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
小米熬成稀粥后,大分子淀粉会发生水解反应,产生小分子的糊精和少量脂肪,这些成分都浮在粥的表面,稍稍冷却后形成一层薄薄的米油。有人说,小米粥上的这层米油营养价值极高,滋补能力极强,还可以保护胃黏膜。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观点的组合是:
①未精制的小米富含维生素B1、B2和钾等成分
②米油没有什么极高营养价值和极强的滋补能力
③米油可助消化,但助消化并不等于营养价值高
④研究表明,米油对胃黏膜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正确答案:B
解析:
题干观点:小米粥上的米油营养价值极高,滋补能力极强,还可以保护胃黏膜。
①指出未精制的小米富含维生素B1、B2和钾等成分,并不涉及米油,与题干论述无关,不能质疑题干观点。
②指出米油没有什么极高营养价值和极强的滋补能力,直接质疑了题干观点。
③指出米油可助消化,但助消化并不等于营养价值高,据此并不能确定米油营养价值的高低,不能质疑题干观点。
④指出米油对胃黏膜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直接质疑了题干观点。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9题,2021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9题,2021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9题,2021年广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4题,2021年宁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9题
2、【判断推理】三个好朋友“五一”节准备外出游玩,他们对出行方式的态度如下:王某要坐车,什么车都可以;李某可以不坐车,要坐就坐公交车;张某可以不坐车,要坐就坐出租车。如果他们根据自己的态度,对以下意见表示自己的看法:不坐车;坐公交车,坐出租车。
根据以上资料,以下哪项是不可能成立的?
A:有一个人同意全部意见
B:每个意见至少有两个人同意
C:王某和李某都同意坐公交车
D:张某同意不坐车和坐出租车
正确答案:A
解析:可以将题干内容归纳如下:王:坐公交车或坐出租车;李:不坐车或者坐公交车;张:不坐车或者坐出租车。
由此可见,同意不坐车的是李张,同意坐公交车的是王李,同意坐出租车的是王张。即每个意见有两个人同意。B、C、D三项都是可能的,只有A项是错误的。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9题
3、【判断推理】有一座城市里住着两种人,一种人说真话另一种说假话,一位旅行者遇到两个人A和B,他问A:“你们两个当中有不说假话的人吗?”A说:“没有。”
请你判断A和B分别是什么人?
A:两人都说真话
B:A说真话,B说假话
C:两人都说假话
D:A说假话,B说真话
正确答案:D
解析:假设A说的是真话,则根据A的回答可知没有说真话的人,矛盾,故A说的是假话,又由A的话为假可知他们两人中有不说假话的人,即B说的是真话。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判断推理】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丙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那么:
A:丙是甲的充分条件但不是甲的必要条件
B:丙是甲的必要条件但不是甲的充分条件
C:丙是甲的充分必要条件
D:丙既非甲的充分条件,又非甲的必要条件
正确答案:A
解析:由“甲是乙的必要条件”可知:甲←乙;由“丙是乙的充分条件”可知:丙→乙;因此可得:丙→乙→甲。但由甲不能推出丙,故丙是甲的充分条件但不是甲的必要条件。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41题,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4题
5、【判断推理】石料:刻刀:石雕
A:石墨:钻石:首饰
B:电源:电灯:光线
C:木材:锯子:家具
D:石灰石:熔炉:玻璃
正确答案:C
解析:用刻刀将石料雕刻成石雕。
A项,石墨和钻石为同素异形体,石墨不是首饰的原材料,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电源不是光线的原材料,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用锯子将木材制作成家具,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石灰石经过熔炉熔融成玻璃,石灰石在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3题
6、【判断推理】杂志:书刊:阅读
A:铅笔:文具:书写
B:轿车:火车:运输
C:绘画:艺术:欣赏
D:篮球:运动:投掷
正确答案:C
解析:杂志是一种书刊,为种属关系;阅读杂志,阅读书刊,均为动宾结构的短语。
A项,铅笔是一种文具,为种属关系;铅笔可以用来书写,为功能关系,两者不能构成动宾结构的短语。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轿车和火车并不是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绘画是一门艺术,为种属关系;欣赏绘画,欣赏艺术,均为动宾结构的短语。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篮球是一项运动,为种属关系;投掷篮球为动宾结构的短语,但投掷与运动不能构成动宾结构的短语。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
