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4870

发布时间:2024-05-26 0:46     浏览量:45

1、【言语理解】“亚健康”一词是从国外传过来的,“亚健康”在全世界发生率很高,它是由于心理社会环境的压力而造成人体的一种不适状态。近年来,“亚健康”在国内外的发生率逐渐增高,因此展开“亚健康”的研讨是有意义的。从字面来说,亚,就是次于。“亚健康”就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
与这段文字意思不符合的一项是:

A:“亚健康”在全世界发病率很高

B:“亚健康”一词是从国外传过来的

C:“亚健康”是由于心理社会环境的压力而造成人体的一种不适状态

D:“亚健康”就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

正确答案:A

解析:由文段可知“亚健康”是“由于心理社会环境的压力而造成人体的一种不适状态”,它是一种状态,而并非是一种病,且文段所说是“‘亚健康’在全世界发生率很高”,故A项中“发病率很高”是不正确的。其他三项都在文中有所体现,所以,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报告,发达国家的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80%左右,发展中国家一般在70%以上。近30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增长较快,投资率较高,消费率呈现出稳步下降的趋势,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例在55%~65%波动。2001年至今,消费率则一直保持在60%以下。国民消费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从这段话中可以推断出,我国的消费政策应调整为:

A:维持现有的国民消费水平,使国民经济发展保持一定的后劲

B:进一步提高国民消费水平,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C: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努力促使消费水平稳步下降

D:积极提倡超前消费,力争超越发达国家80%的消费指标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先列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最终消费支出在GDP的所占比重,接着列出我国的比重,通过对比,得出我国“国民消费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故由此可推知,需要进一步提高国民消费水平。A、C两项与文意相反,排除。D项“积极提倡超前消费”无法从文中得出,且“力争超越发达国家80%的消费指标”比较夸张,有好高骛远之嫌。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5题

3、【言语理解】大多数人以为我们喝的水是安全的。一般说来是这样的,但是现在有一些人却喝着处理得很差的水,这种水已经被细菌、含病毒的化学物质、金属物质以及其他很多方面的致污染物质所破坏。医学研究也未从人类的长远发展考虑,采取有效措施,使人们不再接触或饮用被污染了的水。
根据这段文字,我们不可以得知的是:

A:从整体上看,我们的饮用水大多是安全的

B:医学研究忽视了如何处理被污染了的水

C:很多物质可以污染饮用水

D:饮用水安全还没有得到完全的保障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由“大多数人以为……一般说来是这样的”可推知。
B项偷换概念,文段说的是“未……采取有效措施,使人们不再接触或饮用被污染了的水”,而非“处理被污染了的水”。
C项,由“水已经被细菌、含病毒的化学物质、金属物质以及……所破坏”可推知。
D项,由“大多数人以为我们喝的水是安全的。一般说来是这样的,但是现在有一些人却喝着处理得很差的水”可推知。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

4、【言语理解】每个城市都有一个“最优规模”,它取决于城市规模正反两个效应的相互对比。在现实中,正面效用主要是城市经济的集聚效用,负面效用则包括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房价高昂、基础设施不足等。经济集聚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也会使城市的土地和住房价格上涨,这时,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居民的生活成本均会有所上升。城市的拥挤、污染和犯罪问题也会抵消城市扩张带来的好处。只有当一个城市所带来的正效应超过其生产或生活成本时,企业和居民才会留在这个城市。
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符的是:

A:城市“最优规模”取决于正负效应的平衡

B:大城市的负面效应往往大于它的正面效应

C:拥挤、污染和犯罪等问题会影响城市的扩张

D:经济的集聚效用是决定城市规模的重要因素

正确答案:B

解析:由“每个城市都有一个‘最优规模’,它取决于城市规模正反两个效应的相互对比。”可知,A项正确。
文段未涉及大城市正负效应的对比,B项“负面效应往往大于它的正面效应”无法推出。
由“城市的拥挤、污染和犯罪问题也会抵消城市扩张带来的好处”可知,C项正确。
由“在现实中,正面效用主要是城市经济的集聚效用”可知,D项正确。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8题,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7题

5、【言语理解】松树当然是不同的。它们不落叶,无论冬夏,常给人绿色的遮蔽。那绿色十分古拙,不像有些绿色的鲜亮活跳。它们________是有花的,________不显著,最后结成松塔掉下来,带给人的是成熟的喜悦,________不是凋谢的惆怅。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却 虽 竟

B:虽 却 并

C:也 但 而

D:竟 但 却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句总说松树的不同,后面从几个方面将松树与其他树进行对比。第一空,“有花”是松树与其他树的共同点,区别在于“不显著”。“却”填入暗示其他树没有花,松树却有花,不合句意,排除A。“竟”表示意外,没有体现出与其他树对比的意思,排除D。第三空,文段中“是……不是……”表达肯定前者否定后者的关系,用“而”衔接更恰当,排除B。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8题,2019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4题,2019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8题

