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4752

发布时间:2024-05-14 2:07     浏览量:29

1、【言语理解】

不同性质的书放在一起读,能起到对比和转换视角的作用。工作中读自己专业领域的书,休闲时看其他领域的书,________。许多老一辈科学家,闲暇时喜欢吟诗作赋,这并非________,而是有益的精神调节。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张弛有度  自命不凡

B:

相得益彰  附庸风雅

C:

一举两得  三心二意

D:

劳逸结合  不务正业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空,由“不同性质的书放在一起读,能起到对比和转换视角的作用。工作中读自己专业领域的书,休闲时看其他领域的书”可知,文意为工作和休闲时看不同的书可以相互作用,转换视角。“张弛有度”指松紧有度,收放自如。在不同的情况下读不同的书不能体现松紧有度,排除A。“一举两得”指做一件事情,得到两种收获。文段强调的是互相作用,而不是有两种收获,排除C。“劳逸结合”指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文段没有体现休息,排除D。“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填入符合文意。

验证第二空,“附庸风雅”指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其填入与“科学家”对应恰当,且能与“有益的精神调节”构成相反相对关系。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C类-考友回忆版第25题

2、【言语理解】一线城市的高房价以及90后年轻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催生了租赁公寓的兴起。租赁公寓迎合了年轻人的消费观念,租房由过去的不得已转变成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据调查,虽然拥有自己的住房仍是90后的刚性需求,但他们当中只有30%的人愿意为了买房而降低生活质量;另有56%的90后不愿意买房,因为房贷过于沉重会降低生活质量。由此观之,这些更看重个人价值的90后,可能成为“不买房一代”。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许多90后不愿为了买房降低生活质量

B:90后年轻人未来的买房需求非常旺盛

C:租房是大多数人更易于接受的居住方式

D:城市高房价影响多数年轻人的购房意愿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先指出一线城市的高房价以及90后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催生了租赁公寓的兴起,使租房成为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接着援引调查数据说明,相当一部分90后不愿意为了买房而降低生活质量;最后得出结论:90后可能成为“不买房一代”。分析可知,文段着重说的是90后不愿意为了买房降低生活质量。A项与此相符,当选。
B项与文末的结论相悖,C、D两项脱离文段谈论的对象——“90后”,均排除。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2018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6题,2018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5题,2018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2018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6题,2018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21题,2018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6题,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9题

3、【言语理解】有关取消全运会奖牌榜的消息成为既定事实之后,体育界对此的看法并不________。取消了奖牌榜,竞技体育还有什么存在价值?类似的不解与怨艾,________没有成为业界的主流声音,________丝丝缕缕、不绝于耳。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同意 如果 仍然

B:一致 一旦 那就

C:统一 虽然 却也

D:成熟 即便 也是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由后文对取消奖牌榜的不解与怨艾可知,虽然取消奖牌榜已成既定事实,但体育界对此问题并未达成共识,仍存在分歧。体育界并非完全反对取消全运会奖牌榜,而是存在争议,“同意”填入不当,排除A。“成熟”指生物体发育到完备的阶段,发展到完善的程度。未体现出“共识”之意,与文意无关,排除D。“一致”指没有分歧。“统一”指分歧归于一致。填入均恰当。
观察第二空和第三空,由“没有成为业界的主流声音”和“丝丝缕缕、不绝于耳”可知,此处存在转折关系,C项表示转折,填入恰当。B项表示假设关系,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以上)第11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7题,2013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39题

4、【言语理解】鸦片战争结束后,当得知英军已经撤出长江,道光皇帝的第一个________就是下令沿海各省撤军,清政府的军政大员________。有人形容当时文恬武嬉的状态:“大有雨过忘雷之意。”中国的一切仿佛又回到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反映 额手称庆 起点

