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4665

发布时间:2024-05-04 16:28     浏览量:9

1、【判断推理】

色素色是指有机色素通过选择性地吸收、反射和投射特定频率的光线后直观呈现出的颜色。结构色又称物理色,是指通过可见光与物质物理上的微观结构(如物体表现或表层的纹、刻点、沟缝或颗粒等)发生相互作用,这些大量的微观有序结构对不同波长的光散射、衍射或干涉后产生的各种颜色。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颜色属于色素色的是:

A:

蝴蝶翅膀上的鳞片呈现出五颜六色

B:

用激光束刻录的光盘上的彩色花纹

C:

用乌饭树叶捣汁煮出的糯米饭呈现黑色

D:

阳光下肥皂泡泡呈现缤纷的彩虹色

正确答案:C

解析:

色素色定义的关键信息:有机色素通过选择性地吸收、反射和投射特定频率的光线后直观呈现出的颜色。

A项,蝴蝶鳞片本身是透明的,但其表面通常有纵向的深沟,沟内有呈周期性排列的构造,属于结构色,不符合定义。

B项,用激光束刻录的光盘上有彩色花纹是因光盘的铝膜上存在微槽,光线散射后产生,属于结构色,不符合定义。

C项,乌饭树叶捣出的汁包含有机色素,有机色素吸收光线,因此其煮出的糯米饭呈现黑色,符合定义。

D项,肥皂水原本无色透明,肥皂泡泡呈现出彩虹色是因肥皂泡膜的厚度不均匀,属于结构色,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9题,2021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4题,202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8题,202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9题,202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3题,2021年天津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4题,202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8题,2021年内蒙古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3题,202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9题

2、【判断推理】白露:寒露

A:立春:立秋

B:立冬:冬至

C:秋分:霜降

D:小寒:大寒

正确答案:C

解析:白露和寒露都是秋季的节气,秋分和霜降也都是秋季的节气。A项立春是春季的节气,B、D两项都是冬季的节气。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判断推理】玻璃瓶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秋播作物

A:石英砂 农作物

B:塑料瓶 水生植物

C:广口瓶 大棚作物

D:饮料瓶 春播作物

正确答案:C

解析:代入A项,石英砂是制作玻璃瓶的原材料,秋播作物属于农作物。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B项,玻璃瓶和塑料瓶是并列关系,水生植物和秋播作物是交叉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C项,玻璃瓶和广口瓶是交叉关系,大棚作物和秋播作物是交叉关系。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D项,玻璃瓶和饮料瓶是交叉关系,春播作物和秋播作物是并列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级)第105题,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第100题

4、【判断推理】虚假同感偏差也叫虚假一致性偏差,是指人们常常会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性。在认知他人时总喜欢把自己的特性赋予他人,假定他人与自己是相同的,而当遇到与此相冲突的信息时,会坚信自己的信念和判断的正确性。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虚假同感偏差的是:

A:小明非常喜欢玩网络游戏,经常逃课去玩游戏,他认为那些整天学习的同学,是因为家里看得紧想玩却玩不成

B:张某和李某都是人文学院的青年教师,经常在一起讨论学术问题,两人往往各执一词,都认为对方是错的

C:妈妈边带孩子边做家务,干得大汗淋漓,就把自己的外衣脱了。她生怕旁边的孩子也热着,就帮孩子把衣服也脱掉了,导致孩子受凉感冒

D:有一些大学生会挂着广告牌在校园里闲逛以获得报酬,他们认为那些不同意挂的人是自命清高的胆小鬼,而不同意挂广告牌的人会认为同意挂的人是装疯卖傻

正确答案:B

解析:虚假同感偏差定义的关键信息:人们常常会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性,喜欢将自己的特性赋予他人,假定他人与自己相同,遇到与此相冲突的信息时,会坚信自己的信念和判断的正确性。  
A项,小明认为整天学习的同学是因为家里看得紧,想玩网络游戏却玩不成,即假定他人与自己一样喜欢玩网络游戏,将自己喜欢玩网络游戏的特性赋予他人,符合定义。  
B项,张某和李某讨论学术问题,各执一词,并非假定他人与自己是相同的,也没有将自己的特性赋予他人,不符合定义。  
C项,妈妈因为做家务而大汗淋漓,以为孩子也会觉得热,即假定他人与自己相同,将自己的特性赋予他人,符合定义。  
D项,挂广告牌闲逛的人认为不同意挂的人是自命清高的胆小鬼,而不同意挂广告牌的人认为同意挂的人是装疯卖傻,双方都高估了自己行为的普遍性,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3题

