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4771

发布时间:2024-05-16 2:23     浏览量:21

1、【言语理解】

①获得相对的自由,从而充分地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

②“美”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③人只有满足自己和社会的需要才能达到“善”

④“善”侧重于掌握人的需要

⑤而“美”则侧重于在“真”“善”的前提下,超越二者的局限性

⑥“真”侧重于人掌握客观规律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

⑥④⑤③②①

B:

④③⑥⑤①②

C:

②④③⑤⑥①

D:

②⑥④③⑤①

正确答案:D

解析:

分析可知,文段主要阐述的是“真”“善”“美”。④⑤⑥分别介绍“善”“美”“真”的侧重点,由⑤的“而‘美’则侧重于在‘真’‘善’的前提下……”可知,三句相对顺序应为⑥④⑤,首先排除与此顺序不符的B、C。③论述如何才能达到“善”,与⑤衔接不恰当,应接在④之后,排除A。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8题,202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9题,202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8题,202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9题,202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4题,202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6题,2021年天津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9题,202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3题,2021年内蒙古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3题,2021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4题

2、【言语理解】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公平原则。但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矛盾。公平只能是相对的,特别是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发展生产力,提高效率应放在第一位。只有生产力和生产效率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
这段话主要支持的观点是:

A:生产力决定社会公平原则的实现程度

B:公平在任何国家都只能是相对的

C: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应片面追求公平

D:只要经济发展水平上不去,就不能实现社会公平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公平原则,接着阐述了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矛盾,最后以我国的现状为基础说明只有生产力和生产效率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由此可知,C项为文段的主要观点所在。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当前,由于全球贸易“蛋糕”的缩小,部分经济实体借“反倾销”“特别保护税”之名,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近年来,由于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出口国,欧盟、美国等经济实体对华贸易一直存在巨额逆差,他们对此选择了日益强硬的态度,相关的贸易摩擦日见增多。
根据这段文字,接下来作者最有可能着重讲述:

A:全球贸易“蛋糕”如何缩小

B: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产生的原因

C:部分经济实体的贸易情况

D:中国如何采取积极措施应对贸易摩擦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主要阐述了全球贸易收缩的背景下,部分经济实体出现了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倾向。而中国由于一直以来的贸易顺差地位,与相关国家的贸易摩擦日见增多。文段最后抛出了贸易摩擦日见增多这一问题,按照先提出问题后解决问题的写作逻辑,下文应围绕如何解决“贸易摩擦”展开,与此相符的只有D。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4题

4、【言语理解】用饮用水国家标准衡量矿物质水,这对企业本身或许是好事,因为这________着它不需要执行一个非常严格的标准。而在矿泉水“标准门”事件之前,消费者对饮用水安全性的________没有上升到一个很高的层面,所以对企业产品而言,只要符合国家标准,就可以在市面上销售。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意味 认知

B:标志 认识

C:预示 了解

D:暗示 理解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预示”侧重预测,用饮用水国家标准衡量矿物质水是既定事实,不存在预测的问题,排除C。“暗示”侧重不明显,与文意也不相符,排除D。
第二空,由“没有上升到一个很高的层面”可知,消费者对饮用水安全性的认识不足。与“认识”相比,“认知”表述更为正式,且“认知层面”为习惯表述。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乡类)第107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81题

5、【言语理解】既然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做任何事情都无法脱离人际环境,那么,在单位时间内,谁能够以最低的沟通成本、最快地赢得他人的信息与配合,自然获得成功的概率就大——古今中外,凡能成就大事者,往往胜出在沟通、组织与行动的综合素质。进入工业时代的社会化大生产,以及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商业竞争,无不需要将这类“人际型知识”贯穿于每一个“经济人”的行为之中。
下列说法与上述文字相符的是:

A:沟通对于成功很重要

B:降低沟通成本才能成功

C:沟通、组织与行动能够成大事

D:得到他人信任的关键在于沟通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由“谁能够以最低的沟通成本、最快地赢得他人的信息与配合,自然获得成功的概率就大……”可推出。
B项表述过于绝对,低沟通成本有助于成功,但并不能由此推出降低沟通成本才能成功,排除。
C项,文中说的是“凡能成就大事者,往往胜出在沟通、组织与行动的综合素质”,“能够成大事”表述过于绝对,且与文中“综合素质”的表达存在出入,排除。
D项表述无中生有,从文中无法推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4题,2014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4题

