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4715

发布时间:2024-05-09 23:38     浏览量:9

1、【判断推理】

价格歧视是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以不同的价格把同样品质的商品或者服务卖给不同的顾客。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构成价格歧视的是:

A:

某服装店定期把有瑕疵的服装打折销


B:

某景点对本地居民实行门票半价优惠政策

C:

某网约车平台在相同情况下,总是多收老客户20%的费用

D:

某商家给消费10次以上的顾客升级为VIP,购物享九折优惠

正确答案:A

解析:

价格歧视的定义要点:①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②以不同的价格把同样品质的商品或者服务卖给不同的顾客。

A项,把有瑕疵的服装打折销售,并未体现以不同的价格把同样品质的商品卖给不同的顾客,不符合要点②。

B项,景点提供的门票是同样品质的,但本地居民的票价更低,符合定义。

C项,网约车提供的服务是同样品质的,但老客户的费用更高,符合定义。

D项,该商家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是同样品质的,但消费10次以上的用户可以享受九折优惠,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6题

2、【判断推理】最近有消费者传言M公司的汽车的动力系统存在技术问题。技术问题的存在会对M公司的声誉造成伤害。如果M公司不试图去检验这一问题,消费者就会对M公司的产品失去信心。但如果M公司去检验并证明汽车的动力系统没有问题,反而会使消费者更加怀疑该公司汽车的动力系统确实存在技术问题。
由此可以推出:

A:M公司应该外界承认自己公司的小部分汽车的动力系统存在技术问题

B:面对这种传言,M公司最好的策略是召回消费者传言有问题的汽车

C:M公司已经无法阻止这种传言对M公司的声誉造成的伤害

D:如果有消费者传言M公司的汽车的动力系统不存在技术问题,这种传言也会损害M公司的声誉

正确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如果M公司不试图去检验这一问题,会使消费者失去信心,从而对公司的声誉造成伤害;而如果M公司去检验并证明汽车的动力系统没有问题,也会使消费者产生怀疑从而对公司的声誉造成伤害,构成二难推理,即无论是否检验均会对公司的声誉造成伤害。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2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

3、【判断推理】上市:停牌:退市

A:水洗:熨烫:干洗

B:写书:出书:编纂

C:听题:抢答:得分

D:谱曲:演唱:伴舞

正确答案:C

解析:先上市,再停牌,最后退市,三者存在顺承关系。  
A项,水洗和干洗是不同的洗涤方式,二者是并列关系,水洗或干洗之后进行熨烫,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编纂应在出书之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先听题,再抢答,最后得分,三者存在顺承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演唱与伴舞可以同时发生,二者不存在顺承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汇编)第89题

4、【判断推理】增强现实技术是一种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集成的新技术,是把原本在现实世界的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很难体验到的实体信息(视觉、声音、味道、触觉等),通过电脑等科学技术,模拟仿真后再叠加,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被人类感官所感知,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不属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是:

A:某海底漫游系统通过交互体验设备让用户与虚拟场景中的海洋生物互动、嬉戏

B:某游戏运用追踪器侦测用户运动,并通过头盔显示器为用户提供包含虚拟景观的视野

C:某艺术家引导用户在物理空间中遵循播放器的指令行动进而成为其所设计情境的参与者

D:某科学家研制的智能隐形眼镜通过无线技术接收手机数据,并将手机上的图像投射到眼睛上

正确答案:C

解析:增强现实技术定义的关键信息:通过电脑等科学技术,模拟仿真后再叠加。
A项,通过交互体验设备让用户与虚拟场景中的海洋生物互动、嬉戏,是通过电脑等科学技术模拟仿真,建立虚拟世界,再将其与真实世界叠加,属于增强现实技术。
B项,游戏通过头盔显示器为用户提供包含虚拟景观的视野,是通过电脑等科学技术模拟仿真,建立虚拟世界,再将其与真实世界叠加,属于增强现实技术。
C项,用户遵循播放器的指令参与艺术家所设计的情境,此处并未明确指出播放器是否运用了电脑等科学技术,也不知道是否建立了虚拟世界,并与真实世界叠加,因此该项不能体现增强现实技术。
D项,智能隐形眼镜通过无线技术将手机图像投射到眼睛上,是通过电脑等科学技术,将虚拟的数据图像投射到眼睛上,与真实世界叠加,属于增强现实技术。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某高速路段管理处决定招聘10名道路辅助管理人员,以解决正式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但这一建议招致某人士的反对,该人士认为,增加这10名道路辅助管理人员后,将会有更多道路违规违纪行为被发现,而后期处理这些问题需占用更多的正式管理人员,这将导致本已紧张的正式管理人员更加不足。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该人士观点?

A:新招聘的道路辅助管理人员工作起来,未必能尽心尽职

B:有许多道路违纪违法行为,当场就可以解决,不需要拖到后期处理

C:道路辅助管理人员也可以对道路违规违纪行为进行后期处理

D:增加道路辅助管理人员将有效减少该路段道路违规违纪行为发生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中该人士的观点:增加道路辅助管理人员会发现更多的违规违纪行为,后期处理这些问题会导致本已紧张的正式管理人员更加不足。
A项,说的是新招聘的道路辅助管理人员工作未必尽心尽职,但也无法说明新增这些人员后,就一定不会有更多的道路违规违纪行为被发现,削弱的力度较弱,排除。
B项,指出有许多道路违纪违法行为可以当场解决,无需拖到后期处理,但这只是部分情况,未必具有代表性,而且如果新增了这些人员后,被发现的道路违纪违法行为变多了,仍然有可能会占用更多的正式管理人员,无法从根本上质疑该人士的观点,削弱的力度较弱,排除。
C项,指出道路辅助管理人员也可以处理道路违规违纪行为,但也无法说明被发现的道路违规违纪行为变多之后就不会占用更多的正式管理人员,无法削弱该人士的观点,排除。
D项,直接指出增加道路辅助管理人员会使道路违规违纪行为减少,因此就不需要更多的正式管理人员去处理,直接削弱了该人士的观点。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93题

6、【判断推理】如果王分管的部门多于丁,下列哪项可能为真?

