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4713

发布时间:2024-05-09 16:33     浏览量:9

1、【判断推理】

金:金币:货币

A:

木:木床:床


B:

水:水稻:稻


C:

火:火盆:盆


D:

土:土鸡:鸡


正确答案:A

解析:

完整解析:金可以作为金币的原材料,金币属于货币。

A项,木可以作为木床的原材料,木床属于床,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水稻生长需要水,但水不是水稻的原材料,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火盆是盛炭火等的盆子,火不是火盆的原材料,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土鸡是家禽的一种,与土无必然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A类-考友回忆版第69题,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C类-考友回忆版第71题

2、【判断推理】近年来,国家从药品生产、流通和销售各环节发力,频频出台降低药价的相关政策。但是,让不少患者感到疑惑的是,一方面是国家降低药价的政策不断出台,另一方面却是诸多常用药价格不断上涨。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解释上述现象?

A:价格下降的药品占大多数,价格上涨的药品占少数,因此从整体上来说,药品价格仍然是下降了

B:常用进口药的需求增多,相关政策无法控制此类药品的价格上涨

C:国家虽然出台了降低药价的政策,但是其影响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

D:降低药价的政策可以有效控制药品市场中因制药原料涨价而导致的药价上涨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现象:国家频频出台降低药价的相关政策,但诸多常用药价格却不断上涨。
A项,指出价格下降的药品占大多数,价格上涨的药品占少数,整体上药品价格下降了,并没有说明常用药价格上涨的原因,不能解释题干现象。
B项,指出相关政策无法控制常用进口药的价格上涨,而此时常用进口药的需求增多,因此这些常用进口药的价格会上涨,可以解释题干现象。
C项,指出国家虽然出台了降低药价的相关政策,但其影响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但这并没有说明常用药价格不断上涨的原因,不能解释题干现象。
D项,指出降低药价的政策可以有效控制药品市场中因制药原料涨价而导致的药价上涨,并没有说明常用药价格上涨的原因,不能解释题干现象。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省级)-考友回忆版第113题,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市地)-考友回忆版第105题

3、【判断推理】在一个大学生宿舍有3个同学,她们的名字是:小梅、小红和小利。一个学英语,一个学法语,一个学德语;一个来自北京,一个来自上海,一个来自重庆。来自北京的不是学英语的。小红不学法语。小利来自上海。来自重庆的学法语。
由此可知:

A:小红来自北京,学英语

B:小梅来自重庆,学法语 小利来自上海,学德语

C:小利来自上海,学法语

D:

小利来自上海,学法语

正确答案:B

解析:由“小红不学法语”和“来自重庆的学法语”可知,小红不来自重庆;又“小利来自上海”,小梅来自重庆,学法语。则小红来自北京,再由“来自北京的不是学英语的”可知,小红学德语。所以,小利来自上海,学英语。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判断推理】研究者发现细菌就像人类的简化版本,它们有自我意识,有自己的语言,群居,既交友也树敌,喜欢偷窥邻居家的隐私,还能以讹传讹,甚至杀害手足。各种细菌在自己的地盘上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促进社会的稳定。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论断的是:

A:通过释放某种物质,细菌可召集群体成员执行各种任务

B:新型研制的阻断细菌交流的药物可以替代普通的抗生素

C:细菌的生活极其单调,不在单独进食,就在自我繁殖

D:霍乱、肺炎和食物中毒,实际就是各种细菌聚集的后果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论点:各种细菌在自己的地盘上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促进社会的稳定。论据:细菌就像人类的简化版本,它们有自我意识,有自己的语言,群居,既交友也树敌,喜欢偷窥邻居家的隐私,还能以讹传讹,甚至杀害手足。
A项,细菌可召集群体成员执行各种任务,说明细菌能够相互配合,加强了题干论断,无法质疑。
B项,阻断细菌交流,说明细菌之间可以交流,相互配合,加强了题干论点,无法质疑。
C项,不在单独进食,就在自我繁殖,说明细菌生活很单调,不存在相互配合,削弱了论断,可以质疑。
D项,细菌聚集体现了细菌是群居的,说明细菌之间存在相互配合,加强了题干论断,无法质疑。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助听器:眼镜

A:钢笔:日记

B:轮船:邮轮

C:房屋:别墅

D:冰箱:烤箱

正确答案:D

解析:助听器是听力障碍者的辅助设备,眼镜是视力障碍者的辅助设备。二者均是针对人体感官的辅助设备,为并列关系。
A项,钢笔是写日记的工具,二者属于工具对应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邮轮属于轮船,二者是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别墅属于房屋,二者是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冰箱是一种保存食物的制冷设备,烤箱是一种加热食物的设备。二者均为厨房电器,为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2019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0题,2019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5题,2019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4题,2019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2019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9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7题

