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4702

发布时间:2024-05-08 15:27     浏览量:9

1、【言语理解】

记者不是唯一在讲故事的人。小说家、编剧、段子手、营销号,以及每一个发帖的网友,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讲述着关于时代的故事。________中,好记者不会迷失航向,而会对职业尊严有更深的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百舸争流  体悟

B:

风雨同舟  诠释

C:

千帆竞发  剖析

D:

逆水行舟  理解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空,由“小说家、编剧、段子手、营销号,以及每一个发帖的网友,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讲述着关于时代的故事”“好记者不会迷失航向”可知,此处是说,虽然讲述关于时代的故事的人有很多,竞争很激烈,但好记者不会在这些竞争中迷失方向。“风雨同舟”比喻共同度过困难。文段强调的是很多人都在讲述着时代的故事,侧重的是竞争激烈,并没有提到互相协助战胜困难,排除B。“逆水行舟”比喻学习或做事就好像逆水行船,不努力就要退步。其填入不符合文意,排除D。

第二空,文意为好记者会对职业尊严有更深刻的认识、理解。“体悟”指体会、领悟,符合文意。“剖析”指分析,文意强调的是对职业尊严有更深的认识,而不是分析职业尊严,且“剖析职业尊严”搭配不当,排除C。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C类-考友回忆版第33题

2、【言语理解】就目前的情况看,强制性“一户一房”在操作上确实有难度,但也不是没有实现的可能,先在试点地区实行,如果可行再予以推广,也许能让房地产市场回到一个相对正常的状态,但这也是从房地产市场获利无数的房地产老板们和炒房者所不愿意看到的。
这段文字的中心观点是:

A:强制性的“一户一房制”并不可取

B:实施“一户一房”对抑制商品房的投机和炒作有积极作用

C:“一户一房”对于解决民生的住房问题而言,的确是条良策

D:目前房地产市场处于一个相对不正常的状态

正确答案:B

解析:纵观全段可知文段的中心话题是“一户一房”制度,可首先排除D从论述语气上看,作者对“强制性‘一户一房’”是抱有期望的,因为其具有“能让房地产市场回到一个相对正常的状态”的积极意义,而非A项表述的“并不可取”。文段主要谈的是“一户一房”制的可操作性及其影响,其中包括了对“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老板们和炒房者”的影响,但是并未涉及“解决民生住房问题”。而且“的确是条良策”的表述也过于绝对,文段肯定的做法是先试点,可行再推广,故排除C项。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一些太空专家指出,太空站和探测飞船很可能带回太空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孤立的空间内可能已经变种变形,如果它们回到地球并逃过被销毁的命运,肯定会对人类构成威胁。有报道说,和平号太空站就曾充斥着形形色色的变种真菌,它们若与地球泥土中可以分解金属、玻璃和塑胶的细菌混合,足以对人类构成致命的威胁。
对本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地球环境正处于太空变种真菌的威胁之下

B:人类的太空活动可能导致太空微生物传至地球

C:随着人类太空活动的增多,太空垃圾已影响人类生活

D:太空变种真菌将是人类最致命的威胁

正确答案:B

解析:从题干的“很可能……”、“如果它们……,肯定会……”、“它们若……,足以……”等词语可以判断太空微生物对人类的危害还处于研究阶段,原文并未给出确切的结论。选项A、C、D表述都过于绝对,只有选项B与原文意思一致。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每当事件发生,人们总有在第一时间获知真相的冲动。如果权威信息无法及时占领舆论的制高点,就容易给小道消息提供空间。一旦人们关于事件的印象固化,官方再怎么表态,都会被“有色眼镜”推敲,再怎么依法处置相关人员,重新赢得社会信任也是一件很难的事。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一旦人们先入为主,官方很难改变人们的态度

B:小道消息往往会夸大或歪曲事件的真实情况

C:权威消息通常无法及时占领舆论的制高点

D:官方应在第一时间发布事件的权威信息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如果权威信息无法及时占领舆论的至高点,就容易给小道消息提供空间,然后强调了由此造成的严重后果——一旦人们关于事件的印象固化,官方将很难赢得社会信任。由此可知,文段意在说明官方应在事件发生后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以正视听。D项与此相符。
A项是官方要及时发布信息的原因;B项小道消息的特点文段未涉及;C项“通常无法及时占领”无法推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芭蕾这门艺术不仅要用肢体演绎,还需要文化的全方位________和浸染,否则________的就不只是四肢,而是整个形态和表演。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熏陶 僵硬

B:培养 笨拙

C:洗礼 死板

D:渗透 禁锢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所填词语应与“浸染”并列,表达文化对芭蕾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洗礼”与此不符,排除B、C。“渗透”与“浸染”连用,有语义重复之嫌,排除D。
第二空填入“僵硬”也能与芭蕾“柔软”“轻灵”的特性相对应。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5题,2012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5题,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类)第89题,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乡类)第118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86题,2010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23题

6、【言语理解】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层融化,南北极所蕴含的巨大能源资源、航道优势等被充分发掘出来,其战略意义愈发凸显。据估算,仅北极地区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储量就分别占到全世界潜在储量的25%、13%、30%。同时,极地的战略位置也尤为重要。如今,为赢得竞争优势,不仅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等极地国家纷纷根据各自的国家利益制定极地战略,而且一些非极地国家和集团也积极参与极地事务,使得极地地区形势骤然变化。作为新兴战略热点,围绕极地尤其是北极地区的国际斗争将日趋复杂和激烈。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大国的积极参与使得极地地区形势复杂化

