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4694

发布时间:2024-05-07 17:01     浏览量:12

1、【言语理解】

来自人民、植根人民、造福人民,是我们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集中(       ),也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A:

体现

B:

展现

C:

展示

D:

呈现

正确答案:A

解析:

“展现”与“展示”都有摆出来给人看的意思,与句意不符,排除B、C两项。“体现”指某种性质或现象通过某一事物具体表现出来;“呈现”指具体的事物在眼前显现出来。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通过“来自人民、植根人民、造福人民”表现的。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融合发展是________,传统的平台介质或许会________,但是新闻没有________,媒体还有责任,理想还有价值,职业还有担当。我们相信不管媒体形态怎么变,舆论格局怎么变,原创依然是这个社会最宝贵的资源,思想依然是媒体最重要的品质,理性仍然是时代最需要的力量。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心所向 式微 消失

B:大势所趋 式微 消亡

C:大势所趋 减少 消失

D:人心所向 减少 消亡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大势所趋”指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人心所向”指为人们所向往、拥护的。此处阐述的是“融合发展”的客观性和必然性,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排除A、D。第二空,“式微”指衰落,衰微。“减少”指数量上的少。此处用于形容“传统的平台介质”的没落,“式微”更合适,排除C。验证第三空,“消亡”指消失,灭亡。填入也符合语境。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题

3、【言语理解】可见光通信技术的原理非常简单,光亮代表1,光灭代表0,亮灭的组合就携带了信息。不过,由于可见光的频率远远高于无线网络通信信号,其传播的直线性很强,稍有阻挡就会导致通信中断。考虑到技术发展趋势和产品实用性,可见光通信不大会替代无线网络而在家庭中得到广泛应用,但这并不是说这种技术没有实用价值。这种技术在广播式的公共通信中有着令人兴奋的应用前景。运用可见光通信技术,发光二极管信号灯可告诉司机前方直行有拥堵现象,建议右转走另外的道路。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推出:

A:可见光通信技术将在公共通信中大放异彩

B:目前可见光通信的核心技术已有了巨大突破

C:可见光通信技术的使用将使得城市真正变为智能之城

D:可见光通信技术将使得家庭网络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由“这种技术在广播式的公共通信中有着令人兴奋的应用前景”可推出。
B项,“巨大突破”无法得知,排除。
C项“真正变为智能之城”无法得出,文段只说运用可见光可以缓解交通拥堵,排除。
D项“使得家庭网络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原文“可见光通信不大会替代无线网络而在家庭中得到广泛应用”不符,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 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73题,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类)第80题,2016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3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5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72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75题,2016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2016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2题,2016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201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7题,2016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2016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2016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2016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2题,2016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6题,2016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4题

4、【言语理解】卫星与地球保持相对静止,能定点________在空间凝视目标地区,“________”并全时段持续侦察,________地获取变化信息。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悬挂 心无旁骛 绵绵不绝

B:悬置 虎视眈眈 不离不弃

C:悬停 目不转睛 源源不断

D:悬浮 全神贯注 不声不响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悬挂”指挂在空中,对象多为“旗帜”“明月”等;“悬浮”指固体微粒在流体的内部既不升上去也不沉下去。二者均不能描述卫星停在空中的状态,排除A、D。
第二空,“虎视眈眈”形容心怀不轨,伺机夺取。含有贬义,与文段感情色彩不符,排除B。“目不转睛”填入与前句的“凝视”对应,且符合侦察的语境。
第三空,“源源不断”也能体现出卫星侦察获取信息的作用。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5题

5、【言语理解】楷树,果实椭圆形,红色,木材细致。相传这种树最早生长在孔子墓旁,树干挺拔,枝繁叶茂,似为众树的榜样。模树,春天青翠碧绿,夏季赤红如血,秋日变白,冬日变黑,因其色泽纯正,“不染尘俗”也为诸树之榜样,相传此树最早生长在周公的墓旁。这两种树分别称之为“楷”和“模”,以树喻人,故把人的模范行为称之为“楷模”。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楷”和“模”是两种树木的名称