6、【言语理解】国土空间的规划与开发对各个领域都会产生巨大影响,对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尤其如此,因此有必要将空间治理规则纳入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为此,需要系统梳理现行环境保护单行法,矫正单行法只规范单一环境要素的不足,为单行法创设内部协调机制。正在制定和修改的自然保护地法律法规,比如自然保护地法、国家公园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等,也需要在具体内容层面突出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地中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的价值位序,及其特定的空间结构。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需要完善协调环境空间治理相关法律法规

B:相关法律法规不能仅仅规范单一环境要素

C:环境空间治理法治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D:修订法律法规必须凸显环境空间治理要义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将空间治理规则纳入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性;然后给出对策,一是梳理现行环境保护单行法,矫正单行法的不足,为单行法创设内部协调机制;二是正在制定和修改的自然保护地法律法规也需要在具体内容层面突出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的价值位序,及其特定的空间结构。由此可知,文段强调的是完善与环境相关的空间治理规则,A项表述与此一致。
B项对应“矫正单行法只规范单一环境要素的不足”,属于对策之一,概括不全面,且未提到“空间治理”,排除。
C项强调环境空间治理法治化的意义,对应文段首句,非文段重点,排除。
D项中“法律法规”表述过于笼统,文段重点强调的是与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而不是所有法律法规都必须凸显环境空间治理要义,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A类-考友回忆版第17题,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B类-考友回忆版第29题,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C类-考友回忆版第27题

7、【言语理解】儒学对生活的________,体现在每一个细微的环节上,每个观念或者行为都可能有一些潜移默化的印记,有时候可能是比较清晰的一种灌输,有时候则是一种生活态度和行为细节上________的顺应。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浸润 不经意

B:滋养 不自觉

C:渗透 不留神

D:影响 不期然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句中表达的是儒学对生活细节的渗入和潜移默化的影响。C项仅体现渗入,未体现影响,D项仅体现影响,未体现渗入细节,均可排除。与“滋养”相比,“浸润”多了“浸”,即慢慢渗入的意思,更能体现儒学对生活的潜移默化影响,排除B。验证第二空,根据“有时候可能是……有时候则是……”可知,文段说的是儒学影响生活的两种方式,所填词语应与含有目的性的“灌输”意思相反,表达的应是“自然而然”受影响的含义。“不经意”指不留意,形容在没意识到、没察觉到的情况下所发生的事情。符合句意。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2019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考友回忆版第38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38题,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1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第41题

8、【言语理解】她品德高尚,乐于助人,充分体现出了中国传统女人的      之美。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贤德

B:贤能

C:贤明

D:贤良

正确答案:A

解析:“贤德”指善良的德行;贤惠,有美德。这里是形容中国传统女人的德行方面的美,所以选A。“贤能”、“贤良”都指有德行有才能,偏重才能方面,与题意不符,排除B、D。“贤明”指有才能有见识,多用来形容领导或统治阶级,排除C。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

从“蓝天保卫战”到“史上最严”的新环境保护法,再到对“洋垃圾”说“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________。对于中国而言,这是转变发展方式、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内在要求,与国家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众所周知  不谋而合

B:

根深蒂固  一脉相承

C:

深入人心  同向而行

D:

牢不可破  相辅相成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空,由“从‘蓝天保卫战’到‘史上最严’的新环境保护法,再到对‘洋垃圾’说‘不’”可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逐渐刻进人们心里,被人们所接受。“众所周知”指大家全都知道。该词仅仅强调人们知道,未体现被人们接受,排除A。“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牢不可破”指坚固得不可摧毁(多用于抽象事物)。两词均强调牢固、稳固,而文段表达的是环保理念被人接受,并未强调其是否稳固,排除B、D。“深入人心”指思想、理论等广泛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接受,填入符合文意。

验证第二空,分析可知,文段是在强调中国的理念与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一致。“同向而行”指向同一个方向前进,填入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A类-考友回忆版第24题,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B类-考友回忆版第49题

10、【言语理解】《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协定书》是对消耗臭氧层的物质进行具体控制的全球性协定。该协定书实施以来,破坏臭氧层的氟氯化碳等气体在大气中的丰度逐渐降低。最近,由36个国家的近300位科学家对地球臭氧层进行了一项________,结果显示,根据该协定书采取的行动正在帮助臭氧层________到1980年的基准水平。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评估 恢复

B:测评 还原

C:评价 回复

D:测试 复原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测评”是以现代心理学和行为科学为基础,通过心理测验、面试、情景模拟等科学方法对人的价值观、性格特征以及发展潜力等的心理特征进行客观的测量与科学评价。“评价”指衡量、评定其价值。“测试”指考查人的知识、技能;对机械、仪器和电器等的性能和精度进行测量。科学家对地球臭氧层所进行的研究活动,用“测评”“评价”“测试”均不恰当,排除B、C、D。科学家对地球臭氧层的研究结论并不精确,是带有一定推测性的,“评估”填入恰当。
第二空,“恢复到……水平”为习惯搭配。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