5、【判断推理】真理是指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真理可以分为理性真理和事实真理两种。理性真理指的是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真理,其反面是不可能的;事实真理指的是具有偶然性的真理,其反面是可能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理性真理的是:

A: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B:恩惠要一点点地施舍才具有最大效益

C:如果a大于b且b大于c,那么a大于c

D:一个人如果违反了法律,就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正确答案:C

解析:理性真理定义的关键信息:其反面是不可能的。
A项,月晕无风,础润无雨是可能的。
B项,一点点地施舍没有一次性施舍所得的效益大是可能的。
C项,如果a大于b且b大于c,那么a大于c,反面A小于等于C是不可能的,属于理性真理。
D项,违反法律没有受到制裁也是可能的。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87题,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82题

6、【判断推理】下班骑自行车回来的妻子在门口对丈夫说:“已经是春天了,可是外面还是蛮冷的。”丈夫答道:“今天温度已经不是零下了,怎么还冷呢?”妻子说:“反正感觉比较冻脸。”
以下哪项是上述对话中丈夫所假设的?

A:春天里人不应该感觉冷

B:人的感觉是靠不住的,只有温度计是客观的

C:春天到了,气温不应该在零度以下

D:人是否感觉到冷是以零度为界限的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中丈夫的推理:因为温度已经不是零下了,所以不应该觉得冷了。即丈夫是以零度为界限判断是否能够感觉到冷的,D项正确。
A项,“春天”在丈夫的话中并未涉及,因此该项不是丈夫所假设的内容。
B项,题干中并未说明人的感觉是靠不住的,该项属于过度推断,不是丈夫所假设的内容。
C项,“春天”在丈夫的话中并未涉及,因此该项不是丈夫所假设的内容。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2题

7、【判断推理】语音融合,指在完全不自觉的情况下,频繁交流的两人口音逐渐趋同的现象。
下列属于语音融合的是:

A:楼先生移居海外多年,很少使用中文,更不用说家乡话了。一次晚宴上遇到了一个老乡,一句“烂糊糊”勾起了差不多早已忘光的乡音,两人用家乡话整整聊了一夜

B:老张夫妇结婚十多年了,家里的饮食习惯已经分不清南北,就连张先生的东北腔也几乎失去了原先的味道,妻子的广东话听起来也变得怪怪的,女儿经常取笑他们是真正的“夫唱妇随”

C:朱女士的汉语口语课深受留学生喜爱,不仅发音标准、语调柔美,还时不时地在课堂上讲一些有趣的小段子。不到半年时间,大多数学员都能学着她的腔调进行日常会话

D:小黄来到南方某海滨小城工作后,每天坚持收看当地的方言电视节目,模仿播音员的发音。半年之后,她的语调、语气、用词,听起来就像一个土生土长的当地居民

正确答案:B

解析:语音融合的定义要点:①在完全不自觉的情况下;②频繁交流的两人口音逐渐趋同。
A项,楼先生因一句家乡话勾起了乡音,就开始用家乡话聊了一夜,没有逐渐变化的过程,不符合要点②。
B项,老张夫妇两人十多年的相处中,因对方不自觉的交流使得家乡话逐渐失去原来的味道,符合定义。
C项,学员们因为喜爱朱女士的口音,有意学习进行日常对话,不符合要点①。
D项,小黄是有意识地模仿播音员的发音,不符合要点①。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目前,广泛应用的机械超材料有着负热膨胀、低重量时的高强度和高刚度等卓越特性。但这种机械超材料一旦构建完成,其属性将无法更改或调整。近日,有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材料攻克了这一难题。可以肯定,在不久的将来,机器人、智能可穿戴装备等领域一定会旧貌换新颜。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目前,已有科研团队与该成果的研究团队探讨这种新型材料的具体应用前景