B:各国应从全球战略高度看待极地地区问题

C:围绕北极地区的国际斗争即将拉开帷幕

D:极地成为世界各国战略博弈的热点地区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随着全球变暖、冰层融化,极地的战略意义愈发凸显,并从资源储量、战略位置两方面具体说明,然后强调众多国家和集团为赢得竞争优势,积极参与极地事务,使得这一地区形势复杂化,末句得出观点:极地地区作为新兴战略热点,国际斗争将日趋复杂和激烈。D项是末句观点句的同义转述。B项的“全球战略高度”文段未涉及;C项的“即将拉开帷幕”说法有误;文段并非说明大国参与对极地地区形势的影响,而是强调未来各国在极地地区的战略博弈将更加激烈,A项说法有误。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38题,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46题

7、【言语理解】

①这是因为银杏的外种皮不但黏臭,还具有较强的酸性和毒性,过多接触还会引起皮肤过敏和腐蚀

②因为银杏树形巨大,寿命也很长,掉落在母株附近的种子发芽之后没有办法熬过“长寿母亲”的树荫,只能枯萎

③银杏的适应能力异常强健,耐低温耐干旱耐贫瘠,甚至在极端环境下也能得以存活

④而除了人类,又少有其他动物会吃银杏的果实

⑤于是,银杏的果实自然掉落后常常只会原地腐烂,直到坚硬的种子裸露之后才会有鸟兽触碰

⑥但银杏传播种子的能力却十分有限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A:

②④①③⑥⑤

B:

②⑤④①③⑥

C:

③⑥②⑤①④

D:

③⑥②④①⑤

正确答案:D

解析:

观察选项,首句在②③之间选择。②中出现关联词“因为”,说明其是对前文内容的解释,不能作为首句,排除A、B。C、D两项的区别在于后三句的顺序。④讲的是除了人类,很少有其他动物会吃银杏的果实。①由“因为”解释很少有动物吃银杏果实的原因——外种皮黏臭、有酸性和毒性,⑤由“于是”得出结果——鸟兽会等到银杏的果实腐烂,坚硬的种子裸露出来之后才会碰触它。因此三句的顺序为④①⑤,排除C。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3题

8、【言语理解】一项好的制度执行不力形同虚设,执行之所以不力,主要是由于缺乏责任追究手段和公开监督力度。制度执行有力的典范则是此番党中央的八项规定,对中国式浪费真正起到了遏制作用。严格执行八项规定,不仅提振了党风和社会风气,客观上也在节约资源、遏制浪费方面发挥了正能量的作用。如果生态文明领域的制度执行也像八项规定那样严格,“美丽中国”的建设一定会取得更明显的效果。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分析制度执行不力的原因

B:强调执行制度要严格有力

C:宣传制度执行有力的典范

D:强调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是要有好的制度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制度执行不力形同虚设;然后以党中央的八项规定为例,论述了制度执行要严格,才会有效果;最后以生态文明领域的制度执行再次强调严格执行制度的重要性。B项描述与此一致。A项是背景性信息,不能概括文段主旨。C项举党中央八项规定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严格执行制度的作用。D项脱离“制度执行”这一论述主体。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4题

9、【言语理解】19世纪中叶,英国发生工业革命,机械化大生产给经济带来了活力。手工制品经过了人们反复的________,造型接近完美。传统的手工文化形成的精细、优雅风格在欧洲由来已久,粗糙的机械制品与此格格不入。即便机械化生产带来了时代的进步,但由此带来的对传统美感的________,也为人们所不能忍受。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设计  蹂躏

B:打磨  践踏

C:创新  挑战

D:更新  摧残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所填词语应表达使手工制品造型趋于完美的工序。“打磨”指磨或擦器物表面,使光滑精致。填入符合句意。第二空,用“践踏”形容机械化生产对传统美感的粗暴破坏也恰当。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9题

10、【言语理解】①其中包括他们的肤色、相貌、身材、线条、姿态、气质、风度等许多方面
  ②这样的美,才是广大女性更加向往、追求和渴望的
  ③真正的女性美,应该是结实、精干、肌肉强健,富有区别于男子的特有曲线美
  ④越来越多的人们现在都倾向于认为:现代女性人体美,绝不是苗条、柔软、纤细
  ⑤当代青年人心目中美的典型,已不再是一个或一种人,而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的复杂模式
  ⑥既不失女性的妩媚,又足以承担生活竞争的压力,担当起社会责任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⑤⑥③②④①

B:⑤④⑥②①③   

C:⑤①④③⑥②

D:②⑤①③④⑥

正确答案:C

解析:首先,通读六个句子,可以初步确定这是一个描写现代年轻人心目中的美的语段,而从各种美中又着重谈了女性美,属于总—分结构。第一句是一个总起句。六个句子中,⑤是总起句应为首句,根据⑤句内容“多层次、多因素”,可以推出接下来是①句。接下来谈女性美,同样需要一个领起句,④句承启恰当。根据④句内容“绝不是……”接下来就应点明是什么,③句“应该是……”符合题意,为了表达的通顺⑥应在③后,②句“这样的美”承接前文。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