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
下列句子中,用了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修辞手法的是:
A:
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
B:
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浑身有一种莫名的紧张
C:
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
D:
这里的水却不同,要说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
正确答案:B
解析:
A、C、D三项都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B使用的是排比的修辞手法。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一些动植物为跟上环境变化的脚步,正在通过各种方式与气候变化赛跑。落基山脉地区的芥末等植物从1973年到2011年,开花时间提前了13天。与40年前相比,阿拉斯加的鲑鱼到上游产卵区繁衍后代的时间提前了约两个星期。澳大利亚的车桑子的叶片在过去一百多年里变窄了约2毫米。动植物的这些反应,说明它们自身具有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可见气候变化并不可怕,关键是变化的速度要在自然界的动植物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也就是说要让它们能够跟上这场赛跑,不会因为落后太多而灭绝。
与这段文字意思不相符的是:
A:气候变化越来越快,动植物所能承受的范围将越来越小
B:植物提前开花、叶片变窄等是适应气候变化的生存策略
C:全球气候变化对于自然界生物来说,是巨大的生存压力
D:自然界的动植物为避免灭绝,正在与全球气候变化赛跑
正确答案:A
解析:由原文“气候变化并不可怕,关键是变化的速度要在自然界的动植物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无法推出A。由“开花时间提前了13天……动植物的这些反应,说明它们自身具有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可知B项表述正确。由“可见气候变化并不可怕,关键是变化的速度要在自然界的动植物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也就是说要让它们能够跟上这场赛跑,不会因为落后太多而灭绝”可推出C、D两项正确。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5题
3、【言语理解】29.归属是人的一种 需要,人在社会中总是 归属一定的群体。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高级心理 渴望自己
B:复杂心情 期望个人 C.特殊感情 希望个体 D.社会交往 自然而然
C:社会交往 自然而然
D:无
正确答案:A
解析:“心情”与“需要”不搭配,所以排除B项。文中前面提到“需要”,后面必然要表达一种渴望的心情,D项“自然而然”不符合题意。A项与C项比较起来,“渴望”比“希望”的语气更强烈,因此A更符合题意。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下面句子中,没有错误的一句是:
A:经过认真研究,教练组认为,迎战这样的对手,“紧逼”莫若“联防”好。
B:建国后,大批留学生专家回国,从而开展了国际前沿的研究项目。
C:尽管我们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困难,但黑暗已经过去,毕竟黎明就在前面。
D:且不说距离发达国家还有一段路要走,何况达到标准以后我们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正确答案:A
解析:B项中“从而”使用不当,前后分句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承接关系。C项语序不当,“毕竟”应该放在“黑暗已经过去”的前面。D项中关联词使用不当,“何况”应该改为“即便”。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人不爱喝牛奶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没有进行相应地改善所致。
B:巴基斯坦、伊拉克地区连日发生多起武装冲突,当地各大医院药品非常奇缺。
C:人们担心,迟早出现的克隆人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数百万年的两性生殖方式。
D:翻开经济发展的历史,人们会发现经济衰退往往总是会与经济泡沫同步出现。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句式杂糅,可改为“中国人不爱喝牛奶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没有进行相应地改善”或“中国人不爱喝牛奶主要是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没有进行相应地改善所致”。B项“非常”与“奇”语意重复可删除“非常”。D项“往往”与“总是”语意重复,应择一使用。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2题
6、【言语理解】诗歌绝不能仅仅停留在纸质媒介上,要充分利用舞台、影视等多种平台,这样才能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并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很多优秀诗歌作品本身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在走向舞台、影视的过程中又融入了表演者的理解和感受,对诗歌进行了“第二次艺术创作”,辅以声光电等多种现代艺术表现形式,极大地提升了诗歌的欣赏性和观赏性。
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借助当代技术手段,人民群众对诗歌的理解远胜古人
B:借助舞台、影视等艺术形式,诗歌可以保持长久生命力
C:表演者对诗歌进行“第二次艺术创作”延长了诗歌的生命力
D:普及诗歌需要借助舞台、影视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句点明主旨,诗歌需借助舞台、影视等多种平台才能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并保持长久的生命力,B项符合题意。
