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4743

发布时间:2024-05-12 23:08     浏览量:13

1、【判断推理】

凡尔赛文学:指在各种公开场合用先抑后扬、明贬暗褒的手法,故作低调,实则自我炫耀的说话方式。

下列属于凡尔赛文学的是:

A:

邻居家的电脑出了故障,打来电话求助。李先生告诉他:“我对电脑真是一窍不通,平时出了问题,都是秘书帮着解决的,我自己一点办法也没有”


B:

刘先生经常向别人讲述:“我一点也不擅长写作,去年随手把高中时写的一篇小说投到网络平台,没想到点击量超百万,到现在我都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C:

朋友们很羡慕郑先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他多次解释原因:小时候家里很穷,晚上经常一碗稀粥就权当晚餐,为了不挨饿,只好早睡早起,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D:

小张向参加聚会的高中同学说:“我家住在小山脚下,附近没有几户人家,周围很幽静,有时会有松鼠闯进后院,只是离市中心有点远,交通不太方便”


正确答案:B

解析:

凡尔赛文学定义的关键信息:在各种公开场合用先抑后扬、明贬暗褒的手法,故作低调,实则自我炫耀。

A项,李先生和邻居进行电话交谈,不属于公开场合,不符合定义。

B项,刘先生经常向别人讲述自己不擅长写作,而后说自己把高中时写的小说投到网络平台,点击量超过百万,即在各种公开场合用先抑后扬、明贬暗褒的手法,故作低调,实则自我炫耀,符合定义。

C项,郑先生早睡早起习惯的养成是由于小时候家里贫穷,是实事求是的说法,并未自我炫耀,不符合定义。

D项,小张向同学介绍自己家的情况,是一种客观描述,并未自我炫耀,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A类-考友回忆版第115题,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B类-考友回忆版第112题

2、【判断推理】会玩的孩子更适应社会交往,心理也更健康;相反,不少性格内向、孤僻,甚至有交往困难等行为问题的孩子,大多小时候缺少和同伴的玩耍。如果一个孩子交往技能比较差,就容易产生焦虑、紧张、多疑等负性情绪,从而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如果这些负性情绪长期得不到释放,甚至可能导致退缩性人格。
由此可推出:

A:只有给孩子充分的时间玩耍,孩子的心理才能健康发展

B:只要让孩子有充分的时间玩耍,孩子的心理就能健康发展

C:有心理缺陷的孩子,都是因为小时候没有得到足够的时间玩耍

D:只要孩子会玩耍,长大后就能适应社会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细节信息:①孩子会玩的话更适应社会交往,心理更健康;②有交往困难等行为问题的孩子→缺少和同伴的玩耍;③孩子交往差→产生负性情绪→导致退缩性人格。
A项,根据②可知,有充分的时间玩耍时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可以推出。
B项,根据②可知,有充分的时间玩耍是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无法推出。
C项,“都是”表述太过于绝对,无法推出。
D项,根据①可知,孩子会玩更适应社会交往,而选项表述太过于绝对,无法推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及公检法)第96题,2015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边远地区)第79题

3、【判断推理】心理暗示是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发出一定的信息,使他人或自己接受所示意的观点、意见,或按所示意的方式进行活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心理暗示的是:

A:望梅止渴

B:杯弓蛇影

C:草木皆兵

D:知己知彼

正确答案:D

解析:心理暗示定义的要点:①用含蓄、间接的方式;②使他人或自己接受示意或听从示意。
A项,接受前方有梅子的示意而止渴,属于心理暗示。
B项,接受杯子里弓箭的倒影是蛇的示意,属于心理暗示。
C项,接受草木是敌军的示意,符合心理暗示的定义。
D项,了解自己和对方,“了解”不是示意,“了解”的目的也不是使人接受或听从示意,不符合要点①②。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兵团)第79题

4、【判断推理】荀子:锲而不舍

A:老子:天长地久

B:孔子:上善若水

C:庄子:尽善尽美

D:孟子:自强不息

正确答案:A

解析:“锲而不舍”出自《荀子·劝学》,A项“天长地久”出自《老子》。B项“上善若水”出自《老子》,C项“尽善尽美”出自《论语》,D项“自强不息”出自《周易》。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某次数学考试结束后,甲班班长和学习委员一起对考试成绩进行了预测,具体如下:
(1)有人考试没及格。
(2)有人考试及格了。
(3)班长考试没及格。
成绩公布后,发现三句预测中只有一句话正确。可推知:

A:甲班同学都没有及格

B:学习委员考试没及格

C:学习委员考试及格了

D:甲班同学有人没及格

正确答案:C

解析:(1)和(2)为下反对关系,两者必有一真,根据“三句预测中只有一句话正确”可知,(3)必为假,因此班长考试及格了,进而可知(2)为真,(1)为假,因此所有人考试都及格了,C项正确。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判断推理】所谓记忆表象,是指人感知过的事物在人的头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
下列活动中涉及的记忆内容不属于记忆表象的是:

A:汤姆现在还记得他在中国吃全聚德烤鸭时的情景

B:老李常常回忆他童年时代的艰苦生活

C:他耳边回响着那美丽的琴声

D:小红已经会熟练背诵乘法口诀

正确答案:D

解析:记忆表象的定义要点是:对感知过的事物再现出的形象。A、B、C三项都符合定义,D项乘法口诀是抽象概念,没有再现形象,不符合定义。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判断推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三十三条规定,“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相关法律法条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协商确定的监护人在该成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履行监护职责”。这种监护形式被称为意定监护。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意定监护的是:

A:杜宇常年在国外工作,其母亲患慢性疾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故杜宇指定其叔叔作为母亲的监护人

B:李伯伯膝下无子,孤身一人,得到了邻居王琦常年悉心照顾。今年年初,李伯伯和王琦到公证处公证,确定在李伯伯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时由王琦担任其监护人

C:我国法律规定,在福利院收养的孤儿由福利院担任其监护人

D:丧偶多年的文爷爷与照顾其生活的保姆互生情愫,两人虽然没有领取结婚证,但俨然形成了事实婚姻

正确答案:B

解析:意定监护的定义要点:①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②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事先协商;③以书面相关法律法条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
A项,杜宇的母亲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不符合要点①;杜宇指定其叔叔作为母亲的监护人,并非杜宇的母亲自己与他人事先协商,不符合要点②。
B项,李伯伯与邻居事先协商,确定邻居作为自己的监护人,并到公证处公证,符合定义。
C项,在福利院收养的孤儿不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不符合要点①;法律规定由福利院担任其监护人,并非与他人事先协商,不符合要点②。
D项,文爷爷与保姆没有领取结婚证,但形成了事实婚姻,并未以书面相关法律法条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不符合要点③。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

8、【判断推理】在大量的信息中容易迷失是人性的弱点。那些不管是有用的还是没用的,全都想要收集到的完美主义者,是不能很好地分析信息的。克服这一点的关键,就是养成明确的“目标意识”,尽可能瞄准自己想要的信息收集。为了防止主观臆断和先入为主,必须把信息的收集和判断这两个工作分开。如果信息的数量庞大,就要进行两次乃至多次的检验。
由此可以推出:

A:不能很好地分析信息的人都是完美主义者

B:养成明确的“目标意识”,才不容易在大量的信息中迷失

C:把信息的收集和判断这两个工作分开,就能够防止主观臆断

D:如果信息的数量不大,就不需要进行两次乃至多次的检验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逻辑关系:①完美主义者→不能很好地分析信息;②克服容易在大量信息中迷失的人性弱点→养成明确的“目标意识”;③防止主观臆断和先入为主→把信息的收集和判断分开;④信息的数量庞大→进行两次乃至多次的检验。
A项,根据①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排除。
B项,其逻辑关系为“养成明确的‘目标意识’←不容易在大量的信息中迷失”,是②的同义转述,正确。
C项,根据③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排除。
D项,根据④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100题,2018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9题

9、【判断推理】强制性思维,又称思维云集,指患者头脑中出现大量不属于自己的思维,这些思维不受患者意愿的支配,强制性地在大脑中涌现,好像在外力作用下别人的思想在自己脑中运行,内容大多杂乱无序,有时甚至是患者所厌恶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强制性思维的一项是:

A:甲思维活动非常迟缓,联想困难,思考问题吃力,反应迟钝

B:乙思维活动中联想松弛,内容散漫,思考问题不聚焦、不深入

C:丙经常感觉到自己的思考被外界因素干扰,自己非常厌恶

D:丁经常感到自己头脑中出现一些凌乱无序的想法,自己根本无法支配

正确答案:D

解析:强制性思维的定义要点:①头脑中出现大量不属于自己的思维;②不受患者意愿控制。
A项,思维活动迟缓,没有体现要点①②,不符合定义。
B项,思维活动中联想松弛,内容散漫,没有体现要点①②,不符合定义。
C项,感觉到自己的思考被外界因素干扰,但没有出现不属于自己的思维,没有体现要点①②,不符合定义。
D项,出现了凌乱无序的想法,且自己无法支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3题

10、【判断推理】钢笔:墨水

A:血管:血液

B:煤炉:煤灰

C:电钻:钻头

D:手枪:子弹

正确答案:D

解析:钢笔需要墨水才能发挥功能,且墨水是易耗品。   
A项,血管是血液的载体和通道,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煤炭在煤炉燃烧后产生煤灰,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电钻需要钻头才能发挥功能,但钻头不是易耗品,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手枪需要子弹才能发挥功能,且子弹是易耗品,与题干关系一致,保留。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