6、【言语理解】当然,《舌尖上的中国》如此热遍全国甚至热传海外,多少会有一些天时地利人和的机遇,未必能够完全复制。但《舌尖上的中国》在规律上却并非完全可遇不可求。如果文化产品能够立足生活,深度开掘,提升专业含量,尊重艺术创作规律,与观众的体验和情感自觉沟通,那么电视文化不仅可以免俗而且也可以引领生活,不仅可以创造收视率而且可以成为文化传承的最有效的载体。
这段文字没有直接支持的观点是:

A:《舌尖上的中国》是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典型作品

B:

《舌尖上的中国》不一定具有普遍意义

C:

《舌尖上的中国》成为传承中国饮食文化的有效载体

D:

《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有其内在的必然性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可以由文段第一句中的“如此热遍全国甚至热传海外”推知。由文段中的“在规律上却并非完全可遇不可求。如果文化产品能够……那么电视文化不仅可以……”,可知《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是有规律可循的,也可以对别的电视文化产品起到借鉴意义的,即它是带有一定普遍意义的,B项说法与文意不符,当选。C项可以由文段尾句推知,D项可由文段第二句推知。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25题

7、【言语理解】当人类社会进入到信息时代,曾有人________,计算机是方块汉字的掘墓人。然而,事实________了对汉字的这些偏见和悲观论调。据统计,现在已有1000多种汉字输入法,无论从速度还是准确率上看,方块汉字的计算机输入丝毫不逊色于拼音文字。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宣称 打破

B:断言 粉碎

C:妄言 驳斥

D:预言 批判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宣称”指公开表示。一般用于说话者公开表示自己怎么样或要做什么。与句子语境不符,排除A。“妄言”指胡说,随便说说。不合句意,排除C。
第二空,“批判”与空缺前的“事实”不搭配,且由“无论……还是……丝毫不逊色”可知,选语义较重的“粉碎”更契合句子语境。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8题

8、【言语理解】旱情如此严重的元凶固然是气候,但这也足以说明当前灌溉能力之脆弱。影响气候可能尚非人力所及,以灌溉为主的抗旱能力却是可以增强的。比如以色列,由于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在沙漠和荒丘为主的土地上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还出口大量的农副产品。
这段话主要说明的是:

A:干旱的原因主要不是气候恶劣

B:旱情严重不能完全归咎于气候

C:以色列农业灌溉能力非常强

D:提高抗旱能力依靠政府重视扶持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句引出了中心话题,即灌溉能力脆弱是导致旱情的重要因素。第二句提到了人类可以增强灌溉能力。第三句用以色列政府重视和支持抗旱的事例来证明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可以有效改变旱情,提高抗旱能力。A、B两项明显与中心话题无关,错误。C项只是文中的例证。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在南美洲安第斯高原海拔4000多米人迹罕至的地方,生长着一种花,名叫普雅花,花期只有两个月,花开之时极为绚丽。然而,谁会想到,为了两个月的花期,它竟然等了100年。100年中,它只是静静伫立在高原上,栉风沐雨,用叶子采集太阳的光辉,用根汲取大地的养料……就这样默默等待着,等待着100年后生命绽放时的惊天一刻,等待着攀登者身心俱疲时的眼前一亮。
以下最适合做上文题目的一项是:

A:美丽的坚持

B:沉默的力量

C:百年的等待

D:迟到的辉煌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主要说明了普雅花为了短短两个月的花期坚持等待了一百年的事实。文段的关键信息有两个:一为花开的绚丽,一为百年的等待。只有A项“美丽的坚持”完全涵盖了这两个信息。C项“百年的等待”迷惑性比较大,虽然文段也提到了“等待”,但它不如“坚持”更能表现普雅花那种坚韧的精神品质,且不如“美丽的坚持”醒目生动。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1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8题

10、【言语理解】尽管从农业社会走向现代社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但这并不意味着农业农村的“消亡”。做好“三农”工作,建设好农村、发展好农业,使广大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依然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我国目前仍处于农业社会

B:“三农”工作的重要性

C:农业农村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消亡”

D: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待提升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句引出话题,说明从农业社会走向现代社会并不意味着农业农村的“消亡”。第二句由此得出结论:“做好‘三农’工作……依然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第二句的结论为文段重点,B项的“重要性”与此相符。A项表述有误,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C项表述错误,文段说的是农业农村不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消亡”。D项,文段强调的是做好“三农”工作以实现广大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而非论述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足需要提升。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6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