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
在“一切皆可量化”的大数据浪潮中,网络逐渐成为现实世界的“镜像”。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日益融为一体,政府管理不能再局限于线下管理,而必须全面掌握互联网对政府与公众行为的影响机制、调节规律及其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网上网下充分联动、协调共治。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大数据:
A:
强化了政府的治理手段
B:
提升了政府管理的效率
C:
调整了政府管理的重心
D:
拓展了政府的治理领域
正确答案:D
解析:
文段首先指出在大数据浪潮中,网络成为现实世界的反映;然后指出在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日益交融的当下,政府管理不能再局限于线下管理,而是要全面掌握互联网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网上网下的联动与共治。强调词“必须”引出的内容是文段重点,即政府管理需要实现网上网下充分联动、协调共治,D项“扩展了政府的治理领域”与此相符。
A、B两项无中生有,排除。
C项,政府只是不再局限于线下管理,并没有将管理重心进行调整,排除。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C类-考友回忆版第48题
2、【言语理解】下列各句中,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A:南京某幼儿园是否给孩子“喂药”的问题,园方负责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
B:剧组全体成员经过一年零三个月的苦战,一个形式新颖、制作精良的选秀节目《中国好歌曲》终于与观众见面了
C:李敏镐的到场令在场的无数观众尖叫不已,找他签名合照的观众将他围堵了20多分钟
D:从2012年1月1日起,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同时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以防止过度娱乐化或低俗倾向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前半句是“幼儿园是否给孩子‘喂药’”,所以后半句“予以否认”的究竟是“是”,还是“否”,存在歧义;B项“选秀节目”一般选的是人,而《中国好歌曲》指的是歌曲,故这个节目究竟是选人还是选歌曲存在歧义;D项中“新闻类节目”与“部分类型节目”有交叉,故对播出实施调控的对象包括不包括“新闻类节目”不明确。C项无歧义,当选。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45题
3、【言语理解】雾霾的形成,因素很多,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治理雾霾也不是________的,而是要打持久战,久久为功。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信手拈来
B:一蹴而就
C:立竿见影
D:轻而易举
正确答案:B
解析:空缺处所填词语应与后句的“打持久战,久久为功”意思相反,表示雾霾治理是简单的、在短时内能取得成效的。B项“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符合文段语境,且“一蹴而就”中的“一”与后句的“久”对应恰当。
“信手拈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与“治理雾霾”搭配不当,排除A。“立竿见影”多用于描述某项具体措施能立刻见效,而句中是笼统地谈论治理雾霾这一工作的长期性,排除C。“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不含时间短的意思,排除D。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6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
4、【言语理解】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________,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这样的情形,在我国历史上,在当今世界上,都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莫衷一是 屡见不鲜
B:自以为是 数不胜数
C:各行其是 不一而足
D:积非成是 层出不穷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所填词语与“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行无依归”是并举关系,所填词语应包含价值观不统一之意。“自以为是”指认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别人的意见;“积非成是”指长期沿袭下来的谬误,会被认为是正确的。两词填入均不符合文意,排除B、D。“各行其是”指各自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去做,强调“行动”,而文意强调的是思想观念上的不同,排除C。“莫衷一是”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填入符合句意。
验证第二空,句意为这样的情况在历史上,在现在都是常见的。“屡见不鲜”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填入符合句意。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7题,2021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0题,2021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6题,2021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1题,2021年广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6题,2021年宁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1题
5、【言语理解】羞怯的人对批评非常敏感,批评让他们觉得己不如人。此外,________________,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不值得称赞。一个羞怯的人会以这样的话语来回答他人的赞美之辞:“你这么说只不过是想让我感觉好点罢了,我知道这不是真的。”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他们不理会自己所受到的称赞
B:他们也因别人的称赞而感到高兴
C:他们也很难因别人的赞美而觉得高兴
D:他们也很容易因别人的赞美而觉得难过
正确答案:C
解析:分析横线处后面的句子,由“他们认为自己不值得称赞”可知,羞怯的人不会因为称赞而高兴,故首先排除B。由此也可知他们没有不理会自己所受到的称赞,排除A。再由羞怯的人对别人赞美的回答“你这么说只不过是想让我感觉好点罢了,我知道这不是真的”可以看出,他们并没有容易因为别人的赞美而难过。故排除D。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2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3题
6、【言语理解】如果本合同或涉及本合同而签署的任何文件中的任何条款,日后根据任何适用法律被认定在某方面是无效的、不合法的或不能强制执行的,本合同或涉及本合同而签署的文件的其他条款的效力、合法的和可强制执行性则不受任何影响或损害,并仍然具有完全的效力。
本合同是否受相关法律制约?
