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4706

发布时间:2024-05-09 3:32     浏览量:9

1、【判断推理】

精准扶贫是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精准扶贫的是:

A:

希望村地理位置偏僻,常年属于贫困村,为响应国家脱贫号召,实现更快致富,村民集体研究决定凡成年劳动力均外出务工

B:

某贫困村村干部为使村民享有更优美的生活环境,带领村民加班奋战10昼夜,用5万元扶贫款将全村房屋粉刷一新,使村容村貌大幅改观

C:

某山区万同学从小失去双亲,但她刻苦努力,获得的奖状挂满了简陋的屋子,她的精神感动了来调研的扶贫工作组,他们自发捐给万同学2000元钱

D:

精准扶贫“回头看”中,向阳村制定了排除法。通过信息比对或入户调查,对虽然没有“运营车辆”和“商品房”,但家庭收入却远高于贫困县的农户进行了清退

正确答案:D

解析:

精准扶贫的定义要点:①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②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

A项,希望村村民集体决定让成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并未体现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也并没有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不符合要点①②。

B项,某村使用扶贫款对全村房屋进行统一粉刷,并未体现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也未体现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不符合要点①②。

C项,扶贫工作组捐给万同学2000元,只针对万同学一个人,并未体现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不符合要点①。

D项,向阳村对家庭收入高于贫困县的农户进行清退,是针对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进行精确识别,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4题

2、【判断推理】某班分小组进行了摘草莓趣味比赛,甲、乙、丙3人分属3个小组。3人摘得的草莓数量情况如下:甲和属于第3小组的那位摘得的数量不一样,丙比属于第1小组的那位摘得少,3人中第3小组的那位比乙摘得多。据此,将3人按摘得的草莓数量从多到少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丙、甲、乙

正确答案:B

解析:由“甲和属于第3小组的那位摘得的数量不一样”和“3人中第3小组的那位比乙摘得多”,可知甲、乙均不属于第3小组,因此丙属于第3小组,并且丙摘得的草莓数量多于乙,即丙>乙。又知“丙比属于第1小组的那位摘得少”,可知甲属于第1小组,乙属于第2小组,并且甲摘得的草莓数量多于丙。故3人按摘得的草莓数量从多到少的排列顺序为甲>丙>乙。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0题,2019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2019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0题,2019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5题,2019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5题,2019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5题,2019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0题

3、【判断推理】清风:朗月

A:钢墙:铁壁

B:斗转:星移

C:惊涛:骇浪

D:高山:流水

正确答案:D

解析:清风和朗月描述的是两种事物——风和月,二者是并列关系。
A项,钢墙和铁壁描述的是同一事物——墙壁,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斗转和星移描述的是同一事物——星斗,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惊涛和骇浪描述的是同一事物——浪涛,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高山和流水描述的是两种事物——山和水,二者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县级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1题

4、【判断推理】甲:“杭州山美水美人更美。”
乙:“你的话不对,我同桌就是杭州人,怎么就不美呢?”
与题干中乙的反驳所犯的逻辑错误最相似的是:

A:甲:“我认为人们都没有什么信仰可言。我深信这种说法。” 乙:“你不是正在信仰‘没有信仰的信仰’吗?”

B:甲:“你在提意见的时候,容易情绪激动,希望今后注意。” 乙:“难道我连给别人提意见的权利也没有了?”

C:甲:“现已查实,你的受贿金额总共为五万元,你认罪吗?” 乙:“有人受贿几十万也没事,我认什么罪?”

D:甲:“你们通宵达旦、吵吵嚷嚷地打麻将,影响别人休息。” 乙:“影响别人,又不影响你。”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甲的话中杭州人是一个集合概念,而乙在反驳的时候将其理解成了个体,即每一个杭州人。
A项,乙用“没有信仰也是一种信仰”来反驳甲,与题干所犯逻辑错误不同,排除。
B项,甲说的是乙的态度问题,乙说的是有没有权利的问题,乙偷换了甲的论题,与题干所犯逻辑错误不同,排除。
C项,乙通过举反例回复甲的提问,与题干所犯逻辑错误不同,排除。
D项,甲的话中别人是一个集合概念,而乙在反驳的时候将其理解成了个体,即除甲之外的每一个人,与题干所犯逻辑错误相同。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第82题

5、【判断推理】某国家乒乓球队有队员80名。男女队员各占一半,其中有50名队员业余喜欢唱卡拉OK,有60名队员业余喜欢玩电子游戏。
根据以上陈述,以下哪项有可能是对的?

