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简介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是全国最早以“应用技术”命名的上海市属重点建设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学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新工科”建设和一流专业建设单位、全国100所应用型示范本科高校建设单位、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首批上海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重点建设单位、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整体改革领航高校、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2018年以来,学校在上海高校分类评价应用技术型高校中连续三年排名第一。
学校办学目标是建设一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
学校肇始于1954年,2000年起由上海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化工高等专科学校以及原国家轻工业部所属上海香料研究所合并组建而成。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学校设有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等19个二级学院(部),拥有本科专业55个,现有一级学术型硕士点9个、专业学位类别11个。全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本专科生18744名。现有教职工1640人,其中专任教师1184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57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71名。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根本使命,弘扬“明德、明学、明事”的校训和“厚德精技、砥砺知行”的精神,致力于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以一线工程师为主的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学校拥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等特色专业项目。近两届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20项,2014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学校秉承“依产业而兴,托科技而强”的办学理念,积极对接上海“美丽健康”产业、“上海制造”和“上海文化”品牌等行业发展需求,推进高峰高原学科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现有国家级、省部级以上平台15个、上海市重点学科6个。
学校近五年共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7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主持制定国家、行业标准等48项。2016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1项。
学校坚持“协同创新、共创价值”的发展模式,与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联合建立“东方美谷研究院”、与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和徐汇区人民政府联合支持建设“中欧知识产权学院”、与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联合建设“上海创业学院”、与上海科学院合作建立“上海高等应用技术研究中心”。建有全国首个国际化妆品学院。学校积极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与浙江省、江苏省、河南省等区域地方政府共建了多个产业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产学研工作站或技术转移中心,技术创新力度不断加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非洲以及港澳台等20多个国家(地区)的105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设有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市场营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应用化学等4个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简介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具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现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集成电路)四个本科专业和一个中美合作联合办学的四年制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予点和仿生装备与控制工程二级学科硕士授予点;拥有电子信息专业学位授予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11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
学院目前教职员工66人,其中专任教师50人,包括正教授7人,副高职称的教师1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5人。现有本科学生1000人,研究生150名。
学院面向上海和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发展需求,参照国际先进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积极开展本科教学改革,持续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先后获批2项上海市重点教改项目和校级10多项专业课程群建设项目,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扎实工程基础与素质的高水平应用技术人才。学院建成了创新、应用和基础三个实验教学平台。
近年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每年的毕业生签约率均在90%以上,就业率达99%,专业对口就业率近90%。学院连续9年承办了全国“西门子杯”华东分区赛,2010、2013、2017年承担教育部“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总决赛。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大学生自动化系统应用大赛、上海市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机器人大赛等各种赛项中取得优良成绩。
学院以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应用、专用机器人及智能化成套装备以及智能检测技术及系统为主要研究方向。学院依托上海市内涵建设085工程项目,建立了“智能信息采集、处理与控制工程”重点实验室,电子产品制造物联网技术实验示范教学中心等教学与科研基地。现拥有“服务机器人协同创新平台”、“焦炉机械无人化研究协同创新平台”、“超高效永磁同步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协同创新平台”和“电气装配数字化设计协同创新平台”。拥有“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研究所”、aiDSP研究所”、”智能技术与应用研究所“、“信息感知与智能系统研究所”、“工业过程控制技术研究所”、“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现代电子技术与应用研究所”、“智能仪表与机器人创新应用研究所”、“数据融合与健康管理研究所”、“高性能计算研究所”。
近年来,科研经费持续增长,2020年超过700万元;发表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科研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50篇以上;出版专著、教材20部,其中国家规划和获奖教材4部;先后获得过国家和省部级以上奖励20余项。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在冶金、化工、有色、机械、电力、环境、食品、航天、军工、电子、交通、海洋等领域承担了多项有重要影响的产学研项目,与11家世界500强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高层次人才招聘信息
一、 招聘学科(专业)方向
招聘职位 | 学历要求 | 年龄 | 人数 |
机器人工程专业(方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师 | 博士 | 教授或35岁以下 | 5 |
自动化专业-教师 | 博士 | 教授或35岁以下 | 1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师 | 博士 | 教授或35岁以下 | 2 |
人工智能技术方向-教师 | 博士 | 教授或35岁以下 | 2 |
联系人及联方式 | 荆老师,简历投递邮箱:jingkd2003@aliyun.com |
二、招聘对象及条件
1. 学科带头人:原则上55周岁以下,不受学历、专业技术职务和资历等条件限制。从事具有重大创新的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取得具有重大影响和重要创新的标志性成果,或者学术地位和学术水平与此相当的海内外专家学者。
2. 学科方向带头人:原则上45周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不受专业技术职务、资历等条件限制。科学研究素质和技术创新潜能优秀,在国内外获得公认的科研成果,研究方向具有重要的创新前景,或者学术地位和学术水平与此相当的海内外专家学者。
3. 产业精英人才:原则上50周岁以下,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或具有高成长性项目;曾任行业顶尖公司的技术负责人或核心项目负责人;有成功的创新创业经验,在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和社会服务方面能发挥推动作用。
4. 校长特聘人才:原则上45周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特聘岗位(相当于以上层次的其他特殊优秀人才)可由校长提名,按规定程序引进。
5. 青年博士人才:原则上35周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经学校评审聘用后按规定程序引进。
三、聘期待遇和经费支持
(1)教授
岗位津贴、安家费一事一议;科研启动费按照学校规定配置;科研用房按电气学院科研用房制度配置,科研团队人员按需配置;
(2)优秀副教授、优秀博士后(无职称)
可以选择走绿色通道晋聘职称或者特聘研究员;安家费标准由学校决定;科研启动费按照学校规定配置;科研用房按电气学院科研用房制度配置;科研团队成员按需配置;
(3)优秀青年博士(无职称)
岗位津贴按接近学校副教授岗位津贴标准;安家费标准由学校决定;科研启动费按照学校规定配置。
四、应聘所需材料
1. 应聘者请提供详细简历一份,并附有关证明材料(有关应聘材料恕不退还)。
2. 应聘材料请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子邮箱:jingkd2003@aliyun.com,并请注明“应聘电气学院招聘高层次人才”。
五、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上海市奉贤区海泉路100号、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奉贤校区第一学科楼
邮编:201418
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0086-21-60877253
电子邮箱:jingkd2003@ali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