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
许多种类的蝴蝶鱼在尾部前上方、与头部眼睛相对称位置有一黑色斑点,宛如鱼眼,而它的眼睛则________在头部的黑斑中。平时,蝴蝶鱼在海中总是倒退游动。掠食者常受尾部黑斑的________,误把鱼尾作鱼头。当掠食者猛扑向它时,蝴蝶鱼则顺势向前飞速逃走。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隐匿 引诱
B:藏匿 诱骗
C:深藏 诱惑
D:隐藏 迷惑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二空,由“误把鱼尾作鱼头”可知,选“迷惑”最恰当。
第一空,“隐藏在……中”为习惯表述。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3题,201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题,2012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题,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题,2012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题,2012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题,2012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题,2012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
2、【言语理解】
大熊猫分布区内目前分布的4种大型食肉动物,即豺、狼、豹和雪豹,其分布区范围自20世纪中期以来均出现明显下降,其中以豺最为严重——过去10年间,豺与狼在大熊猫分布区内均只有零星记录(豺仅被记录到4次,狼11次),在部分山系可能处于濒临消失的边缘。大型食肉动物的窘迫与大熊猫卓有成效的保护形成了明显反差,究其原因,可能主要是大型食肉动物处在食物链顶端,对栖息地面积和质量的要求远比其他动物苛刻。
根据上述文段,可以推出:
A:
提供大面积、高质量的栖息地或是留住大型食肉动物的关键
B:
对大熊猫保护的投入广泛惠及了跟它同区域分布的其他动物
C:
对大熊猫的全面保护极大地挤压了大型食肉动物的生存空间
D:
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可使大型动物得到全面保护
正确答案:A
解析:
A项可以推出,由“大型食肉动物的窘迫与大熊猫卓有成效的保护形成了明显反差,究其原因,可能主要是大型食肉动物处在食物链顶端,对栖息地面积和质量的要求远比其他动物苛刻”可推知,当选。
B项无法推出,由“大型食肉动物的窘迫与大熊猫卓有成效的保护形成了明显反差”可知,对大熊猫保护的投入并未广泛惠及与其同区域分布的其他动物,排除。
C项无法推出,文段只提到对大熊猫保护的卓有成效和大型食肉动物的窘迫,无法推出后者生存空间的减小是前者挤压所致,强加因果,排除。
D项无法推出,文段未提到“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原真性”,且“大型动物”概念变化,文段主要是针对“大型食肉动物”而言的,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3题,2021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0题,202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6题,202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2题,202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1题,202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0题,202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4题,2021年天津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5题,202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8题,2021年内蒙古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1题,202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0题
3、【言语理解】我们已经目睹,那些科幻小说中原本只存在于想象之中的未来科技逐一实现,并且改变了真实的世界。也许有一天,科幻小说不再思索和模拟技术的实际作用,而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叙事者的主题、人类宿命甚至宇宙命运之上,我们仍要感谢它们帮助我们幻想过未来世界。只是,但愿永远可以有人像儒勒·凡尔纳在一百多年前那样由衷地发问:“难道人们真的不可能用更短的时间环游地球吗?”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知道,作者希望科幻作品:
A:尽可能想象科技发展对人类的影响
B:更加关注科幻故事情节本身的发展
C:能够继续激励和启发未来科技的创新
D:应努力探讨未来科技应用的具体表现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很多科幻小说中的想象已经实现,并且改变了真实世界,然后说明也许有一天科幻小说不再思索和模拟技术的实际应用,我们仍要感谢它们帮助我们幻想过未来世界,最后用“但愿永远可以有人像儒勒·凡尔纳在一百多年前那样由衷地发问”引出作者对科幻小说继续承担幻想未来世界的角色,以促进未来科技创新的期望。C项与作者观点最相符。
A项,文段表达的是通过科幻小说对未来的幻想启发创新,从而改变现实世界,而非想象科技对人类的影响,排除;B项,“关注科幻故事情节本身的发展”是假设的情况,作者表达的是如果有一天科幻小说不再幻想未来世界,我们仍要感谢它们曾经对促进人类创新的贡献,排除;D项,“探讨未来科技应用的具体表现”不符合科幻小说“幻想未来”的定位,文段强调的是通过科幻小说的想象,给人灵感,从而促进创新,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53题,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53题
4、【言语理解】如果说“家电下乡”给了家电企业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机遇,那么,“进城”则更能为企业创造更好的销售业绩。因为在城市里,居民更容易接受新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假如“家电进城”也得到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和补贴的话,企业应当有理由在城镇市场上发掘出新的消费潜力,客观上让城市低收入和失业居民也得到家电产品消费的实惠。
下列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家电下乡”不可能给企业带来良好的销售业绩
B:城市低收入和失业居民更需要政策支持和补贴
C:政府应该支持企业的“家电进城”,大力推广新产品
D:和农村市场比较,城镇消费市场同样具有挖掘的潜力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文段主要的谈论对象是“家电进城”,强调应该挖掘城镇消费市场的潜力。但文段并没有否定“家电下乡”的成效。
B项,文段说的是应该“让城市低收入和失业居民”像农民一样,“也得到家电产品消费的实惠”,但并没有说“城市低收入和失业居民”比农民“更需要政策支持和补贴”。
C项无中生有,“大力推广新产品”在文段中并未体现。
D项,由“如果说‘家电下乡’给了家电企业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机遇,那么,‘进城’则更能为企业创造更好的销售业绩”可推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马克思说:“火药、罗盘、印刷术——这是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伟大发明”。
