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专家们认为:造成老虎数量急剧下降的原因很简单,捕杀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仍未被完全禁止。许多国家仍猖狂地进行动物皮毛交易。专家指出,亚洲新的人口增长趋势和经济变化对老虎的生存造成了非常重大的影响。亚洲的中产阶级可以接受昂贵的“虎宴”——用老虎身体的各个部分做成晚餐,炫耀财富。这也充分刺激了野生老虎的非法贸易,直接导致了亚洲老虎数量急剧下降。
由此可以推出:
A:减少对老虎的捕杀,老虎数量就不会下降
B:制止动物皮毛交易,老虎数量就不会下降
C:经济变化趋势对有些动物的生存影响很大
D:如果中产阶级改变不健康的消费观,老虎数量就不会下降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指出,动物皮毛交易和亚洲的经济变化都增加了对老虎的捕杀,造成老虎数量急剧下降。即使减少对老虎的捕杀,老虎数量也可以因自然因素或其他人为影响而下降,故A项无法推出;同理,B、D两项也无法推出;题干举例说明亚洲的经济变化趋势对老虎的生存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因此C项可以从题干中推出。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系统脱敏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法,当患者面前出现引起焦虑和恐惧的刺激物时,引导患者放松,使患者逐渐消除焦虑与恐惧,不再对该刺激物产生病理性反应。它包括快速脱敏法和接触脱敏法等。前者是治疗者陪伴病人置身于令病人感到恐惧的情景,直到病人不再紧张为止。后者是通过示范,让病人逐渐与所惧怕的对象接触,最终达到克服恐惧的目的。
根据上述定义,如果要治疗一名特别害怕蛇的孩子,下列治疗方法中属于接触脱敏法的是:
A:带孩子去室内蛇类养殖场,看各种不同种类的蛇,看多了自然就不再害怕了
B:让孩子旁观别人触摸、拿起和放下蛇的过程后,再慢慢让孩子逐渐接近和触摸蛇
C:录下孩子看见蛇后恐惧害怕的表情和动作,然后一遍又一遍地把这些视频放给孩子看
D:给孩子讲有关蛇的有趣的童话故事,引发孩子开心的情绪,逐渐减少对蛇的恐惧
正确答案:B
解析:分析接触脱敏法的定义,发现其关键信息为“通过示范,让病人逐渐与所惧怕的对象接触,最终达到克服恐惧的目的”。
A项,带孩子去养殖场,观看各种不同种类的蛇,没有体现出示范与蛇的接触,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B项,让孩子旁观别人触摸、拿起和放下蛇的过程起到了示范作用,并且慢慢让孩子逐渐接近和触摸蛇说明达到了克服恐惧的目的,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C项,让孩子反复观看孩子看见蛇后恐惧害怕的表情和动作,起到了示范作用,但没有说明孩子是否克服了恐惧,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D项,给孩子讲有关蛇的有趣的童话故事,没有体现出示范与蛇的接触,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89题,2018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84题
3、【判断推理】
被告人:法庭:罪犯
A:
江水:水电站:交流电
B:
投资者:市场:消费者
C:
高中生:学习:大学生
D:
种子:试验田:农作物
正确答案:D
解析:
被告人经过法庭的审判可能成为罪犯。
A项,江水经过水电站可以产生交流电,并不是江水能成为交流电,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投资者与消费者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高中生经过学习可能成为大学生,但学习不是一个地点,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种子经过试验田的培育可能成为农作物,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A类-考友回忆版第103题,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B类-考友回忆版第113题
4、【判断推理】成百:上千
A:三教:九流
B:三头:六臂
C:千变:万化
D:千方:百计
正确答案:C
解析:成百和上千说的都是数量多,且后者比前者多。
A项,三教九流是古代中国对人的地位和职业名称划分的等级。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两者的含义不同,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三头六臂比喻神通广大,本领出众。三头是指三个脑袋;六臂是指六条胳膊。两者的含义不同,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千变和万化说的都是变化多,且后者大于前者。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千方和百计说的都是方法、计谋多,但后者小于前者。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97题,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92题
5、【判断推理】奶粉:牛奶
A:麦片:大麦
B:毛豆:绒毛
C:面粉:挂面
D:国家:王国
正确答案:A
解析:奶粉是由牛奶加工而成的,麦片是由大麦加工而成的。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判断推理】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4号基因突变曾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一项致病因素。但近期有科学家提出导致这一复杂疾病的病因可能很简单,就是一些能引起脑部感染的微生物,如HSV-1病毒。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科学家的观点?
