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4864

发布时间:2024-05-25 13:03     浏览量:15

1、【言语理解】“一带一路”更是________“达则兼济天下”和“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理念,准确________沿线国家发展,________沿线国家人民的现实诉求。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秉承 助力 响应

B:坚持 助力 回应

C:秉承 对接 回应

D:坚持 对接 响应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坚持”一般用来形容意志,不能形容“理念”,且“秉承理念”为常见搭配,排除B、D。
第二空,“助力”侧重外力推动,“对接”侧重直接联系。“一带一路”是国家间直接合作,用“对接”恰当,排除A。
第三空,“响应”与“诉求”搭配不当,“回应诉求”为习惯搭配。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题

2、【言语理解】①他最初的职能与一个看管自行车的大爷没什么两样
②事实上,世界上最早的金匠银行家是只存不贷的
③时间长了,他开始考虑如何盘活这些沉睡的资产,于是就有了放贷和利息
④存户有了零散的金子就存到他那里,他收取一定的管理费
 将以上4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④①③②

B:②④③①

C:②④①③

D:④①②③

正确答案:C

解析:分析可知,④是对②的解释说明,应紧跟其后,即顺序为②④,排除A、D。根据①中“最初的职能”、③中“时间长了”可知按时间顺序,③应放在①之后,排除B。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2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8题

3、【言语理解】中国咏花诗词的历史认识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它通过人们对花卉的审美态度和欣赏情调,曲折地反映了人的种种处境和对生活的理解。我们在阅读鉴赏咏花诗词的同时,考察历代诗人、词人的不同的创作心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艺术境界,是很有趣味的,这对我们的鉴赏活动也颇有益。
对“趣味”一词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阅读鉴赏咏花诗词是一种饶有兴趣的事

B:人们通过阅读鉴赏咏花诗词了解了古人的花卉栽培情况

C:人们阅读鉴赏咏花诗词时产生的艺术审美情趣

D:咏花诗词本身所具有的艺术审美价值

正确答案:C

解析:找到“是很有趣味的”的主语,概括其意思即是对“趣味”的解释。其主语为“考察历代诗人、词人的不同的创作心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艺术境界”,概括起来就是人们在阅读鉴赏咏花诗词时所产生的“艺术审美情趣”。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我国农业面临的成本上涨、价格倒挂、增收趋缓等突出矛盾和问题,一个根本制约是_______________。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不多时,“家家包地、户户种田”的经营方式,就能激发农村的活力,但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深入,农业副业化、农户兼业化、农民老龄化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培育懂农村、有闯劲且留得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就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农业生产方式开始落后

B: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日益增多,农业合作化发展滞后

C:农村适龄劳动力长期净流出,农业经营方式转变滞后

D:农村大部分劳动力流向城市,农业增长方式依旧落后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为总分结构,横线后内容是对首句观点的具体阐释。后句说的是随着城镇化的深入,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原有的“家家包地、户户种田”的农业经营方式已经不适应农村和农业的发展。由此可知,首句中提到的“根本制约”应与“农业经营方式”有关,只有C项与此相符,且“农村适龄劳动力长期净流出”也能与“农业副业化、农户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强调的农村适龄劳动力不足的情况相对应。
A项“农业生产方式”、B项“农业合作化”、D项“农业增长方式”文段未提及,与后文“经营方式”无法构成对应。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1题,2017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2017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6题,2017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1题,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1题,2017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1题,2017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1题

5、【言语理解】人的身高是生物学性状之一。一直以来,人们认为身高主要是遗传、饮食和环境因素综合决定的。但是,在人类认识了基因的作用后,开始认为基因在决定身高中占主要作用,于是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后,开始寻找与身高相关的基因,并获得其与健康、疾病等有关的信息和知识。
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是:

A:身高差距大的人在外貌、健康状态上差异也大

B:饮食、环境及个人健康状况对基因有影响

C:寻找与身高基因有关的数据并实证分析

D:决定身高的基因还影响着健康、疾病等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先提出一直以来人们认为身高主要是遗传、饮食和环境因素综合决定;接着以“但是”转折指出人类在认识了基因的作用后,开始寻找与身高相关的基因,并获取相关信息和知识。依据话题统一原则,下文应承接尾句叙述。C项与此相符,当选。
A、D两项与文段尾句话题不一致,排除。B项“饮食、环境及个人健康状况对基因有影响”与文段逻辑相反,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0题,2018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7题,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2018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0题,2018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2题,2018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6题