B:“楷模”二字都带“木”字

C:“楷模”原指两种树

D:楷树、模树皆有灵气

正确答案:C

解析:这段文字主要讲述的是“楷模”一词的由来。作者先是介绍了楷树和模树的特质,然后阐述如何由这两种树名演变到现在“楷模”。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原指”一词体现出了文段为“楷模”溯源的意图。

考题出处:2009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

6、【言语理解】其实,物理学家探测引力波的尝试一直________地进行着,然而因为长期没有突破,这方面的工作逐渐被边缘化,颇受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时有时无 冷遇

B:时断时续 冷落

C:时强时弱 冷淡

D:时快时慢 冷眼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时强时弱”“时快时慢”修饰“尝试”不恰当,排除C、D。
第二空,“冷遇”指冷淡的待遇,是与人相处中可能受到的一种待遇;“冷落”指冷淡地对待。由“被边缘化”可知,人们对探测引力波的工作不重视,“冷落”填入更恰当,排除A。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46题

7、【言语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键是要提高干部的党性修养,________是要坚定广大干部的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首当其冲

B:重中之重

C:千方百计

D:归根结底

正确答案:D

解析:“首当其冲”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与题意不符,排除A。“坚定广大干部的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是提高干部党性修养的本质和落脚点。“重中之重”指非常重要。“千方百计”形容用尽各种方法和计策。两者均未体现“本质”之意,排除B、C。“归根结底”指事物的根本。契合句意。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常有论调说,“网络”的种子一旦播下,人们再也不能控制它的生长。但是,一直为之浇水施肥的,是每一个使用它的人。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有意义的信息和数据能够凭空在虚拟世界产生,也就是说,网络上所有的信息终究是每一个活生生的人上传的。
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网络的发展不受人的控制

B:信息和数据不能在虚拟世界中凭空产生

C:有意义的信息和数据都是由人上传的

D:网络不能脱离人而独自发展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提出一种关于网络的发展不受人控制的论调,然后由“但是”转折,说明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有意义的信息和数据能凭空在网络产生,网络上的所有信息都是人上传的。“但是”后内容实质是对首句论调的反驳,言外之意为网络不能脱离人而独自发展。D项为文段观点的概括。
A项是首句的论调,为转折前内容,与文意相悖,排除;B、C两项是文段的论据,不如D项对文段观点的概括一针见血。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6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7题

9、【言语理解】一部本来颇有可能写成论文状的著作,读来却丝毫没有艰涩之感,反而________,实在________。要知道,在这样一个高速运转的社会里,一本________的书往往会被放在桌子上做临时杯垫用。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妙趣横生 难能可贵 令人费解

B:引人入胜 匠心独具 高深莫测

C:深入浅出 叹为观止 曲高和寡

D:平易近人 不可多得 枯燥无味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由“反而”可知,所填词语应与“艰涩之感”形成反义对应关系。“引人入胜”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偏重于文学作品情节的设置,与强调深奥晦涩的“艰涩”无法形成反义对应关系,排除B。“平易近人”指态度谦逊和蔼,使人容易亲近,多形容人,修饰“著作”不恰当,排除D。“妙趣横生”指美妙的意趣接连不断地表露出来,多用于对文章、艺术作品、讲话的赞美。“深入浅出”指道理深刻而表达得浅显易懂。填入均符合题意。
第二空,“难能可贵”指难以做到的事居然做到了,值得珍视。“叹为观止”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题干着重突出这本著作难得的优点,但上升到“叹为观止”的地步则程度过重,由此排除C。
将A项代入第三空验证,由“做临时杯垫用”可知,所填词语应与“艰涩之感”同义,“令人费解”恰好呼应了深奥晦涩难懂的词义,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1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3题

10、【言语理解】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司法程序的透明与否、法官素质的高低、法院监督机制的强弱,是做到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

B:百年奥运的历史上,不乏著名运动员因服用兴奋剂被赛会收回金牌并决定给予取消参加下一届奥运会的资格。

C:

D: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两面对一面,应在“做到司法公正”前加上“能否”。B项,“不乏”意为不缺少,后面不能与动词“有”连用;另外,“不乏”“给予”后都缺乏宾语中心语,可先删掉“决定给予”,再在句末加上“的例子”。D项后半句介词误用,可改为“尤其是审判公开对普通市民的法律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帮助”,或者“尤其是通过审判公开使普通市民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3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