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
地球上的地震发生在由板块运动产生的断层上,火星没有板块构造,但它持续的冷却和收缩过程会产生压力,当这种压力积累到足够大,就会引发火星地震。探测到火星地震是科学研究工作的一个里程碑。研究人员说,安放在火星表面的“内部结构地震实验仪”就像“贴着耳朵放了一部电话”,可以“听”到来自火星内部的震波。通过监测这些震波,研究人员了解到火星内部地震活动的强度和频度,从而分析出火星内部不同层级的深度和构成。科研人员通过对火星地震的研究,可以分析火星形成的历史,以增加人类对地球、月亮等星球起源的了解。
下列选项与这段文字意思相符的是:
A:
内部结构地震实验仪探测到火星地震
B:
火星地震研究是科学研究的全新领域
C:
人类的耳朵可以听到火星的真实地震
D:
通过研究火星地震才能了解月亮起源
正确答案:A
解析:
完整解析:
A项与文意相符,由“安放在火星表面的‘内部结构地震实验仪’就像‘贴着耳朵放了一部电话’,可以‘听’到来自火星内部的震波”可知,当选。
B项与文意不符,文段说的是“探测到火星地震是科学研究工作的一个里程碑”,“全新领域”无法从文中推出,排除。
C项与文意不符,文段中是说“内部结构地震实验仪”就像“贴着耳朵放了一部电话”,并不是人类的耳朵,说法错误,排除。
D项与文意不符,由尾句可知,通过研究火星地震可以增加对月亮起源的了解,“才能”为绝对表述,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5题,2021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2题,202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8题,202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6题,202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2题,202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2题,202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5题,2021年天津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7题,202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9题,2021年内蒙古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2题,202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0题,202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2题
2、【言语理解】机遇与每个人的未来________,把握机遇,就能更好地把握未来。然而,机遇又像是一个美丽而性情古怪的天使,她偶尔降临在你身边,如果你稍有不慎,如果你不懂珍惜,她将翩然而去,不管你怎样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休戚相关 捶胸顿足
B:息息相关 扼腕叹息
C:休戚与共 后悔莫及
D:生死攸关 自怨自艾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从第一空入手即可得出答案。“生死攸关”指关系到生和死,指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用在此处形容“机遇与每个人的未来”之间的关系,程度过重,排除D。“休戚与共”指忧喜祸福共同承受。与句意不符,排除C。“息息相关”与“休戚相关”都有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的意思,但“休戚相关”含有同甘共苦、利害一致的意思,“息息相关”不含词义;“息息相关”适用的对象比较广泛,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休戚相关”适用面比较窄,一般只能指有祸福可言的人、集团、国家等相互间的关系,不能指无祸福可言的一般事物。本题是用来形容“机遇”与“每个人的未来”的关系,“机遇”没有祸福可言,用“息息相关”比“休戚相关”合适,排除A。
第二空,此处填入“扼腕叹息”表达失去机遇的心情亦恰当。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93题
3、【言语理解】正统的解释认为缠脚是一种控制妇女的方法,是封建统治者所愿意看到的。从理论上说是没错,但是,缠脚从它最初发生到缠脚小到三寸,有个很长的过程,像宋朝那样只是把脚稍缠得瘦点,不可能对妇女有什么限制。缠脚使妇女便于被控制,有利于黑暗制度的稳定之类的言论,应该是这种极端的病态式缠脚普及之后才产生的。
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
A:缠脚从最初出现到缠脚小到三寸,经历一段很长的历史时期
B:缠脚是封建统治者创造出来用于控制妇女、加强皇权的残酷政令
C:缠脚现象的出现和发展,或许是古代妇女某种习俗的病态演变
D:缠脚最初出现的真正原因可能不是作为封建统治者控制妇女的一种方法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提出了关于缠脚原因的正统解释,然后对此解释进行分析。由宋朝的“只是把脚稍缠得瘦点,不可能对妇女有什么限制”可知,缠脚最初可能不是出于控制妇女的目的。由此可见,之前正统解释认为缠脚是一种控制妇女的方法的观点并不确切。故D项为文段的主要观点,当选。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