A:携带4号突变基因同时感染了HSV-1病毒的人群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概率会比单独具有此类突变基因的群体高2倍
B:当大鼠脑部受到HSV-1感染时,携带4号突变基因的大鼠产生的病毒DNA是正常大鼠的14倍
C:有些携带4号突变基因的患者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后,其病情有所好转
D:在一些健康老年人的大脑中也存在着HSV-1病毒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的观点: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原因并非4号基因突变,而是一些能引起脑部感染的微生物(HSV-1病毒)。
A项,指出同样情况下感染这种病毒的群体患病的概率更高,说明能引起脑部感染的微生物的确是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支持了题干观点。
B项,仅是产生的病毒DNA增多,并非阿尔茨海默病患病概率增加,不能支持题干观点。
C项,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后病情好转,与能引起脑补感染的微生物是否会导致阿尔茨海默病无关,不能支持题干观点。
D项,健康老年人的大脑中存在该病毒,无法说明患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是什么,不能支持题干观点。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110题,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103题
7、【判断推理】所谓饥饿营销是指商品销售商有意调低销售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假象、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的营销方式。饥饿营销也能达到维护品牌形象、提高产品附加值的目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采用饥饿营销手段的是:
A:商家对换季产品打折销售
B:某房产商推出新楼盘时,故意调高售价
C:某手机品牌在推出新产品的首天实行限量发售
D:某医院规定专家门诊每天限量挂号30人
正确答案:C
解析:饥饿营销的定义要点:①商品销售商;②有意调低销售量。
A项,对换季产品打折销售,并未体现有意调低销售量,不符合要点②。
B项,推出新楼盘时故意调高售价,并未体现有意调低销售量,不符合要点②。
C项,推出新产品时首天实行限量发售,即商品销售商有意调低销售量,符合定义。
D项,是医院的规定,而非商品销售商的营销方式,不符合要点①。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
8、【判断推理】81.私分国有资产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
下列行为属于私分国有资产罪的是:
A:某国有事业单位即将更换办公设备,该单位将价值20万元的原有电脑、办公桌等办公设备以一折的低价出售给单位员工
B:某国家机关处长将本单位公款10万元以单位名义借给朋友用于投资经营,结果朋友投资失败,无法归还,造成公款损失
C:某企业为感谢上级主管领导的器重和照顾,从单位利润中拿出10万元送给领导,主管领导收受
D:某事业单位私设小金库,在与全体职工享受正常奖金分配后,该单位领导私分了剩余钱数,每人获得5万元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更换办公设备,将旧设备低价出售并未违反国家规定;B项属于挪用公款;C项属于贿赂罪;D项单位私设小金库,并将其分配给职工,属于私分国有资产。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判断推理】曾经有一个流行的看法,认为菠菜的含铁量极高。但是最近有检测表明,实际上菠菜的含铁量并没有那么高。可以断定,当这一检测结果一旦为大众所知晓,菠菜的销量将大幅度减少。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断定?
A:前后矛盾的信息将使得人们无所适从
B:含铁量的多少是菠菜营养成分的重要指标之一
C: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有特殊的爱好
D:许多人喜爱吃菠菜仅仅是因为听说菠菜的含铁量极高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论点:当菠菜的含铁量并没有那么高被大众知晓后,菠菜的销量将大幅度减少。论据:曾经有一个流行的看法,认为菠菜的含铁量极高。但是最近有检测表明,实际上菠菜的含铁量并没有那么高。
A项,人们对矛盾信息的无所适从与菠菜销量无关,属于无关项。
B项,虽然含铁量是菠菜营养成分重要指标,但未说明含铁量是否是影响菠菜销量的因素,属于无关项。
C项,有相当一部分人喜好含铁食物,但不一定会选择菠菜作为自己的食物,所以这部分人对菠菜销量的影响不确定,属于不明确项。
D项,说明以前销量好仅仅是因为含铁量高,则可以由含铁量检测不高推出销量减少,在菠菜含铁量和销量之间建立了联系,支持了题干断定。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95题
10、【判断推理】报销:凭据:发票
A:平衡:支出:消费
B:乘车:凭证:车票
C:辩护:律师:法律
D:观赏:电影:门票
正确答案:B
解析:发票是报销的凭据。
A项,不能说消费是平衡的支出,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车票是乘车的凭证,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律师运用法律进行辩护,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观赏电影,构成动宾结构的短语,门票与两者并无必然联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8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