6、【言语理解】尽管西方音乐在某些观念和理论上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但真正孕育并影响西方音乐长达千年的文化则始于中世纪的基督教。在17世纪之前的音乐历史中,宗教因素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早期音乐作为教会礼仪的附属和上帝信仰的表达,在仪式性与艺术性的冲突与融合中逐步发展,最终孕育出独具西方文化特质的艺术音乐。自18世纪下半叶起,伴随启蒙思想的传播和理性主义的兴起,基督教会在艺术领域中的影响力日趋衰落,曾经盛行数百年的宗教音乐体裁如弥撒曲、受难曲、经文歌、清唱剧等不再受作曲家青睐,歌剧、交响曲、奏鸣曲、协奏曲、艺术歌曲等世俗音乐体裁则获得了长足发展。时至今日,世界各大音乐厅的保留曲目依旧以这些体裁的作品为主。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7世纪之前的西方音乐具有很强的宗教色彩

B:世俗音乐产生于18世纪下半叶

C:理性主义增强了西方音乐的宗教色彩

D:古希腊文化对世俗音乐具有重要影响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由“在17世纪之前的音乐历史中,宗教因素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可推知。
B项,文段说的是世俗音乐在18世纪下半叶获得了长足发展,而非在此时产生。
C项,由“伴随启蒙思想的传播和理性主义的兴起,基督教会在艺术领域中的影响力日趋衰落”可知,“增强”说法错误。
D项无中生有,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2题

7、【言语理解】光在被照射物体单位面积上所施加的压力叫光压,也被称为辐射压强。根据量子理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它既是一种电磁波,又是一种粒子,即光子。光子没有静态质量,但有动量。当光子撞击到光滑的平面上时,可以像从墙上弹回来的乒乓球一样改变运动方向,并给撞击物体以相应的作用力,形成光压。
这段文字主要意在说明:

A:光动量

B:光运动

C:光子

D:光压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光压的定义,然后由光的“波粒二象性”引出光压的形成原理。由此可知,文段都是围绕“光压”展开论述的,与此相符的为D。A项“光动量”、B项“光运动”和C项的“光子”都是分句中提到的概念,不是文段论述主体。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国学”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之所以能够形成热潮,原因还在于历史对于80年代“文化批判”之矫枉过正倾向的一种修正和制衡。许多中国知识分子清醒地看到,将中国现实中的一切丑恶现象都与传统文化挂起钩来,是对传统文化的莫大误解;传统文化中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不但不可以否定,而且是应当大力弘扬的。
下列关于这段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80年代的“文化批判”存在矫枉过正的倾向

B:人们对于文化的认识存在着误解

C:“国学”研究热潮始于80年代的“文化批判”

D: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应当大力弘扬

正确答案:C

解析:“国学”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形成热潮,故C项错误,当选。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能源、水和食品是这个世界上最关键的三种资源,尽管这一事实已在政策圈中达成共识,但这三种资源之间的________关系却被严重忽视。其中任何一种资源的紧缺都会影响另外两种。这使得真实社会的生态比我们想象的________得多。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互补 复杂

B:交互 恶劣

C:共生 困难

D:依赖 脆弱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任何一种资源的紧缺都会影响另外两种”是对此空所填词语的解释说明。“互补”指互相补充;“交互”指互相联系交流。二者用于描述三种资源之间的这种互相依存关系均不恰当,排除A、B。
第二空,“困难”不能用来形容“生态”,排除C。一种资源紧缺会影响另外两种,这无疑加大了资源短缺的风险,填入“脆弱”描述生态的这种抗风险能力差的特性恰当。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18题

10、【言语理解】50年前,世界人口大约只有如今的一半,人类曾希望用所谓的“绿色革命”阻止迫在眉睫的粮食危机。杂交种子和化肥使用量的猛增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人类也付出了沉重的生态代价。统计显示,与我们父辈生活的时代相比,当下全球的粮食产量翻了将近一番,但代价也是巨大的:农业生产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消耗增长了两倍。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人类对粮食危机的本质认识不足

B:杂交种子和化肥并非“绿色革命”的本质

C:解决问题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D:“绿色革命”并非解决粮食危机的良药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绿色革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然后给出具体的统计:粮食产量翻了将近一番,但是农业生产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消耗增长了两倍。故文段意在强调的是解决粮食问题不应该以生态环境为代价,C项与此相符。A项“粮食危机的本质”和B项“‘绿色革命’的本质”文段未提及。D项,文段并非说明“绿色革命”不能解决粮食危机,而是强调以“绿色革命”来解决粮食危机对生态的影响。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9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