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事业单位 湖北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2022年度公开招聘人员(事业编制)公告(三)

发布时间:2022-07-20 20:18     浏览量:133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隶属于国家农业农村部,是我国最早的水产科学重点研究机构之一,于1958年在南京成立,1965年迁往湖北省沙市市(现荆州市),进入二十一世纪,着眼于科研的发展战略和布局,农业部2005年第22次常务会议同意长江所在武汉设立研究中心,2011年初搬迁至湖北武汉。目前已形成了“一个中心、三个基地”的发展格局。

目前,长江所有工作人员300多人,其中事业编制180人。编内有专业技术人员160人,其中研究员26人、副研究员42人、助理研究员80人;拥有博士学位70人、硕士学位50人、本科45人。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12人,农业农村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2人及创新团队2个,湖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4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二层次以上人选3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创新团队6个,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2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青年拔尖人才2人,先后有19人当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百名科技英才人选,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30多人。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所内科研主体由农业农村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水产科学院淡水生态与健康养殖两个重点实验室组成,主要开展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渔业生态环境保护、水生生物技术、水产养殖育种、水产病害防治、水产养殖技术、水产营养与饲料、水产品质量安全、水产品加工与产物利用、渔业标准化、渔业信息化等方面应用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同时还承担农业农村部水产品检测、渔业资源、生态、环境监测、科技杂志出版等公益任务。

建所六十多年来,先后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000多项,获得各类科研成果200多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0项,省部级奖励99项,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的“鲤鱼杂交一代优势利用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草鱼出血病防治技术研究”、“中华鲟物种保护技术研究”等成果的推广应用都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长江所在淡水鱼类基础生物学、资源保护、育种和养殖、营养与饲料、病害防治等方面形成了雄厚的技术积累,所从事的中华鲟、鲥鱼、大鲵、胭脂鱼等濒危水生动物的生物学、资源保护和繁殖等研究多属于开创性研究,其技术方法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与美国、日本、捷克、新加坡等30多个国家的科研和教学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古巴、孟加拉等10多个国家提供了技术援助。

根据我所发展需要,现就2022年度招聘事业编制工作人员有关事项公告(三)如下:

一、招聘岗位、招聘对象和招聘条件

(一)招聘岗位及相关要求

岗位序号

用人

部门

岗位

名称

岗位简介及要求

招聘

人数

招聘

范围

专业

学历

要求

学位要求

cjs2022001

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室(濒危鱼类保护学科组)

科研

围绕珍稀濒危水生动物保护需求,开展河流渔业资源与生态资源监测评估及水生态模型构建、栖息地修复与保护技术研究;从事相关研究发表过高水平论文,研究成果突出者优先

1

应届毕业生或社会在职人员

水力学、河流动力学、水生态学等专业方向;渔业资源专业需从事过相关水生态模型研究

研究生

硕士或博士

cjs2022004

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室(池塘生态工程中心)

科研

从事生态规划与设计、水处理工程及生态修复方面的研究和管理。

1

应届毕业生或社会在职人员

生态工程

研究生

硕士或博士

cjs2022007

(可申请“优博人才”)

水产养殖与遗传育种室(黄鳝繁育学科组)

科研

从事黄鳝等水产动物养殖、遗传育种研究。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与较强的科研能力,具有鱼类繁育经验优先

1

应届毕业生或社会在职人员

遗传学、水生生物学、水产养殖、水产动物医学等相关专业

研究生

博士

cjs2022008

(可申请“优博人才”)

水产养殖与遗传育种室(生态养殖学科组)

科研

从事水产动物遗传育种、繁殖生理、发育以及健康养殖等方面研究

2

应届毕业生或社会在职人员

繁殖生理学、发育生物学、遗传学、水生动物医学

研究生

硕士或博士

cjs2022009

水产营养与饲料研究室

科研

从事水产动物营养生理研究,掌握开展营养生理研究的理论和技术手段;性格平和,能够吃苦耐劳;写作功底好。

1

应届毕业生或社会在职人员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生理学;营养学

研究生

硕士或博士

cjs2022010

水产品检测与质量安全研究室

科研

从事水产品快速检测技术的开发;有较好的现代检测技术的基础和实践经历,有较好的科技论文写作功底,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1