文段并未将古人与人民群众对诗歌的理解进行对比,排除A;表演者对诗歌进行“第二次艺术创作”“极大地提升了诗歌的欣赏性和观赏性”,是否延长了诗歌的生命力从文中无法得出,排除C;文段并未谈“普及诗歌”的问题,排除D。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2011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7题,201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48题,201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47题
7、【言语理解】“早教”最早起源于德国,是让孩子在游戏和与父母的交往过程中获得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与健康成长的互动式活动。简单说就是一种用亲子互动的方式,旨在促进孩子成长的活动。中国家庭的“早教”却是另一番样子。在一项针对“早教”的调查中发现,幼儿阶段的超前教育主要集中在识字、阅读、计算机和英语口语等。除了不少幼儿园在特色班里已有涉及,家长更多的则是花时间带孩子参加业余培训班,在语文、英语和数学上下功夫。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中国“早教”更注重知识学习
B:“早教”在中国已经偏离本源
C:中国“早教”不利于孩子成长
D:中国“早教”与德国的不同点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早教”起源于德国,并介绍了它的初衷——用亲子互动的方式促进孩子的成长。接着阐明了中国“早教”的种种表现,显然偏离了这种初衷。即中国的“早教”已偏离了本源。B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A项没有体现中国与德国早教的不同。C项“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在文中没有体现。D项“不同点”表述宽泛,没有体现不同点在哪里,不如B项表述准确。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9题,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2题,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80题
8、【言语理解】33.中国的公益领域突然间出现许多新想法,无论是在企业公益活动中,还是在公益基金以及公益组织等领域,这样的事并不鲜见。应该说这是好现象,因为在公益领域,许多人都受新想法的刺激和鼓舞。但是,要真正促进公益的发展,我们还是应该从理想转向“如何去做”,从关注想法转向模式梳理、转向蓝图复制。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不断变革公益事业发展的基础
B:公益领域近期出现了许多新想法
C:公益事业的发展重在将想法转化为实践
D:对公益活动中出现的新想法应给予鼓励
正确答案:C
解析:阅读文段,可知转折连词“但是”后面的内容才是作者重点强调的。四个选项中只有C是“但是”后面的内容。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认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文王说:“你说得好极了。”
这个故事不能给公务员工作带来的启示是:
A:疏忽可能造成重大损失
B:不要为表面现象所迷惑
C:事后处理不如事中处理
D:事中处理不如事前处理
正确答案:A
解析:由扁鹊长兄和中兄分别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和病情初起之时,而扁鹊认为三人中长兄医术最好,中兄次之,自己最差,可以得到的启示是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排除C、D。扁鹊三兄弟中,他最出名,是因为他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并非他的医术最高明,这启示我们不要为表面现象所迷惑,排除B。A项不能从文段推出,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第44题
10、【言语理解】①第一本防水平装书还将拥有强大的防伪功能
②澳大利亚的银行现在已经使用该项技术来延长纸币的使用寿命,同时减少伪造的风险
③英国出版商近日透露,世界上第一本防水平装书有望明年夏天上架销售
④书的外面还有一层防撕毁的坚韧的聚合物涂层,整本书的架上寿命可以由此增加两倍
⑤据了解,防水平装书将采用先进的防水技术,外面包裹透明的蜡封,这样即便书潮湿了,字迹也不会模糊,书页也不会损毁
⑥这将是此技术首次应用于普通平装书。目前,只有专业的潜水用书可以做到完全防水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⑤④⑥①②
B:③①②⑤④⑥
C:⑤①②④⑥③
D:⑤④⑥②①③
正确答案:A
解析:四个选项分别以③或⑤开头。③引出防水平装书的话题,放段首合适,排除C、D。A、B两项的差别在①②和⑤④⑥的顺序。根据说明文的描写顺序,引出话题后,应先介绍原理,再介绍应用,故⑤④⑥在前,①②在后,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8题,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2题,2013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1题,2013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3题,2013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1题,2013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6题,2013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3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0题,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9题,2013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2013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6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