这句话反映出:
A:中国古代文明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
B:西方资产阶级将利用这些发明进行侵略扩张
C: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科技发明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D:三项伟大发明蕴含资本主义发展因素
正确答案:C
解析:马克思这句话重在揭示“火药、罗盘、印刷术”与“资产阶级社会到来”之间的关系,即这三大伟大发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产阶级社会的到来。四个选项中与之对应的是C。
A项“孕育”一词表述错误,排除。B项“进行侵略扩张”无中生有,排除。D项“三项伟大发明蕴含资本主义发展因素”属于主观臆断,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4题
6、【言语理解】工作已经进入收尾阶段,这时候更要认真对待,要慎终如始,否则就会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败涂地
B:功亏一篑
C:一蹶不振
D:无功而返
正确答案:B
解析:由句中的“收尾阶段”“慎终如始”可知,此处句意为如果不认真对待,就会在此项工作的最后阶段失败。“一败涂地”形容失败得十分惨重以至不可收拾。“功亏一篑”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而没有取得成功,强调的是事情最后的阶段对全盘的重要影响。“一蹶不振”比喻遇到失败或挫折就再也振作不起来。“无功而返”指没有取得任何成效而回到原点。结合词义可知,“功亏一篑”填入最符合语境。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题
7、【言语理解】当下,电视节目主打媒体融合和多终端传播的概念并不新鲜,只要在不同终端进行内容投放的节目都自称是媒体融合。技术拓展了媒体类型和渠道,真正的媒体融合要借鉴互联网的用户思维,要以不同渠道用户的多层次的“真实需求”为导向定制内容,与用户之间形成相互分享信息关系,形成媒体融合关键点。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在不同终端进行相同内容投放成为当下电视节目进行媒体融合的普遍做法
B:媒体融合本身不能提升节目的内容品质,但能让节目得到更好的传播与吸收
C:要做到媒体融合,就要把各种终端、渠道整合成一个有机体,形成信息传播的“生态圈”
D: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内容生产者与用户之间形成相互分享信息关系,是媒体融合的关键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媒体融合和多终端传播的概念并不新鲜,接着强调真正的媒体融合要借鉴互联网的用户思维,要以不同渠道用户的多层次的“真实需求”为导向定制内容,与用户之间形成相互分享信息关系,形成媒体融合关键点。由此可知,文段主要强调的是什么是真正的媒体融合,D项概括恰当。
A项,“在不同终端进行相同内容投放”不是真正的媒体融合;B、C两项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A、B、C。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第47题,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4题,2017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2017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题,2017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5题,2017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8题,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19题,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9题
8、【言语理解】一位思想家,不管多么伟大,本质上都只属于他所生活的那个年代。这一点,古今中外________。所以,今天对孔子的某些思想予以扬弃,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完全用不着________,也用不着大张旗鼓地批判。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出一辙 断章取义
B:大同小异 喧宾夺主
C:概莫能外 大惊小怪
D:一视同仁 小题大做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此处是对“思想家……本质上都只属于他所生活的那个年代”这一观点的肯定。“一视同仁”表示对人同样看待,其对象为“人”,排除D。
第二空,对应“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此处强调的是不用觉得奇怪。“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喧宾夺主”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置。两词均与文意不符,排除A、B。“大惊小怪”填入恰当。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乡类)第115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88题
9、【言语理解】古训“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与“蝴蝶效应”________,两者都告诫要特别注意初始条件,对微小差别应该保持高度的灵敏度和警觉性。事物发展结果往往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其细微的改变,都会在系统后期出现________,从而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殊途同归 问题
B:大同小异 变异
C:异曲同工 偏差
D:不谋而合 歪曲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由句中的“两者都告诫”可知,“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与“蝴蝶效应”之间的关系是,两种虽然说法形式不同,但用意一样。“不谋而合”指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缺完全一致。填入句中与句意不符,排除D。
第二空,由句中的“极其细微的改变”到“极大差异”,可推知从初始条件的变化到最后结果的变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偏差”是比“极其细微的改变”大、比“极大差异”小的变化,填入恰合句意。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题
10、【言语理解】七彩瀑布群,位于香格里拉县尼汝村的一个群山深处,一条名为“尼汝河”的高原融雪河流和陡峭的山峰造就了这一旷世奇观。
上述语句的语病为:
A:成分残缺
B:表意不明
C:结构混乱
D:搭配不当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所给句子前后陈述对象不一致,句子前半部分的陈述对象为“七彩瀑布群”,后半部分的陈述对象为“高原融雪河流和陡峭的山峰”,导致结构混乱。该句可改为“七彩瀑布群,位于香格里拉县尼汝村的一个群山深处,这一旷世奇观是由一条名为‘尼汝河’的高原融雪河流和陡峭的山峰造就的。”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