应届毕业生或社会在职人员

分析化学、材料学等相关专业

研究生

博士

cjs2022012

西南渔业研究中心

科研

从事鱼类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具有较好的遗传学理论基础和实验操作技能,同时具备鱼类学、生态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或者从事水域环境典型污染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和鱼类毒性机理相关的研究,要求具有较好的环境毒理理论基础和实验设计、动手能力,具备一定的生态学、鱼类生理学和环境水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工作地在重庆市

1

应届毕业生或社会在职人员

生物学,遗传学、环境毒理学

研究生

硕士或博士

cjs2022013

窑湾试验场

支撑

鱼苗繁育、成鱼养殖管理。工作地点在荆州市

1

应届毕业生或社会在职人员

水产养殖类专业均可

学士

本科及以上


合计



9





1.“优博人才”岗位

其中水产生物技术、水产遗传育种、水产养殖等学科领域相关岗位可申请“优博人才”岗位。(具体条件及待遇见附件3)

2.相关待遇:

(1)博士研究生享受总额10万元的租房补贴。

(2)“优博人才”岗位人选直接聘用到副研究员三级岗位,享受相应的工资待遇,提供科研基金50万元。

(3)相关岗位可根据双方意向同时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博士后研究人员待遇:按国家及我所有关博士后管理政策执行,优秀博士后出站后可留所工作。

3.年龄要求:应届硕士28岁以下(1994年1月后出生)、往届硕士30岁以下(1992年1月后出生)、应届博士32岁以下(1990年1月后出生)、往届博士35岁以下(1987年1月后出生),部分岗位适当放宽年龄要求。

(二)招聘基本条件

1.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具备应聘岗位所需的文化程度、专业知识或技能条件;

2.政治素质高,思想品德好,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协作精神;

3.热爱水产科技事业,具有良好的奉献精神;工作态度积极,事业心、责任感强,具有良好的开拓创新精神;

4.学习成绩优良,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英语水平;

5.符合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二、报名和资格审查

(一)报名方式

采取电子邮件报名,报名邮箱为:xujing@yfi.ac.cn

(二)报名时间

接收简历时间:岗位自公告发布之日起接受报名,报名人数符合应聘考试人数条件及要求,即组织考试,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三)报名相关要求

符合条件的应聘者应将个人简历(附件1)以附件形式发送至报名电子邮箱,邮件的主题名和附件的文件名务请统一命名为“岗位序号﹢姓名﹢专业﹢学历学位”,另请填写应聘人员信息简表(附件2)一并发送,可以同时申报两个岗位。

申请“优博人才”岗位的应聘人员,除提交以上材料外,还须提交“优博人才”申请表。(附件4)

(四)报名注意事项

应聘人员提供的报名材料必须真实准确。凡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取消考试、聘用资格。

(五)资格审查

我所将对应聘人员提交的报名材料进行初步筛选,对符合条件的应聘者将通知其本人参加考试。

三、考试内容与有关要求

(一)考试内容

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主要考察应聘者英语和写作等;面试:应聘者先以PPT形式作5分钟自我介绍(含个人基本情况、学习研究情况、业务专长等),并作现场答问,重点考察应聘者的专业知识、英语口语能力、工作经验、发展潜力、表达能力、行为举止、其他如年龄、家庭因素等。部分岗位将视具体情况安排现场操作。

(二)有关说明

1个岗位与面试人选的比例一般不少于1:3,笔试总分按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并据此确定面试人选。每个岗位综合成绩排名前2名列入待考察人选。

(三)考试时间、地点通知

我所将对应聘人员报名信息进行审查,面试通知将以电子邮件或电话形式发送。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四、考察、体检和公示

(一)考察

我所组织对待考察人选的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业务能力等情况进行考核,并对应聘人员资格条件进行复查。考察不符合要求的,终止应聘资格。

(二)体检

我所组织考察合格人员到三级甲等医院进行体检,体检项目及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执行。体检不合格者,终止应聘资格。

(三)公示

根据考核和体检结果,经所党委会议研究,确定拟录用人选,在我所网站公示7个工作日,无异议者,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事业单位人员聘用的有关规定办理聘用手续。

五、聘用

公开招聘人员实行试用期制,其中,应届高校毕业生试用期为12个月,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其他人员为6个月。

六、其他事项

考试时证件不符合要求,将取消考试资格。凡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取消考试、聘用资格。

七、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大园一路8号

邮政编码:430223

联系部门:人事处

联系人:徐老师

咨询电话:027-8178000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2022年7月20日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