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气候难民”指的是生存因气候变暖等特殊气候因素而受到威胁的人们,这是一个逐渐扩大的族群。某基金会发表的一份报告称,在未来40年,全球约5到6亿的人都面临着沦为“气候难民”的危险。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描述中被迫迁移的人们,不属于“气候难民”的是:
A:土地沙漠化使曾经繁荣的楼兰古国消亡,国民外迁
B:海平面上涨使马尔代夫领导人为国民另觅栖身之所
C:卡特里娜飓风使得墨西哥海岸的众多居民逃离家乡
D:印度洋海啸导致了印度、泰国等多国居民被迫迁移
正确答案:D
解析:“气候难民”定义的关键信息:因气候变暖等特殊气候因素而受到威胁的人们。
A项,土地沙漠化使楼兰古国消亡,国民外迁,这些人是因为特殊气候因素而受到威胁,属于“气候难民”。
B项,海平面上涨使国民另觅栖身之所,这些人是因为气候变暖等特殊气候因素而受到威胁,属于“气候难民”。
C项,飓风使得居民逃离家乡,这些人是因为特殊气候因素而受到威胁,属于“气候难民”。
D项,印度洋海啸导致多国居民被迫迁移,但印度洋海啸是因地震引起的,属于地质灾害,而非特殊气候因素,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6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类)第21题,2016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0题,2016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3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19题,2016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2016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0题,2016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2016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0题,2016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0题,2016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招警类)第17题,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201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2016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2016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2016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0题,2016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2016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20题,2016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18题,2016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1题
2、【判断推理】Youtube:福特:美国
A:Facebook:微软:美国
B:YouKu:吉利:中国
C:阿里巴巴:华为:中国
D:Google:苹果:美国
正确答案:B
解析:Youtube是美国的一家视频网络公司,福特是美国的一家汽车制造公司。
A项,Facebook是美国的一家社交软件公司,微软是美国的一家软件开发公司,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YouKu是中国的一家视频网络公司,吉利是中国的一家汽车制造公司,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阿里巴巴是中国的一家电商公司,华为是中国的一家通信公司,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Google是美国的一家搜索引擎公司,苹果是美国的一家科技公司,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6题
3、【判断推理】
东奔:西走
A:
跋山:涉水
B:
完整:无缺
C:
顾此:失彼
D:
大街:小巷
正确答案:D
解析:
东奔、西走构成并列结构的短语,且东和西是反义关系,奔和走是近义关系。
A项,跋山、涉水构成并列结构的短语,但跋和涉是近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完整、无缺构成并列结构的短语,但完和无不是反义关系,整和缺不是近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顾此、失彼构成并列结构的短语,但此和彼不是近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大街、小巷构成并列结构的短语,且大和小是反义关系,街和巷是近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乡镇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9题
4、【判断推理】联边是一种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连用三个以上的联边字(即偏旁部首相同的字)的修辞方式。运用联边的修辞手法,通过形旁表义,往往具有一定的形象性。看到形旁,人们会对其所表意义产生形象上的联想。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联边的是:
A:腾欢今日新天地,澎湃潮流沸海江
B:但见云暗江心,波涛滚滚,杳无踪影
C:他一个人叽哩咕噜地说些不满意的话
D:烟锁池塘柳,桃燃锦江堤,炮镇海城楼
正确答案:D
解析:联边定义的关键信息:连用三个以上的联边字(即偏旁部首相同的字)的修辞方式。
A项,“澎湃潮流沸海江”的偏旁部首都是“氵”,连用了三个以上的联边字,符合定义。
B项,“波涛滚滚”的偏旁部首都是“氵”,连用了三个以上的联边字,符合定义。
C项,“叽哩咕噜”的偏旁部首都是“口”,连用了三个以上的联边字,符合定义。
D项,没有连用三个以上的联边字,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考友回忆版第55题,202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考友回忆版第70题
5、【判断推理】以下哪项一定是正确的?
