工作的人比选择多种方式投资的人更富有,并不能否认选择多种方式投资的人不会获得财富,不能反驳。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5题,2014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

5、【判断推理】专利间接侵权是指,行为人的行为本身并不直接侵犯他人的专利,但却教唆、帮助或诱导他人实施专利侵权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项属于专利间接侵权?

A:王某通过个人关系购买了甲公司发动机设备,该设备已申请国家专利,之后经甲公司许可转售给乙公司

B:李某购买了一批已申请专利的用于浇注系统的模具,在购买前他和生产该模具的公司签订了相关合同

C:宋某将某外文小说译成中文后,以第一作者身份出版该小说,从中获利一百万元

D:甲公司遇到技术问题后委托乙公司解决,并暗示乙公司技术人员采用了丙公司的专利技术,但未告知丙公司

正确答案:D

解析:专利间接侵权定义的关键信息:行为人不直接侵犯他人专利,而是教唆、帮助或者诱导他人实施专利侵权行为。
A项,王某是经过甲公司许可后将设备转售给乙公司,属于合法行为,并没有教唆、帮助或诱导他人实施专利侵权行为,不符合定义。
B项,李某的购买行为是合法的,并没有教唆、帮助或诱导他人实施专利侵权行为,不符合定义。
C项,宋某将翻译来的外文小说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出版,是直接侵犯他人专利,不符合定义。
D项,甲公司暗示乙公司技术人员采用丙公司的专利技术,甲公司并未直接侵权,但诱导他人实施专利侵权行为,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6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4题,2016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40题,2011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4题

6、【判断推理】

涟漪效应是指在突发事件中,身处不同地区民众所呈现的不同心理状态,越靠近危机事件中心区域,人们对事件的风险认知和负性情绪越高。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符合涟漪效应的是:


A:

台风外围空气旋转剧烈,而处于中心的风力流动反而相对微弱,因此,灾民负性情绪从“暴风眼”区域向外逐渐增强


B:

地震带上的重灾区民众在风险认知、心理健康水平及应对行为上都显著高于非重灾区民众


C:

距离垃圾焚烧厂、核反应堆越近的民众,其风险认知程度越高,因而其忧虑感越强


D:

距离大规模传染疫情暴发的时间越短,民众的焦虑情绪及恐慌程度就越高


正确答案:B

解析:

涟漪效应的定义要点是:①在突发事件中;②身处不同地区的民众;③呈现不同的心理状态,越靠近危机事件中心区域,人们对事件的风险认知和负性情绪越高。

A项,台风外围空气旋转剧烈,而处于中心的风力流动反而相对微弱,因此,灾民负性情绪从“暴风眼”区域向外逐渐增强,说明越靠近危机事件中心区域,人们对事件的负面情绪越低,不符合要点③,排除。

B项,重灾区说明地震发生时该地区距离地震中心较近,非重灾区说明地震发生时该地区距离地震中心较远,地震带上的重灾区民众的风险认知高于非重灾区民众,符合所有要点,保留。

C项,距离垃圾焚烧厂、核反应堆越近的民众,其风险认知程度越高,并不涉及突发事件,不符合要点①,排除。

D项,距离大规模传染疫情暴发的时间越短,民众的焦虑情绪及恐慌程度就越高,民众并非因身处不同地区而呈现不同的心理状态,不符合要点②,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2题,2021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9题,2021年广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4题,2021年宁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1题

7、【判断推理】休闲体育,是指在相对自由的社会生活环境和条件下,人们自愿选择并从事的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的统称,它是体育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体育的一种存在形态,是社会休闲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休闲体育的是:

A:马拉松运动员小李在假期陪朋友打球

B:作为私人保镖的小王每天接受4个小时的擒拿格斗训练

C:某高中全体学生按照学校要求每天下午完成半小时的长跑锻炼

D:受过腿伤,正处于恢复期的赵先生应医生要求,每天由护士指导到户外散步15分钟

正确答案:A

解析:休闲体育的定义要点:①在相对自由的社会生活环境和条件下;②人们自愿选择并从事的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的统称。
A项,在假期说明是处于相对自由的社会生活环境和条件,陪朋友打球体现了自愿选择并从事体育活动,符合定义。
B项,小王每天接受擒拿格斗训练是为了满足工作要求,不符合要点①。
C项,学生每天下午进行长跑训练是学校要求的,不符合要点①②。
D项,赵先生每天到户外散步15分钟是医生要求的,不符合要点①②。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4题

8、【判断推理】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从理性的角度来说,沉没成本不应该影响我们的决策,然而,我们常常由于想挽回或避免沉没成本而做出很多不理性的决策行为,被称为沉没成本效应。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沉没成本效应的是:

A:小明一年前借给朋友一万元钱,但由于朋友破产无力偿还,所以决定不要了

B:小王花20元钱买了一瓶汽水,发现很难喝,想扔掉,但是考虑到那么贵又退不了就强忍着喝光了

C:小赵认为和女朋友都在一起8年了,自己已经付出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所以决定不分手

D:妈妈花2000元买了一架电子琴,可孩子根本没兴趣,于是妈妈决定以每月500元的价格请家教,理由是:“要不这个琴就浪费了!”

正确答案:A

解析:沉没成本效应定义的关键信息:由于避免沉没成本而做出不理性的决策。
A项,朋友破产无力偿还欠自己的钱,所以决定不要了,并非不理性的决策,不符合定义。
B项,买汽水的钱属于沉没成本,为了挽回或避免沉没成本而强忍着把难喝的汽水喝光,是不理性的决策,符合定义。
C项,和女朋友在一起的8年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属于沉没成本,为了挽回或避免沉没成本而决定不分手,是不理性的决策,符合定义。
D项,买电子琴的钱属于沉没成本,为了挽回或避免沉没成本而花钱请家教,是不理性的决策,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53题,2013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63题

9、【判断推理】木头:家具

A:纤维:水管

B:纸张:报纸

C:棉花:衣服

D:金属:电缆

正确答案:A

解析:木头可以制作成家具,且木头可以单独制成家具。
A项,纤维可以制作成水管,且纤维可以单独制成水管,与题干关系一致,保留。
B项,纸张可以制作成报纸,但纸张不可能单独制成报纸,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棉花可以制作成衣服,且棉花可以单独制成衣服,与题干关系一致,保留。
D项,金属可以制作成电缆,但金属不可能单独制成电缆,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比较A、C项,由木头制作的家具与由纤维制成的水管,都可以仅由外观确定其原材料,但由棉花制成的衣服不能仅由外观确定其原材料。比较来看,A项与题干的逻辑关系更为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

10、【判断推理】拮抗作用是一种常见的感觉变化现象,是指因一种呈味物质的存在,而使另一种呈味物质的呈味特性减弱的现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没有体现拮抗作用的是:

A:在橘子汁中添加少量柠檬酸会感觉甜味减弱,如再加砂糖,又会感到酸味减弱

B:糖精带有苦味,在糖精中添加少量的谷氨酸钠,苦味可明显缓和

C:同时服用氯化钠和奎宁后,再饮用清水会有微甜的感觉

D:在食用过酸涩的西非山榄后,再吃酸味食品,会尝不到酸味

正确答案:C

解析:拮抗作用定义的关键信息:一种呈味物质的存在,使另一种呈味物质的呈味特性减弱。
A项,指出柠檬酸使得橘子汁的甜味减弱,砂糖又使得橘子汁的酸味减弱,符合定义。
B项,指出谷氨酸钠使得糖精的苦味减弱,符合定义。
C项,指出同时服用氯化钠和奎宁后再饮用清水会有微甜的感觉,未体现一种呈味物质的存在使另一种呈味物质的呈味特性减弱,不符合定义。
D项,指出西非山榄使得酸味食品酸味减弱,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省级)-考友回忆版第90题,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市地)-考友回忆版第8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