7、【判断推理】机会成本是指做一个选择后丧失的不做该选择而可能获得的最大利益。可以理解为把一定资源投入某一用途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利益。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关于机会成本叙述正确的是:
A:小张免费获得一张甲明星演唱会的门票,这张门票无法转售。同时,乙明星的演唱会也在同一时间举行,小张也很想去。乙明星演唱会售价80元。其他时候也可以去看乙的演唱会。而小张的心理承受价格为100元,如果去看甲演唱会,小张损失的机会成本是80元
B:农民土地资源有限,只能养一种家禽或家畜,如果养猪可以获得9万元,养鸡可以获得7万元,养鸭可以获得8万元,那么养鸡的机会成本要比养猪和养鸭高
C:投资者王某可以选择股票和储蓄存款两种投资方式。他于1999年9月 1日用1万元购进某种股票,经过一年的操作,到2000年9月1日,投资股票的净收益为450元。如果当时他将这1万元存入银行,一年期定期储蓄存款的年利率为2.25%,扣除利息税,则有180元的实际利息净收益。若考虑机会成本,王某的实际收益为270元
D:李某有一所海边的别墅,如果出租的话可以每月收入1万元,李某因为每年暑假都要去那居住两个月,所以一直没有出租,那么李某这么做的机会成本是12万元
正确答案:C
解析:机会成本的定义要点:把一定资源投入某一用途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利益。
A项,说的是小张的心理承受价格,并不是获得的收益,不符合机会成本的定义,该项错误。
B项,因为只能养一种家禽或家畜,所以如果选择养其中一种,机会成本应该是养剩余两种家禽或家畜中的一种时收益较高的那一个。因此养鸡、养猪和养鸭的机会成本分别为9万元、8万元和9万元,即养鸡的机会成本并不比养鸭高,该项错误。
C项,王某投资股票的净收益为450元,投资股票而放弃储蓄存款的机会成本为180元,则考虑机会成本的话,王某的实际收益为450-180=270元,该项正确。
D项,因为李某每年暑假都要在别墅居住两个月,所以如果李某选择出租,最多也只能出租10个月,而不是12个月,因此李某选择不出租的机会成本并非12万元,该项错误。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
8、【判断推理】白驹过隙:秒表
A:恩重如山:天平
B:一线希望:皮尺
C:一言九鼎:弹簧秤
D:风驰电掣:测速仪
正确答案:D
解析:白驹过隙形容时间飞逝,秒表是测时间的仪器。
A项,恩重如山形容恩情很深,与天平不存在对应关系。
B项,一线希望形容希望较小,皮尺是测量工具,不存在对应关系。
C项,一言九鼎说明重信用,与弹簧秤不存在对应关系。
D项,风驰电掣形容速度快,测速仪是测速度的仪器,和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96题,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91题
9、【判断推理】近来西方舆论界存在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除污染了地球环境外,还造成了国际上石油等能源价格的暴涨。
以下最能反驳西方舆论界的观点的是:
A: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石油产量近年不断下降
B:去年中国经济依然高速发展,但是国际上石油等能源价格比往年低
C:西方发达国家的生产生活方式造成了国际上石油等能源价格的暴涨
D:汽车业的高速发展以及汽车的普及造成了国际上石油等能源价格的暴涨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观点: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除了污染地球环境外,还引起能源价格的暴涨。
A项,指出石油产量近年不断下降,说明能源价格暴涨可能是另有他因,能够反驳题干观点,保留。
B项,指出去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但国际能源价格比往年低,说明国际能源价格暴涨的原因并不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直接反驳了题干观点,力度比A项更强。
C项,指出西方发达国家的生产生活方式造成能源价格暴涨,即另有他因,能够反驳题干观点,但力度不如B项强。
D项,指出汽车普及造成能源价格暴涨,即另有他因,能够反驳题干观点,但力度不如B项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判断推理】存疑时有利于被告原则是指在刑事诉讼中遇到事实无法查清或查清事实所需成本过高的情况,依照有利于被告的原则判决。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表现符合该原则的是:
A:检察机关认为被告人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决定免予起诉
B:法院在认定被告人犯有数罪或一罪之间存在疑问时,发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
C:因缺少直接证据证实被告人有罪,法院对被告人做出无罪判决
D:无法确信某犯罪行为是否超过追诉时效时,应当追诉
正确答案:C
解析:存疑时有利于被告原则的定义要点:①在刑事诉讼中;②事实无法查清或查清事实所需成本过高;③有利于被告;④判决。
A项,由于犯罪情节显著轻微而免予起诉,并非事实无法查清或所需成本过高,不符合要点②。
B项,发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并非直接进行判决,不符合要点④。
C项,因缺少直接证据而对被告人做出无罪判决,即事实无法查清时依照有利于被告的原则判决,符合定义。
D项,无法确信是否超过追诉时效时应当追诉,并非有利于被告,不符合要点③。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1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