B:历史证明,每一次新技术和新材料的突破都会迅速引起相关应用领域的剧变

C:这种新材料对磁场响应的稳定性及对磁场强度的要求还在反复地检验和测试

D:从一种新材料的合成到该材料的具体实际应用,要克服多种难以预料的困难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通过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材料,攻克了机械超材料一旦构建完成就无法更改或调整属性的难题,得出“在不久的将来,机器人、智能可穿戴装备等领域一定会旧貌换新颜”的结论。
A项,已有科研团队与该成果的研究团队探讨这种新型材料的具体应用前景,但无法判断这种新型材料最终是否会在相关应用领域广泛应用,实现旧貌换新颜,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B项,指出每一次新材料的突破都会引起相关应用领域的剧变,说明研究人员开发出的这种新型材料确实会使相关应用领域旧貌换新颜,支持了题干结论。
C项,指出这种新材料的性能还在反复地检验和测试,无法判断这种新材料最终是否会在相关应用领域广泛应用,实现旧貌换新颜,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D项,指出这种新型材料的实际应用还要克服很多难以预料的困难,说明这种新型材料在不久的将来未必能使相关应用领域旧貌换新颜,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判断推理】贝勃规律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效应,是指当人经历强烈的刺激后,再施予的刺激对他(她)来说也就变得微不足道。就心理感受来说,第一次大刺激能冲淡第二次的小刺激。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中符合贝勃规律的是:

A:母亲病逝后不久,父亲又遭遇了车祸,接二连三的打击让小王越来越无心读书

B:小赵购买了100张彩票,逐一刮开后竟然有20几张中奖,这令他欣喜若狂

C:当房价飞涨到每平方米5万元的时候,人们对于每公斤卖到50元的苹果已不足为奇

D:4岁的萌萌在认读了常用汉字之后,又开始学习外语

正确答案:C

解析:贝勃规律定义的关键信息:第一次大刺激能冲淡第二次小刺激。
A项,母亲病逝是第一次刺激,父亲遭遇车祸是第二次刺激,而小王越来越无心读书,并未体现第一次大刺激冲淡第二次小刺激,不符合定义。
B项,购买的100张彩票中有20几张中奖,小赵欣喜若狂,并未体现第一次大刺激冲淡第二次小刺激,不符合定义。
C项,房价飞涨到每平米5万元是第一次大刺激,苹果卖到每公斤50元是第二次小刺激,人们对于苹果的价格不足为奇,体现了第一次大刺激冲淡了第二次小刺激,符合定义。
D项,认读了常用汉字后开始学习外语,并未体现第一次大刺激冲淡第二次小刺激,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48题,2013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62题

10、【判断推理】统计显示,在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由指导教师推荐的作品所取得的成绩要好于大学生自荐的作品。因此,相较于大学生自身的问题意识、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是否有指导教师的推荐对于一个作品能否在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奖更为重要。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A:指导教师比大学生本人更了解一个科技作品是否具有创新性

B:指导教师在决定一个科技作品能否参赛时,通常要与该作品的设计者面谈,了解其问题意识、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

C:在获奖的科技作品中,大多数都无法吸引风险投资公司的兴趣

D:对于一个科技作品能否注册专利、能否吸引风险投资来说,指导教师的作用相较于大学生自身的素质,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论点:相较于大学生自身的问题意识、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是否有指导教师的推荐对于一个作品能否在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奖更为重要。论据:在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由指导教师推荐的作品所取得的成绩要好于大学生自荐的作品。
A项,指导教师比大学生本人更了解一个科技作品是否具有创新性,通过补充论据的方式,加强了题干结论。
B项,说明指导教师的推荐也是基于对设计者的问题意识、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的了解,通过补充论据的方式,削弱了题干结论。
C项,获奖的科技作品,大多数无法吸引风险投资公司的兴趣,属于无关项,无法削弱。
D项,科技作品能否注册专利、能否吸引风险投资,属于无关项,无法削弱。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B卷合并版)第51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公考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公考“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公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公考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