A:是
B:否
C: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D:有些条款受制约
正确答案:A
解析:将原句简化可得:如果本合同和与之相关的文件中的某些条款根据法律被认定不合法、无效,则其他条款仍具有完全的效力。由此可知,本合同和相关文件都是受法律制约的,有效性由法律认定。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蚂蚁大抵不会欣赏猎豹,也无法欣赏猎豹,因为两者之间的距离相去甚远。蚂蚁在地上爬,猎豹一掠而过,蚂蚁从何欣赏起呢?就算蚂蚁有幸爬上了猎豹的身子,它能欣赏到的也只是猎豹的皮毛,怎能欣赏到猎豹的矫健?再幸运一些,蚂蚁上了树,自上而下看猎豹,能看到些什么呢?也一样什么都看不到,既然无法欣赏,也就绝对无从知道猎豹是什么样的动物。
对这段文字的正确理解是:
A:蚂蚁和猎豹是两种差别很大的动物
B:蚂蚁不知道猎豹是什么样的动物
C:蚂蚁不具备欣赏猎豹的基本能力
D:蚂蚁的欣赏能力与自身的条件有关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说明了因为蚂蚁与猎豹之间的距离相去甚远,因此蚂蚁无法欣赏猎豹;然后指出就算蚂蚁爬上猎豹的身子或爬上树自上而下也无法欣赏猎豹。由此可知,蚂蚁欣赏不了猎豹,与自身条件有关。
A、B两项是文段的部分内容。C项无法从文段得出。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
8、【言语理解】①这些河谷高山群,北连亚洲腹地和青藏高原,南接亚洲南部热带地区,成为动植物南北扩散通道和东西交汇之地
②学界认为横断山脉是古老物种的庇护所和物种的演化中心
③在喜马拉雅山脉以东,有一系列南北走向的高山峻岭,这就是中外闻名的横断山地区
④因此,这里的动植物不仅种类多,而且特有种所占比例很高,亚种分化复杂,还有不少古老原始的种类
⑤当地民谣“一山有四季,几里不同天,隔山能说话,相见要一天”便是对这里地貌和气候的生动描述
⑥高山深谷纵列,海拔高差巨大,形成垂直多变的立体气候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⑥⑤①④②
B:③⑥⑤④①②
C:②③⑤④⑥①
D:②③⑥⑤④①
正确答案:A
解析:分析6个句子可知,文段主要讲的是横断山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③引出论述对象,更适合作为首句,排除C、D。①介绍这些河谷高山群的地理位置,④中的“这里”指的是河谷高山群,且④以“因此”开头,指出这里动植物种类多,且亚种分化复杂,与①提到的高山河谷群地理位置复杂相照应,由此可见,④接在①之后更恰当,由此排除B。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①但我们必须在鼓励创业的同时,也树立起高度的风险意识
②如果说减税等鼓励创业的政策能够燃起大众创业热情的话,那么降低创业风险,及时为创业失败“止损”则能促使更多人真正迈出创业的第一步
③创业需要不断试错,只有当失败不是创业者不能承受之重时,他们才不会对失败产生畏惧,最终找到成功的道路
④创业既是推动国家经济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实现个人梦想的最佳途径
将以上4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
B:②④③①
C:③②④①
D:④①②③
正确答案:D
解析:通读题干可知,①和④之间存在转折关系,④①应前后紧密相连,排除A、B。②提到“迈出创业的第一步”,③指出“最终找到成功的道路”,按通常逻辑,③应在②之后,排除C。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
10、【言语理解】来自不同的语言群体和文化的人需要彼此交流,就必须寻找交流工具。在一个层面上,他们可以依赖受过特殊训练的专业人员,这些人可以熟练使用两种以上的语言来做口译和笔译。但这是不方便的,花费的时间和代价是昂贵的。因此,在整个历史上,不断出现通用语言,在古代世界和中世纪世界是拉丁语,在西方几个世纪中是法语,在非洲的许多地区是斯瓦希里语,20世纪后半叶,在全世界的大部分地区是英语。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翻译作为交流工具的局限性显而易见
B:通用语言是处理语言差异的有效手段
C:交流工具会因时代和层次需求而变化
D:人类为寻找通用语言进行过长期探索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先指出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交流不便,依赖翻译并不方便,后由“因此”引出文段的论述中心——通用语言,与此相关的只有B、D。文段未论述人类为寻找通用语言进行过长期探索,D项无中生有,排除。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0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