6、【判断推理】高大:渺小

A:无穷:无尽

B:春种:秋收

C:赞誉:诋毁

D:牛奶:面包

正确答案:C

解析:高大和渺小是反义词。
A项,无穷和无尽是近义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春种和秋收并不是反义词,两者存在顺承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赞誉和诋毁是反义词,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牛奶和面包并不是反义词,两者可以搭配起来一同食用,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以上)第51题, 2015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49题

7、【判断推理】某围棋队有选手会在比赛时喝茶,他们或者喝红茶,或者喝绿茶。
如果以上描述为真,下列哪项一定是真的?
Ⅰ.该围棋队一名在比赛时不喝红茶的选手,一定喝绿茶。
Ⅱ.该围棋队没有选手比赛时喝黑茶。
Ⅲ.该围棋队有的选手比赛时不喝茶。

A:只有Ⅱ

B:只有Ⅲ

C:Ⅰ和Ⅱ

D:Ⅱ和Ⅲ

正确答案:A

解析:Ⅰ,题干说的是喝茶的选手或者喝红茶,或者喝绿茶。也可能有的选手红茶、绿茶都不喝,故该项不能必然推出。
Ⅱ,根据喝茶的选手或者喝红茶或者喝绿茶,可以推出没有喝其他茶的选手,该项必然为真。
Ⅲ,当所有的选手都喝茶时,该项为假,故该项不能必然推出。
综上,只有Ⅱ正确。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4题

8、【判断推理】经理:“小张,这星期你怎么上班总是迟到?”
小张:“经理,不要只盯着我哟!小李有时比我到的还要晚!”
以下哪项的对话方式与上述最为不同?

A:丈夫:“老婆,你有没有觉得最近你特别爱发火?” 妻子:“你什么意思!你有没有觉得最近你特别爱唠叨?

B:乘客:“师傅,开车时你怎么还打手机啊?” 司机:“你乱嚷什么!把我惹火了,一车人的安全你负责?”

C:老师:“小明,你最近上课怎么老不注意听讲?” 学生:“老师,我注意听讲了但是听不懂!听不懂我怎么听?”

D:顾客:“老板,你们卖的馄饨里怎么有股怪味呢?” 老板:“你是何居心!你是哪家馄饨店派来的捣蛋鬼?”

正确答案:C

解析:经理说的是小张上班总是迟到的问题,而小张的回答却没有针对这个问题本身,转移了话题。
A项,丈夫说的是妻子最近总爱发火的问题,而妻子的回答却没有针对这个问题本身,转移了话题,与题干的方式类似。
B项,乘客说的是司机开车时打手机的问题,而司机的回答却没有针对这个问题本身,转移了话题,与题干的方式类似。
C项,老师说的是小明上课不注意听讲的问题,小明回答的是自己没有注意听讲的原因,是针对这个问题的直接回答,与题干的方式不同。
D项,顾客说的是老板卖的馄饨里有股怪味的问题,而老板的回答却没有针对这个问题本身,转移了话题,与题干的方式类似。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95题

9、【判断推理】公平 民主 和平 之于 (       ) 相当于 道德 能力 习惯 之于 (       )

A:正义——素质

B:自由——责任

C:文明——价值

D:历史——现实

正确答案:A

解析:代入A项,公平、民主、和平都是社会正义的体现,道德、能力、习惯都是个人素质的体现。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B项,公平、民主、和平、自由是并列关系,道德、能力、习惯与责任并无必然联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C项,公平、民主、和平是社会文明的体现,道德、能力、习惯与价值并无必然联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D项,公平、民主、和平与历史并无必然联系,道德、能力、习惯与现实并无必然联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48题

10、【判断推理】在大量的信息中容易迷失是人性的弱点。那些不管是有用的还是没用的,全都想要收集到的完美主义者,是不能很好地分析信息的。克服这一点的关键,就是养成明确的“目标意识”,尽可能瞄准自己想要的信息收集。为了防止主观臆断和先入为主,必须把信息的收集和判断这两个工作分开。如果信息的数量庞大,就要进行两次乃至多次的检验。
由此可以推出:

A:不能很好地分析信息的人都是完美主义者

B:养成明确的“目标意识”,才不容易在大量的信息中迷失

C:把信息的收集和判断这两个工作分开,就能够防止主观臆断

D:如果信息的数量不大,就不需要进行两次乃至多次的检验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逻辑关系:①完美主义者→不能很好地分析信息;②克服容易在大量信息中迷失的人性弱点→养成明确的“目标意识”;③防止主观臆断和先入为主→把信息的收集和判断分开;④信息的数量庞大→进行两次乃至多次的检验。
A项,根据①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排除。
B项,其逻辑关系为“养成明确的‘目标意识’←不容易在大量的信息中迷失”,是②的同义转述,正确。
C项,根据③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排除。
D项,根据④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100题,2018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9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