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 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是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基础。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建立
B:确立
C:形成
D:达成
正确答案:A
解析:选项中“建立”、“确立”可以和“关系”搭配,所以排除CD项。确立是在建立的基础上形成的,根据后面“是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基础”,选“建立”更合适,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民法基本原则是贯穿于整个民事法律制度和民事规范始终的根本原则,对民事立法、民事司法和当事人民事活动具有________的指导意义。不同的法律部门由于所________的对象不同,所应采取的基本原则也不同。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普遍 调整
B:普适 针对
C:全面 适用
D:具体 覆盖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四个词语填入均符合句意,较难排除,可从第二空入手。
第二空,“法律的调整对象”是法律领域的专业术语。可快速锁定答案为A。
验证第一空,此处对象为“民法基本原则”,强调的是其在民法领域适用的广泛性,“普遍”填入亦恰当。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31题,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36题
3、【言语理解】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括号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这是我们白家祖辈( )下来的秘方,就是掉脑袋,也不能让日本人拿去!
②几家上市公司的倒闭,引发了股市的大幅( );证监会对此予以高度关注。
A:流传 振荡
B:流传 震荡
C:留传 震荡
D:留传 振荡
正确答案:C
解析:①句中,家族传下来的应用“留传”。“震荡”指外力引起的动荡,也指精神上受到重大影响,不能平静;“振荡”主要是物理学用语,指物体运动的一种形式或电流的周期性变化,根据②句句意应选“震荡”。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设计高度约为1007米的王国塔将于2018年落成,该塔将成为世界最高建筑。事实上,王国塔最初的设计高度是1500米,自降近500米的原因是什么呢?主因就是风。工程师威廉·勒迈苏尔指出,当地面上人们感觉清风拂面时,500米高处其实已是狂风呼啸。1978年,纽约刚刚立起278.9米高的花旗集团中心大楼,正出自勒迈苏尔之手。一位建筑系学生向他提了一个问题:楼这么高,有没有可能被风吹倒呢?勒迈苏尔惊出一身冷汗,突然意识到,自己在设计时只考虑了垂直风向,45度风向的影响被抛之脑后!工作人员只得在半夜偷偷加班,焊上了防风支撑板,并且将这个秘密保守了20年。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建筑高度受制于风
B:勒迈苏尔的无心之过
C:世界最高建筑将超一千米
D:花旗集团中心大楼的独特之处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先说将于2018年落成的王国塔,从最初的设计高度1500米降为现在的1007米,主要原因是风;接着举了1978年刚刚立起的花旗集团中心大楼,由于设计中未考虑45度风向影响,不得不在半夜偷偷加班,焊上防风支撑板,以确保建筑安全的例子。两个事例均围绕风对建筑的影响来展开,即建筑高度受制于风。A项表述正确。
B、C、D三项是文段在举例时提及的一些信息,不是文段意在说明的内容。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6题
5、【言语理解】优秀传统文化就像一颗颗珍珠,________在岁月的河底。只有运用教育这根主线,我们才能将________起的珍珠重新编织为美丽的项链,使之成为能够传给后人的真正财富。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遗失 搜集
B:遗忘 打捞
C:留存 汇聚
D:散落 捡拾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A项“遗失”、B项“遗忘”、C项“存留”、D项“散落”均可表达“珍珠沉在岁月的河底”之意,较难辨析,可由第二空入手。
第二空,根据前文的“岁月的河底”,要把沉在河底的珍珠重新串成项链需要一个“打捞”的动作。“搜集”侧重到处寻找并聚集在一起,“汇聚”侧重聚集,“捡拾”指拾取,三者修饰的对象均不能为河底的物品,排除A、C、D。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题
6、【言语理解】林则徐小时候去应童子试,因人群拥挤,他的父亲就扛着他进考场。考官见他父子这副样子,开玩笑道:“骑父作马”,引起 ,弄得林则徐父亲十分尴尬。谁知,林则徐脱口而出:“望子成龙”。满场为之 。林则徐的回答既解除了父亲的 ,又道出了父亲盼儿成材的心情,一时传为佳话。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拍手叫好 惊喜欲狂 窘境
B:唏嘘一片 惊愕失色 困境
C:哄堂大笑 惊叹不已 窘迫
D:一片喝彩 惊叹不已 尴尬
正确答案:C
解析:先看第一空,由“开玩笑”和“十分尴尬”可知,考官的话带有很大的戏谑和嘲讽意味,引起了他人大笑。“拍手叫好”和“一片喝彩”都侧重于为某事叫好、喝彩,与文段语境不符,排除A、D。再看第二空,所填词应表示惊奇、佩服之意,“惊愕失色”侧重于形容因惊恐而改变神色,明显与句意不符,排除B。验证C项第三空,“窘迫”形容十分为难,形容林则徐父亲当时的处境,恰当。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堵车会延长人们的预期出行时间,造成心理上的不满和体能上的疲乏。但在美国以及欧洲等发达国家,堵车已经连带产生了一系列“堵车经济”,比如汽车餐厅、车内方便食品、车内有声读物、车内免提电话、车载视频等。濒临式微的广播业也因汽车业的发展和堵车现象的增加,得以在交通广播领域施展拳脚。