发光二极管(LED)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已得到诺贝尔奖的________,但这一发明对昆虫世界的危害却________,发表于《生态学应用》上的最新研究指出,在LED光源旁设置的捕虫装置捉到的昆虫比钠汽灯旁的装置多48%,LED光源对昆虫导航能力的________可能增加它们意外死亡的风险。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认可 知之甚少 破坏
B:认定 不为人知 干预
C:肯定 鲜为人知 干扰
D:首肯 不予理睬 侵扰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空,“首肯”指点头表示同意,适用对象一般为人。横线前为“诺贝尔奖”,故“首肯”填入不当,排除D。第二空,“不为人知”强调不被人所知道、了解。“这一发明对昆虫世界的危害”属于比较专业的知识,此处强调的是普通人了解得不多,而非完全没有人了解,B项“不为人知”过于绝对,排除。第三空,分析可知,LED灯会影响昆虫导航能力,“破坏”语义程度过重,“干扰”填入比“破坏”更符合语境。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招警类)第6题
5、【言语理解】伏尔泰以天纵之资,博览群书,吃掉了的东西自己加以消化,作为营养,为他的“理性哲学”服务。伏尔泰涉猎的诸“家”当中,中国只是不很重要的“一家”,并不是“情有独钟”;用显微镜把它单挑出来像“特写镜头”一样放大,那不是“幻觉”,也是“错觉”。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伏尔泰用中国素材为其“理性哲学”服务
B:中国素材在伏尔泰的哲学体系中占重要地位
C:夸大中国因素在伏尔泰哲学体系中的作用是不对的
D:伏尔泰用“特定镜头”的方式来描绘中国
正确答案:C
解析:由“中国只是不很重要的‘一家’,并不是‘情有独钟’;用显微镜把它单挑出来像‘特写镜头’一样放大,那不是‘幻觉’,也是‘错觉’”可知,作者的观点是:不应把伏尔泰哲学体系中的中国因素夸大,与此相符的为C项。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1616年,莎士比亚与汤显祖同年逝世。二人都可算作16、17世纪之交的伟大剧作家。二人都爱写剧本,不过写法却不大一样。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临近结尾,一双恋人殉情身亡,惨烈的悲剧以双方家族的和解收尾。和解的意愿的确美妙,只可惜,莎翁用于和解的笔墨太过不经意,仿佛仅仅为了“和解”的概念草草应付收场。《牡丹亭》里的杜丽娘,因梦中的相遇而思,而哀,而死,又因此而还生,而圆满。汤显祖将笔墨挥洒于爱而不耗损于恨,推敲于柔美而不沉醉于暴力,他笔下的爱,期待、给予、容纳、无嗔。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阐述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伟大之处
B:分析《牡丹亭》独特的写作手法
C:比较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艺术风格
D:总结中外古典戏曲的共同点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前两句点明主旨,阐明莎士比亚和汤显祖写剧本的写法不同的观点。其后通过对《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两个剧的写作手法、艺术风格的比较分析论证这一观点。选项中只有C项符合题意,当选。
A项没有突出两人的不同。B项是文段的部分内容。D项范围过大,脱离了莎士比亚和汤显祖这一话题。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8题,2013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8题,2013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4题,201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8题,2013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3题,2013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2013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8题,2013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0题,2013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3题,2013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4题,2013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9题,2013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99题,2013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7题