A:30名男队员业余喜欢唱卡拉OK但不喜欢玩电子游戏

B:30名男队员业余喜欢玩电子游戏但不喜欢唱卡拉OK

C:40名女队员业余喜欢玩电子游戏但不喜欢唱卡拉OK

D:40名女队员业余喜欢唱卡拉OK但不喜欢玩电子游戏

正确答案:B

解析:若A项为真,则最多有50名队员业余喜欢玩电子游戏,与题干不符;若B项为真,与题干不矛盾;若C项为真,则最多有40名队员业余喜欢唱卡拉OK,与题干不符;若D项为真,则最多有40名队员业余喜欢玩电子游戏,与题干不符。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判断推理】商品:是指通过交换满足别人需要的劳动产品。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物品属于商品的是:

A:小李送给小张的自制的生日贺卡

B:在度假村里,游客吃到的村民送上的水果

C:旅游时,游客在山间小溪中舀起的清水

D:农民用来与屠夫交换肉的谷物

正确答案:D

解析:商品的定义要点:①通过交换;②满足别人需要;③劳动产品。
A项,小李自制的生日贺卡,并没有通过交换的方式,不符合要点①。
B项,村民送的水果,并没有通过交换的方式,不符合要点①。
C项,山间小溪中的清水,并没有通过交换的方式,也不是劳动产品,不符合要点①③。
D项,农民用来与屠夫交换肉的谷物,是通过交换的方式满足别人需要的劳动产品,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9题

7、【判断推理】某天五个朋友聚会,其中一个人历数喝酒对身体的危害,并热心地劝告大家戒酒。他逐个询问说:“你现在戒酒了吗?”四个人的回答各不同。
请根据他们的回答,判断这四个人当中,谁没有违反这个推理隐含的前提?

A:我正准备戒酒

B:我已经戒酒啦

C:我从来不喝酒

D:我特别喜欢喝酒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中的问题“你现在戒酒了吗?”隐含的前提是“你喝酒且现在仍在喝酒”。
A项,正准备戒酒,说明回答的人以前喝酒现在仍在喝酒,没有违反隐含前提。
B项,已经戒酒了,说明现在没有喝酒,违反了隐含前提。
C项,从来不喝酒,说明以前和现在都不喝酒,也违反可隐含的前提。
D项,根据喜欢喝酒无法判断是否喝酒,属于无关项。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6题

8、【判断推理】权利反比原则指的是行使权力的人必须在权力执行的范围内最后得利,而权力最小的人最先得利的原则。七人每天一起捕鱼,在缺乏计量工具的前提下,下列哪项分配方法符合权利反比原则?

A:通过抽签决定分配的人和拿取顺序

B:由七人中最年长的负责分成七份,由最年轻的将每份分配到各人

C:成立分配委员会和民主监督会,双方共同负责分配方案

D:负责分成七份的那个人最后取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

正确答案:D

解析:权利反比原则定义的关键信息:行使权力的人最后得利,权力最小的人最先得利。
A项,抽签属于古典概率,每个人获取的几率相等,权力没有最大最小之分,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B项,最年长和最年轻的人都体现了权力的行使,无法判断谁最先得利,谁最后得利,属于不明确项。
C项,双方共同负责分配方案,无法判断谁最先得利,谁最后得利,属于不明确项。
D项,某个人负责分成七份,体现了权力的行使。最后取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体现了行使权力的人最后得利,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及公检法)第74题,2015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边远地区)第66题

9、【判断推理】去年,某镇把甲、乙、丙三个大学生村官分配到和丰村、团结村、杨梅村。人们开始并不知道他们当中究竟谁分配到哪个村工作,只是做如下三种猜测:①甲分配到和丰村工作,乙分配到团结村工作;②甲分配到团结村工作,丙分配到和丰村工作;③甲分配到杨梅村工作,乙分配到和丰村工作。后来证实,三种猜测都是只猜中了一半。由此可以推出:

A:甲分配到和丰村工作,乙分配到团结村工作,丙分配到杨梅村工作

B:甲分配到团结村工作,乙分配到和丰村工作,丙分配到杨梅村工作

C:甲分配到杨梅村工作,乙分配到和丰村工作,丙分配到团结村工作

D:甲分配到杨梅村工作,乙分配到团结村工作,丙分配到和丰村工作

正确答案:D

解析:由题干条件可知,三种猜测均只有一半猜中。①的前半句和②的两个半句都矛盾,则①的前半句必然为假,所以①的后半句为真,可知乙分配到团结村工作,则②的前半句为假,后半句为真,即丙分配到和丰村工作,结合③可知甲分配到杨梅村工作。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广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3.24)-考友回忆版第69题

10、【判断推理】药物:手术:治疗

A:警察:法律:追捕

B:汽车:火车:陆地

C:读书:授课:上学

D:跑步:游泳:锻炼

正确答案:D

解析:药物和手术是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
A项,警察和法律都不是追捕的方式,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汽车和火车是两种不同的出行方式,二者都在陆地上行驶,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读书和授课不是上学的方式,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跑步和游泳是两种不同的锻炼方式,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03题,2019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3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