由上述文字可以得出:
A:堵车可以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B:广播业因堵车而重新焕发生机
C:发达国家的人们并不在意堵车
D:堵车经济可以减轻出行的疲乏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由第二句“但在美国以及欧洲等发达国家,堵车已经连带产生了一系列‘堵车经济’”可知,文段重点谈论的是堵车带来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B项扩大范围,文段说的是广播业在交通广播领域施展拳脚,而B项扩大到整个广播业,错误。
C项“并不在意堵车”无中生有。
D项“减轻出行的疲乏”无中生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3题,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89题
8、【言语理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家庭结构从几代同堂的大家庭,逐渐变成以三口之家为主的核心家庭。很多情况下,养孩子、做家务等劳动,很难再通过家庭内部分工来解决,需要到市场上寻求帮助。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往“添双筷子添个碗”式的粗放式养娃行不通了,人们对高水平家政服务的需求逐渐常态化。尤其是随着“互联网+”和连锁经营为代表的新经营模式不断涌现,购买家政服务只要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就能完成,更为家政服务业发展带来重大契机。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互联网助力家政服务业快速发展
B:
社会变迁促使家政服务业发展壮大
C:
传统家政服务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
D:
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化影响家政服务业经营模式
正确答案:B
解析:
文段首先指出家庭结构的变化促使家政服务业的需求增加;接着以“同时”并列指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水平家政服务的需求常态化;最后指出“互联网+”和连锁经营为代表的新经营模式不断涌现对家政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影响。文段为并列结构,主要讲述了社会的发展对家政服务业发展壮大的影响,B项表述与此相符。
A项,“互联网助力家政服务业快速发展”是文段论述的部分内容,概括不全面,排除。
C项的“传统家政服务难以满足……需求”无中生有,排除。
D项,“家庭结构的变化影响家政服务业经营模式”是文段论述的部分内容,概括不全面,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A类-考友回忆版第44题,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B类-考友回忆版第69题
9、【言语理解】倡导短信文明,用先进思想占领短信宣传阵地,仅靠政府的有效监管和运营商的努力协作还远远不够。专家指出,通过创新形式引导社会大众的主动参与,创作和传播优秀的、健康的内容才是根本。
上述文字强调的是:
A:短信的形式和内容对实现短信文明同等重要
B:倡导短信文明仅靠政府的监管效果不佳
C:倡导短信文明仅靠运营商的协作远远不够
D:多元主体的参与与合作,对实现短信文明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确答案:D
解析:材料首先说明短信文明仅依靠政府和运营商是不够的,然后提出根本解决之道在于引领大众参与。A项无中生有。B、C两项未突出大众参与对实现短信文明的作用。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湿地指的是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过渡带,和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体系,在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抵御洪水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998年那次长江大洪水使人们终于意识到湿地(尤其是和长江相通的许许多多湖泊和沼泽地)能够对洪水起到缓冲的作用。可是许多湖泊因为围湖造田的需要而被人为地隔离了,只留下一个很少开启的水闸和长江相通。于是,这些自然形成的水网被拦腰斩断,遇到洪水便无能为力了。
这段文字说明:
A:围湖造田是一项弊大于利的错误行为
B:占用湿地是造成长江洪水的重要因素
C:人类应该反省自身行为对环境的破坏
D:应该充分发挥湿地对洪水的缓冲作用
正确答案:D
解析:材料首先介绍湿地的重要作用,然后以“1998年那次长江大洪水”为例,更明确地指出了湿地对洪水具有缓冲作用,而当前一些“围湖造田”的做法致使湿地没能发挥出这种作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人们应当改变现在的错误做法,充分发挥湿地对洪水的缓冲作用。D项符合题意。文段并未就围湖造田的利弊进行分析,“弊大于利”从文中无法得出,排除A项。湿地能够对洪水起到缓冲的作用,但占用湿地这一行为本身并不会引起洪水,排除B项。C项“环境”的表述过于笼统,文段主要针对的是湿地的保护。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