B:决定 欣喜若狂 初始

C:反应 弹冠相庆 原点

D:旨意 欢欣鼓舞 平静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修饰的对象是“道光皇帝”,“反映”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或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明显不合文意,排除A。
第二空,“文恬武嬉”指文武官员都贪图安逸享乐,不关心国家大事,由词义可知,文段对道光皇帝和清政府的军政大员在鸦片战争后的表现持批判态度,故此处所填词语应为贬义词。“欣喜若狂”“欢欣鼓舞”均为褒义词,排除B、D。“弹冠相庆”含贬义,填入最恰当。
第三空,“回到原点”搭配恰当。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招警类)第13题

5、【言语理解】①2016年,全世界共有2.16亿人患有疟疾,其中44.5万人不幸死亡
②大约一周后,等到雌蚊再次进食的时候,疟原虫会随着它的唾液进入新的人类宿主体内,到达受害者的肝脏和血液,最终引发疾病甚至导致死亡
③疟原虫会在蚊子体内繁殖,然后进入雌蚊的唾液腺
④疟蚊属的某些物种会携带引发疟疾的寄生虫——疟原虫
⑤雌蚊叮咬疟疾患者时(为它们肚子里的卵储备营养),可能会在无意中染上这种寄生虫(雄蚊不咬人)
⑥在蚊子传播的所有疾病中,疟疾是最顽固、最致命的一种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⑥⑤④③②

B:⑥①④⑤③②

C:④①⑥⑤③②

D:⑤③②①④⑥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从选项首句入手较难。首先观察题干6个句子,⑤包含指代词“这种寄生虫”,然后分析其他语句,发现引出、介绍寄生虫的句子为④,它提到了“疟蚊属的某些物种会携带引发疟疾的寄生虫——疟原虫”,显然⑤承接的是④的内容,两句应紧密相连,且顺序为④⑤,选项中只有B项满足这一顺序。验证B项,⑥①引出蚊子传播疟疾的话题,并用数据证明疟疾致命性强。④⑤③②以疟蚊属物种携带疟原虫、雌蚊染上寄生虫、疟原虫进入雌蚊唾液腺、疟原虫随雌蚊的唾液进入人类体内的顺序具体介绍了蚊子传播疟疾的过程,逻辑无误。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5题,2019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6题,2019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2题,2019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0题,2019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3题,2019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6题

6、【言语理解】新媒体快速崛起,并以其快捷方便、信息海量、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受众门槛低等优势吸引了大众的眼球。传统媒体不得不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寻求转型之路,但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不可替代。因此,二者的融合迫在眉睫。媒体融合不仅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优化资源配置,还可以使正能量的传播方式多样化,传播效果达到最大化。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新媒体迅速崛起,传统媒体日渐衰落

B:媒体融合时代,新闻工作者需要保持个性

C:传统媒体要增强活力,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

D:媒体融合不仅势在必行,而且具有多重优势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为分总结构。文段首先介绍了新媒体的众多优势,然后指出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不可替代,接着由“因此”得出结论:二者的融合迫在眉睫,且具有多种优势。D项是对文段结论的正确表述。文段的落脚点在“媒体融合”,排除没有谈及此的A、C。B项的“新闻工作者”在文段中没有谈及,排除。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2题

7、【言语理解】司法实践中,类型化审判是一种防止自由裁量权恣意行使的机制。这种审判方式是一种对先前案例或者判决的参考,这不是一种个案之间个别化、点到点之类的参考,而是对此前相类似的一组或者一批案件的参考,是和已经总结出来的相应特征的对照、参考和调试。因此,类型化审判的裁判结论是以较多的案件结论为基础,以概括性更强、视野更广的先例特征为参考作出的,更为准确,也更易被社会认同。同时,这种审判方式对法官自由裁量权具有更强的约束力,没有充分的理由和依据,办案法官很难抛开类型化先例特征和结论的限制而给出截然不同的结论。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类型化审判:

A:有利于社会认同与司法公平

B:应广泛应用于司法实践领域

C:是对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有力监督机制

D:对判决的理论和依据提出了更高要求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类型化审判的定义;接着具体说明了类型化审判的特点;最后以总结词“因此”阐述了类型化审判的积极影响:一方面可以让裁判结论更为准确,也更易被社会认同,另一方面可以对法官自由裁量权具有更强的约束力。关键词“因此”后的内容是文段的重点,即类型化审判的积极影响,A项“社会认同”对应“也更易被社会认同”,“司法公平”对应“对法官自由裁量权具有更强的约束力”,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转述,当选。
B项“应广泛应用于”过度推断,文段未涉及,排除。C项“是对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有力监督机制”、D项“对判决的理论和依据提出了更高要求”仅对应“同时”后的内容,表述片面,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生存固然需要消费,并以消费为前提和基础,但人生在世,非以消费为目的、为根本,活着并不是为了消费和占有。消费主义将消费的工具合理性和生存的合目的性关系截然颠倒,将消费上升为目的,而将生存降格为手段,从而遮蔽了人的存在的价值关照,造成了人自身存在的意义维度的缺失,这实在是可悲的。
这段话可以看出:

A:消费主义的核心问题在于强调消费和占有

B:消费主义的核心问题在于颠倒了消费和生存的根本关系

C:消费主义的核心问题在于强调消费的工具合理性

D:消费主义的核心问题在于强调消费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生存以消费为前提和基础,接着以“但”表转折,指出消费主义将消费的工具合理性和生存的合目的性关系截然颠倒,将消费上升为目的,而将生存降格为手段,由此可知,消费主义的核心问题在于颠倒了消费和生存的根本关系。A、C、D三项虽然在文段中有所涉及,但并不是消费主义的核心问题所在。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丁磊养猪,柳传志卖水产,刘强东种大米……如今IT业精英们纷纷“带甲归田”,在继续做强信息产业的同时,大手笔投资农业。从最前沿的电子科技,到最传统的农耕养殖,旁人看来着实风马牛不相及。但面对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科技实力弱的中国农业,IT界的骄子们“守望麦田”的背后,看中的是其未来发展潜力。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我国农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B:IT业精英们的目光向农业转移

C:我国农业产业发展面临新机遇

D:我国农业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指出IT精英们在继续做强信息产业的同时,纷纷大手笔投资农业,缘于其看中的农业未来发展潜力。新的血液的注入,会给农业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故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我国农业产业发展面临新机遇。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我国古代对于公文的保密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据史书记载,太史令将“图法”(即国家的重要典志、档案)“宫藏”;商朝时,设立了守藏史这一官职,专门负责保管政府公务文书和典册;周朝继承了商朝的传统,将文书正本收藏于天府——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中央档案机构。到了秦朝时,在文书上玺印封缄,在传递过程中使用“封泥”已是普遍的一种做法。到了东汉时期,办公文件保密用的“封泥”竟然成为把守关隘的比喻词。《后汉书·隗嚣传》记载:“(王)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说明守关如封泥,应小心翼翼,不得有一丝疏漏。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

A:历代公文的保密方法

B:“封泥”一词的演变过程

C:档案储存方法的演变

D:史书对文书保存方法的记载

正确答案:A

解析:分析可知,文段是并列结构,介绍了“夏朝”“商朝”“周朝”“秦朝”“东汉”各个时期具体讲述了历代公文如何进行保密。因此文段主要介绍的是历代公文的保密方法,即A。
B项“泥封”只是保密方法的一种,是文段部分内容。C项“档案储存方法”、D项“史书对文书保存方法的记载”均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29题,2016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0题,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类)第60题,2016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6题,2016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66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6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51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1题,2016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2016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0题,2016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9题,2016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0题,2016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2016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招警类)第56题,2016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0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56题,2016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0题,2016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5题,2016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0题,2016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6题,2016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1题,2016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5题,2016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7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