A:人事由卫分管

B:科研由卫分管

C:后勤由丁分管

D:教育由丁分管

正确答案:C

解析:如果王分管的部门多于丁,结合条件(3)可知,三人分管部门数量的排序为:王>丁>卫。此时卫只能分管1个部门,丁只能分管2个部门,王分管4个部门。根据条件(2)(5)可知,卫只能分管工会,结合条件(1)(4)可知,教育和财务由王分管,进而根据条件(2)可知,丁分管宣传、后勤或者人事、科研。A、B、D三项均不可能为真,C项可能为真。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市地)-考友回忆版第107题

7、【判断推理】棘轮效应是指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符合棘轮效应的是:

A:赵老板生意失败,变卖了公司资产和名下房产后,还欠银行20多万元,但为了出行方便,他没有用自己的高档汽车抵债

B:李某买彩票中了500万大奖后没有告诉任何人,偷偷把钱存到银行,还和从前一样正常上班、下班,而且工作更积极了

C:一夜暴富的老朱频繁出入高档消费场所,过着挥金如土的生活,很快就入不敷出,回到了之前的生活状态,旁人都唏嘘不已,他自己倒安之若素

D:王老汉从农村来城里带孙子,因心疼电费舍不得用空调,借口说不习惯空调吹出的冷风,让儿子买了一台和老家一样的落地电扇用来降温消暑

正确答案:A

解析:棘轮效应的定义要点:①消费习惯形成后不可逆;②易于向上调整,难于向下调整。
A项,即使破产了也不愿改变之前的出行习惯,难于向下调整,符合定义。
B项,消费习惯没有发生改变,不符合要点②。
C项,回到之前的生活状态也安之若素,不符合要点①②。
D项,不舍得用空调而用风扇,不符合要点②。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9题,2017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64题

8、【判断推理】合成氨基酸特性与20种标准氨基酸不同,将这些合成氨基酸整合进入蛋白质中,可以系统地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生物学特性。然而,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只能做到一次将一个合成氨基酸整合进一个蛋白质中,因此一次只能改变蛋白质的一种特性。
下列哪项是以上论述所需要的前提?

A: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就可以改变蛋白质的生物学特性

B:研究人员一次只能改变一个蛋白质的结构

C:一个合成氨基酸只能改变蛋白质的一种结构

D:一个合成氨基酸只能改变蛋白质的一种特性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由“只能做到一次将一个合成氨基酸整合进一个蛋白质中”,推出“一次只能改变蛋白质的一种特性”。这就需要以“一个合成氨基酸只能改变蛋白质的一种特性”作为前提,否则不能推出题干结论。A、B、C三项都仅涉及蛋白质的结构,是无关项。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7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97题,2010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7题,2010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97题,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97题,2010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7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97题,2010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7题,201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97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97题,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97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97题

9、【判断推理】感觉适应是指感觉系统(如视觉、听觉等)对持续作用的刺激输入的反应逐渐减少的现象。感觉对比是指同一刺激因背景不同而产生的感觉差异的现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现象中属于感觉对比的是:

A:生活在垃圾场旁边的人,开始可能觉得很臭,时间久了就没什么感觉了

B:当从黑暗的环境到光照很好的室外时,会觉得光线特别刺眼,但过个几分钟就不会有这种感觉了

C:同一件衣服放在不同的光线下,所看到的颜色会有差别

D:南方人初到北方,会觉得菜比较咸,但过几个月就觉得很合口味了

正确答案:C

解析:感觉适应定义的关键信息:对持续作用的刺激输入的反应逐渐减少。
感觉对比定义的关键信息:同一刺激因背景不同而产生的感觉差异。
A项,时间久了对臭味感觉减少,体现了对持续作用的刺激输入的反应逐渐减少,属于感觉适应。
B项,过个几分钟就不会有这种感觉了,体现了对持续作用的刺激输入的反应逐渐减少,属于感觉适应。
C项,不同的光线下,所看到的颜色会有差别,体现了同一刺激因背景不同而产生的感觉差异,属于感觉对比。
D项,刚开始感觉菜咸,几个月就觉得很合口味,体现了对持续作用的刺激输入的反应逐渐减少,属于感觉适应。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60题

10、【判断推理】舌尖效应是指对于平时很熟悉的事物,人们一时就是想不起来,有一种话到口边却说不出来的感觉,在情绪紧张时尤其明显。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舌尖效应的是:

A:退休不久的老孙在街上看到过去同一办公室的同事,同事热情地与他打招呼,但老孙就是想不起同事的名字

B:小王去一家广告公司应聘,面对招聘人员的提问,他沉着冷静,对答如流,但当招聘人员最后问他所期望的工资待遇时,他却难以启齿

C:江先生平时聊天总能侃侃而谈,在一次相亲中他遇到一位心仪的女性,他一紧张反而变得笨嘴拙舌,不知如何与对方攀谈

D: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小张遇到一道难题,他的大脑一片空白,心里很着急,但就是不知如何回答

正确答案:A

解析:舌尖效应定义的关键信息:对于平时很熟悉的事物一时想不起来。
A项,想不起过去熟悉的同事的名字,符合定义。
B项,难以启齿并不是一时想不起来,不符合定义。
C项,因为紧张而不知如何攀谈,并不是对平时很熟悉的事物想不起来,不符合定义。
D项,遇到难题不会做并不是熟悉但想不起来,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