7、【言语理解】电影《七月与安生》讲述了一对灵魂伴侣的成长故事。七月与安生,两个女孩性格迥异,相识于年少,无话不谈。她们是闺蜜,更是灵魂深处的另一个自我。尽管日后她们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但内心深处却都对另一种人生充满向往。影片贯穿了一条戏中戏的线索:一个女孩在写两个女孩的故事。最终,影片中在网络上发布小说的安生在书写时,同时活成了安生与七月,成为拥有两个自我的人,而这故事也在创作的虚构空间中完成了对生命过程的丰满,对生命质感的提升。
下列选项中最符合作者对《七月与安生》的解读的是:
A:人往往对别人的人生更感兴趣
B:每个人都希望活成别人的模样
C:一个人最终的成熟就是走向与自我的和解
D:一个人应该坦诚面对自己曾经有过的真实人生
正确答案:C
解析:由“《七月与安生》讲述了一对灵魂伴侣的成长故事”可知,作者对这部电影解读的关键词为“成长”。且由“她们是闺蜜,更是灵魂深处的另一个自我”“在网络上发布小说的安生在书写时,同时活成了安生与七月,成为拥有两个自我的人,而这故事也在创作的虚构空间中完成了对生命过程的圆满,对生命质感的提升”可知,一个人的成长是通过完成与灵魂深处的另一个自我的和解而实现的。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一些人有这样一种思想误区,即只讲“实现自身价值”,不讲“提高自身价值”。人当然天生就有价值,这价值应当重视,但还有待提高。提高不能靠包装与炒作,必须要真正提高质量,具体表现无非就是德与才,这两方面的提高,只有通过克己修身。“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克己修身,如何能成“大器”?所以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不经艰苦磨炼,如何能“增益其所不能”?
这段文字意在:
A:澄清对待自身价值的思想误区
B:强调德才兼备是人才质量的核心
C:批评某些人一味自我包装炒作的行为
D:阐明克己修身对提高自身价值的重要意义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人需要提高自身价值,接着阐述真正提高自身价值需要通过克己修身来实现。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法之必行”的真正动力来自哪里?有人说靠监督,有人说靠激励,也有人寄希望于惩戒。这些都不无道理,但还有一点往往被人忽视,那就是法治精神的作用。常见媒体有这样的报道,一些考试尽管监考人员众多,监考规则严格,技术手段先进,却依然难以杜绝各种作弊行为。所谓“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如果规则活在心中,自然会有“不逾矩”的行动约束。
以上文字意在强调:
A:“法之必行”可有多种动力来源
B:法治精神是民众守法的内在动力
C:规则本身并不能杜绝违规行为
D:法治精神是活在人们心中的规则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先引用了有些人对于“法之必行”的动力来源的观点。然后由“但”一转,指出这些人忽略了法治精神的作用。接着从反面论证了法治精神的作用。故文段强调的是法治精神才是“法之必行”的动力,B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A项是转折前的内容。C项是反面论证部分的内容。D项没有点出法治精神的作用。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2题
10、【言语理解】与先进轨道交通国家比,国内APM等自动导向轨道交通系统占比还较小;因此,在未来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将形成包括APM 在内的多制式轨交系统。那么________,鉴于APM300型无司机胶轮列车的“小编组、大密度、高灵活”特点,将来势必在国内机场摆渡线、城市远郊社区轨交线,景区及大型娱乐园观光线,乃至三四线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________,遍地开花。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莫此为甚 大展拳脚
B:毋庸置疑 大马金刀
C:未定之天 大有可观
D:不言而喻 大有作为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由句意及后面的“势必”可知,第一空所填词语应表示一种确定性。“莫此为甚”指某件事情厉害、严重的程度,“未定之天”比喻事情还没有着落或还没有决定。二者填入均不合适,排除A、C。“毋庸置疑”“不言而喻”都含有肯定之意,符合文意。
第二空,“大马金刀”形容豪爽,气派大;也形容说话直率锋利,不留情面。不能用来形容APM300型列车在交通系统中广阔的应用前景,排除B。“大有作为”能够极大地发挥作用,做一番贡献,填入符合句意。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9题,2018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0题,2018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5题,2018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8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