A:吴不可能排在前四
B:郑不可能排在前二
C:李不可能排在前四
D:周不可能排在前二
正确答案:A
解析:代入A项,假设吴排在第四位,根据(4)可知周排在第一位,与(1)矛盾,因此吴不可能排在第四位。若吴排在前三位,则周没有位置排。综上,吴不可能排在前四位。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第110题,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96题
6、【判断推理】汽车交通事故的特征之一是在道路上发生。这里的“道路”包括公路、城市街道和胡同(里巷),以及车站、公共广场、公共停车场等供车辆、行人通行的场所。公路则是指根据公路法的规定,经公路主管部门验收认定的城间、城乡间、乡间能行驶汽车的公共道路,包括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汽车交通事故的是:
A:李某尚未取得驾照,却擅自将贴有“训练”标志的车开到闹市区,与一出租车相撞
B:火车在高速行驶中,一行人在铁道上行走,被卷入车底丧生
C:某市公交站里停放的一辆7路公交车无故起火
D:田野里耕种的拖拉机突然失灵,撞向田埂
正确答案:A
解析:汽车交通事故的关键信息是在道路上发生,B项中的铁路、D项中的田野均不属于“道路”的定义范围;C项的公交站虽属于道路的范围,但停放的公交车无故起火不属于交通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因此也不属于汽车交通事故。只有A项与一出租车在闹市区的道路上相撞,属于汽车交通事故。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判断推理】随意挑选一组人去听一位演讲者对一大群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听众所做的行政伦理学讲演。再随意挑选另一组人去听这位讲演者对一小群注意力不太集中的听众所做的同样内容的讲演。前一组人认为,该讲演者思考深入、自信;后一组人却认为,他的表达模糊、冗长。
题干中的信息最能够反驳以下哪一项断言?
A:人们对讲演者个人素质的判断主要取决于讲演者所做讲演的内容和方式
B:如果第二组人听了该讲演者的第一次讲演,他们所作出的判断将会很不相同
C:同一个社会行为,当被置于不同的社会语境中评价时,不同的人会得出不同的判断
D:一个人对某位讲演者的讲演质量的评判,会受到其他人对这次讲演的反应的影响
正确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中两组人的比较可以发现,讲演者两次讲演的内容和方式相同,不同的是听众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是不同的,而结果是两组人对讲演者的评判却不同。由此就可以得出对讲演者评判不同的原因在于听众注意力的不同而不是讲演者的讲演内容和方式。也就反驳了“人们对讲演者个人素质的判断主要取决于讲演者所做讲演的内容和方式”这一观点,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页面设置:页边距:文字方向
A:插入图片:公式:页码
B:字体设置:宋体:黑体
C:邮件发送:附件:正文
D:保存文档:硬盘:手机
正确答案:C
解析:页面设置包含页边距和文字方向,页边距和文字方向是并列关系。
A项,公式和页码都是插入功能下的具体内容,二者是并列关系,而插入图片只是具体的操作过程,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字体设置是指对字体样式的设置,宋体和黑体均属于可设置的字体,因此字体设置与宋体和黑体之间是具体设置的对应关系,与题干中的包含关系有所不同,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邮件发送包含附件和正文,附件和正文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硬盘和手机都可以用来保存文档,是功能关系,与题干中的包含关系不同,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4题
9、【判断推理】某单位正在创建无烟单位,最近实行新规:禁止在单位内任何场所吸烟。有些吸烟员工因为不能适应,试图改变这一规定,却以失败告终。因为单位规定,制度变更必须经过如下程序:只有获得15%以上的员工签字提议,才能由全体员工进行投票表决。结果,这些吸烟员工的提议被大多数员工投票否决了。
由上述断定最可能推出的结论是:
A:投否决票的员工小于或等于85%
B:在吸烟员工的提议书上签字的员工不到15%
C:在吸烟员工的提议书上签字的员工不少于15%
D:有员工在提议书上签了字,但在表决时又投了否决票
正确答案:C
解析:【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规定得出,投票表决→获得15%以上员工签字提议,结果提议被否决了,说明全体员工已经进行了投票表决,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推理规则,肯前能肯后,得知至少15%的员工在提议书上签字了。故答案选C。
考题出处: 2016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5题
10、【判断推理】似不注意和似注意都是注意的一种,其中似不注意是指貌似不注意一事物而实际的心理活动却十分注意这一事物,而似注意是指表面上注意某些事物,但实际上心里却想着其他事物。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似不注意的是:
A:小李参加部门会议时,心里一直在想下个月休假去哪里玩
B:传说王羲之在书法创作时太过投入,有一次竟将馒头蘸着墨汁食用
C:学生在教室里听课,突然从外面进来一个人,这时学生就会中断听课,不由自主地注意进来的人
D:刑事侦查人员在人群中发现了侦缉对象,为了不打草惊蛇,往往选择假装没看见,然后悄悄靠近,最后出其不意地将对象抓获
正确答案:D
解析:似不注意定义的关键信息:貌似不注意一事物,而实际却十分注意这一事物。
A项,参加部门会议时想着下个月休假的事情,是表面上注意会议内容,但实际上心里却想着其他事物,属于似注意,而非似不注意。
B项,太过投入而将馒头蘸着墨汁食用,并未体现貌似不注意而实际十分注意,不属于似不注意。
C项,学生被突然进来的人吸引了注意力,并未体现貌似不注意而实际十分注意,不属于似不注意。
D项,假装没看见,然后悄悄靠近,最后出其不意地将对象抓获,体现了貌似不注意一事物,而实际却十分注意这一事物,属于似不注意。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汇编)第8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